师父教我所得理论,借着观人生死因果,骨干粗略清晰。
普通的人无所谓轮回的,最后是魂魄消散,先天所秉元气散尽,因为不曾修行,元神也不存在。
人死入混沌的话,已经是无知无觉的状态,没有自觉意识,也不会有记忆,故而他是谁已经没有意义,所以害怕轮回苦的人才会要各种超度。
人能留下一段精神给后人继续发扬,创造,和这个人已经没有关系,后人得之精神精华,或可能利益众生,也可为害天下。得名得利者前仆后继,善终者稀。
很多的修行人也是这样,害怕轮回,渴望解脱,渴望美好,对于修行的人,是可能存在轮回的,前提是得法或者成就什么的,之所以说可能,是很多的修行人最终没修成什么果。
修行的人也会和普通人一样,寿终散尽回归混沌,你不是你我不是我,完全无明的状态,所以说修行方向错了,不如不修,还可以好好的享受一生。
法门存在的意义,更多是为轮回准备的,不一定解脱,但修对了路指定越来越好。解脱,是法身境界,清净无为,修法就是用此肉身元气修行法身,所以搞修法是没有错的,是将有限的生命去搏一个永生不灭的机会。
念佛也好,念咒也罢,三乘总要各种熏习,是因为适合的根基不同,福德不够,再进行路上必然退心。小器不堪大用,用则毁。
个人理解修行最后就是保存下来的神性能量,也就是佛教的菩提心,道家心神或者叫做丹。无心之气---道炁长存
无论哪个教,哪个修行人都是在有中修,空不空得了是个人的事,有就拿着,唐密兵哥讲我执在轮回,轮回需要我执,否则没有轮回就是空,说空没意义,师父说过什么也没有不生也不灭的东西怎么证?无所得,不可证。
觉得自己人生没有尽力,但也没有能力,所以,不可过欲,现在的状态也挺好,不折腾,恰好可以修身养息,自己没有完成积累,过几年再看,这样我揉吧的自己能有个消化渠道。
【师父:理解了一些,糟粕也很多,对名词的执着让你无法贯通,继续揉。】
法身这个我是看坛经写,法身汝之性也,所以是先天元神。报身,汝之智也,所以是后天,化身汝之行也,汝之用。性是贪嗔痴,法是破其性执所成智觉。后天转先天,有基因叠加循环,累劫修就是扩量稳定之意。报身我理解就是知识,法器了,所以学习知识这玩意会消耗用光先天。
道家对法这个字,我理解说的是报身,后天所得,而佛教的法身其实是说的道,道和法是有差别的,道德经说国之重器不可轻易给别人看到,可以理解为,就是得法也不能随便用,不能用法术,要合道,可以没法但要合道,这个就是人之差别了。如此又给了自己一个百无一用,不学无术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