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       返回专栏页

带娃的过程和信仰无关

The Process of Taking Care of a Child has Nothing to do will Faith

作者:半隐居      发布时间:2025-2-1

毛毛:我现在情绪天天大起大落的,陪孩子写作业真是血压高啊。

小北:这个过程和信仰无关(笑)。当年我们单位一般大的孩子七八个,就是各种鸡飞狗跳,要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多无趣啊,人无疵则无真气,生命里制造故事的人才是主角,触发事件都系需要条件的。我们编程叫做控件,法器,乃至国之重器...看带娃妈妈的各种焦虑,在人群里就是各种攀比。今早还聊东京大学那个校长的演讲,其实她针对的都是有能力的,上层建筑从不怜悯底层,底层跃龙门的活跃度就是最高的。教育孩子是过程,基本不会心平气和,除非野生原始社会的生存方式。因为,孩子就是孩子,父母的要求在幼年就把种子种下了,修行的人有时犯错更可怕,是错到根骨里的那种。

毛毛:我得有个好定位。攀比,我就不能活了,人比人得死。不能心平气和,但是也得调整自己呀。

小北:你本来就是老师哇。

毛毛:但是我也是家长呀,孩子的教育,也需要学很多的呢。在小学教育这块儿,他比我专业的多呀,我会有很多主观性。

花开:我们楼隔壁单元前几天刚跳一个中学生,今天路过看到地上血迹被土覆盖着,还一大片没干。如果真的不喜欢,真的很抵触,就不去走社会标准的路,就好好过自己力所能及的人生。

小北:孩子们不光是压力,还有未来没有希望。家长最在乎的还是名次,脸面问题,其实和孩子好坏没关。到了孩子进入社会这个阶段,就是活着而已。学历对那种名牌大学的或许有加分的作用。在谷底的时候越年轻越有机会反转,老了就来不及了,吃亏要趁早。

清静:学历只是敲门砖。

毛毛:现在想想,其实发现经历多了之后,才有办法跟人家真正的共情,要不然,真的没有办法。去共情,或者有同理心。

小北:每个人经历不一样,要是听道理,做起来啥都夹生,我们都是被教育,知识,社会搞的思维复杂了。

毛毛:感觉理就是那个理,尽量向那个理前进,但是中间的过程还真是每个人不一样。

小北:放下这个,又起了那个,洗脑不要紧,重要的是承受不了,我只是没崩溃而已,别人是崩溃了,大概就是超重了。

毛毛:我感觉早崩塌,早重建,还能有力量点。

小北:也得因缘吧,不一定有机会重建。

清静:都看个人因缘,塌的多,重建的少,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