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       返回专栏页

咖啡的起源与发展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offee

作者:网络      发布时间:2025-10-17

好的,咖啡的由来是一个充满传说和历史趣味的故事。它不仅仅是一种饮料的发现,更是一段跨越几个大陆和几个世纪的全球贸易与文化史。

我们可以从传说、历史起源、全球传播和中国之旅,四个部分来了解。

一、 传说起源:埃塞俄比亚的牧羊人

最广为人知的传说是关于一位名叫卡尔迪的埃塞俄比亚牧羊人。

时间:大约公元6世纪至9世纪之间。

故事:卡尔迪发现他的山羊在吃了一种灌木上的红色浆果后,变得异常兴奋和精力充沛,甚至在夜晚也不愿入睡。出于好奇,卡尔迪也尝试了这种浆果,同样感到疲惫感消失,精神焕发。

传播:他将这个发现告诉了当地的修道士。修道士们发现,在漫长的祈祷中,通过咀嚼这种浆果或用它泡水喝,可以保持清醒。于是,咖啡作为提神物品开始在宗教仪式中流传开来。

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它准确地指出了咖啡的起源地——非洲埃塞俄比亚的高原地区。

二、 历史起源与发展:从阿拉伯半岛到“阿拉伯酒”

咖啡从一种食物(直接咀嚼浆果)到饮料的演变,发生在阿拉伯半岛的也门。

1、早期食用方式:最初,非洲的部落民将咖啡浆果和动物脂肪混合,作为长途旅行中的能量棒。

2、“咖啡酒”的出现:大约在15世纪,也门的苏菲派穆斯林修道士开始烘焙并研磨咖啡豆,然后用水煮沸,制成一种他们称之为“qahwa”(意为“使人兴奋的饮料”)的汤汁。这种饮料能帮助他们在夜间祈祷时保持清醒。

3、从也门走向世界:也门的摩卡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咖啡贸易中心。咖啡首先传到开罗、大马士革、麦加等伊斯兰世界的文化中心,并出现了最早的咖啡馆。这些咖啡馆被称为“智慧学校”,是人们社交、谈论政治、下棋、欣赏音乐的公共场所。

4、“阿拉伯酒”:由于咖啡源于阿拉伯世界并被严格控制(生豆被蒸煮或晒干以防止发芽),欧洲人最初称咖啡为“阿拉伯酒”。

三、 全球传播:咖啡环绕世界

17世纪,咖啡通过贸易和殖民开始走向全球。

传入欧洲:

威尼斯商人率先在17世纪初将咖啡带入欧洲。最初,一些保守的牧师称之为“撒旦的饮料”,并请求教皇克莱门八世禁止。传说教皇在品尝后,惊叹其美味,并开玩笑说“这饮料这么好喝,只让异教徒享用太可惜了”,于是为咖啡进行了“洗礼”,使其成为基督徒可以饮用的饮料。

欧洲的第一家咖啡馆于1645年在威尼斯开业。随后,咖啡馆在伦敦、巴黎、维也纳等大城市遍地开花,成为思想家、作家、商人聚集的“便士大学”(付一便士买杯咖啡,就能参与高谈阔论)。

打破阿拉伯垄断:

阿拉伯人一直严防死守,禁止咖啡树苗出口。直到17世纪下半叶,一位印度穆斯林巴巴·布丹将七颗咖啡种子贴在肚皮上,成功偷运出也门,在印度种植。

18世纪初,一位荷兰军官成功将一株咖啡树苗从阿姆斯特丹的植物园偷运到爪哇(今印度尼西亚)。这株树苗成为了美洲大陆几乎所有咖啡树的祖先。

传入美洲:

浪漫的传说:1723年,法国海军军官加布里埃尔·德·克利厄历尽千辛万苦,用珍贵的淡水保护着一株咖啡树苗,横渡大西洋,将其带到了加勒比海的马提尼克岛。这株树苗在此繁衍生息,其后代遍布拉丁美洲。

现实:咖啡确实通过法国和荷兰的殖民活动,在巴西、哥伦比亚等中南美洲国家大规模种植。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使这里迅速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咖啡产区。

四、 咖啡的中国之旅

咖啡传入中国的时间相对较晚,路径也多样。

清末:据传,咖啡最早由法国传教士在19世纪末带入云南,并在宾川县种植成功,至今云南仍是中国最主要的咖啡产区。

沿海开埠:随着通商口岸的开放,咖啡作为一种“洋货”在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西餐厅和咖啡馆里出现,主要供外国侨民和上流社会人士享用。

大众化: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速溶咖啡(如雀巢)率先进入中国市场,让中国人初步认识了咖啡。

咖啡馆文化:90年代末,以星巴克为代表的连锁咖啡馆进入中国,推动了现磨咖啡和“第三空间”概念的普及。近年来,本土精品咖啡文化也在飞速发展。

总结

咖啡的旅程可以简单概括为:

埃塞俄比亚(发现) → 也门(成为饮料) → 阿拉伯世界(咖啡馆文化) → 欧洲(全球传播起点) → 亚洲、美洲(大规模种植) → 全世界(成为全球性商品)

从非洲高原的神秘浆果,到如今全球每日消耗超过20亿杯的黑色饮料,咖啡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全球贸易、文化交流和社会变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