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这些天超困,早上都起不来了。
师父:动动就精神了。适度的激烈运动,不要过了。冬天和夏天不一样。
弟子:公园里绕圈快步走,行吧?
师父:可以啊,你这个不是激烈运动。主要是心率要达到要求。冬天阳气蛰伏,但不能让它完全沉寂。适度的刺激,可以让身体里阴湿减少。你的腰可好?
弟子:腰还行吧,这段时间偶尔难受一下,做操就会好很多。有几天总坐着,就会不舒服了。
师父:磕头多了很伤腰。
弟子:那每天几十个,应该还行吧?不到100个。
师父:那还行。适度的动起来,可以帮助你很容易的静下来。身体的懒往往会使心不住的外驰。
弟子:师父,这是什么缘故呢?
师父:这个跟魄有关系。身体不动,阴气滞聚。魄得到了能量就会开始作祟。心懒身勤,阳气发生,诸阴不滞,魄自然就没了力量。
弟子:师父,心懒的这个懒,是说心不外驰吗?
师父:嗯。人的心,最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自己不会觉得,反而乐在其中。比如说八卦这些,好像很自然,其实它在消化自身正气。
弟子:(刚家里炉灶烧水忘记了)我就想这要是盗戒犯的严重的话,估计这个火灾就得把屋子烧没了。偷盗,财不坚固。
师父:心不定啊。意外总是来得很突然,这个跟福报不福报木有关系。遇到事就能考证修为高低啦。
弟子:心怎么才能定呢?我现在能想起来就走路关注脚下,想不起来,就关注不到了。
师父:有得失便有恐怖。当你还有“这是我的”这种意识,那么恐怖烦恼就不会消失。
弟子:昨晚做梦到一大河边,见一包头巾妇女投河,想救她,河水脏臭湍急,不敢下去,于是在岸上追着她对她喊,那女子就要进入激流中,突然返还岸边,于是追过去,一看是个高大的出家罗汉,另有两个和房子差不多高的罗汉拿着衣服微笑望着我,我说为了你我嗓子都喊哑了,水太深我爱莫能助,于是梦醒。惭愧惭愧。
师父:心有所善,心有所念,心有所惧,心有所系。
弟子:师父,我诵经念佛总跑神,也比不念强吧?不念。就更跑没了。
师父:心有所恋,心有所厌。
弟子:现在还不能无所恋厌。没法把控,得熏陶。外界熏染已久了。
师父:有了好与坏,即有了贪与爱,烦恼自然就有了,忧苦也就来了。
弟子:有一段时间我就觉得什么也不想,挺好的,什么都不用去想,但是我发现不去想,好多东西不明白,而且也不是真的不想事情。不是真的没有烦恼。
师父:很多东西不需要我们去想明白的。术业有专攻。都成了万事通,那么这个世界会好吗?
当大家的脑容量一样,差异也就没有了,就跟所有人去整容医院做同一个模板的脸一样。基本常识其实就是一些生存必须,除此以外,都不是很重要的。
在不必须的东东上下功夫,越是努力,烦恼越多,因为不必须的东东,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定义作为常识。而烦恼越来越多的产生原因,那就是在这些东东上求同。适合自己的,那就是对的。就如同胃寒的人不能吃凉,对于胃热的人而言就是谬论。
弟子:装修中,累惨了。不过比师父好些。我的只一间屋子。
师父:不管大小的事,费神费心都一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弟子:师父,我现在每天磕头的数量有所增加,增到300个,之前您说过磕头伤腰,这个量可以吗?
师父:可以了。
弟子:我想增加到600,行吗?
师父:太多了。根据自身体能来,这玩意伤腰。
弟子:师父,礼拜六祖坛经,看给其他人说法的那些段落,根本看不明白义理,怎么办?
师父:那就不用看那段。
弟子:不是对我说的法。不应机,是不是师父?
师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