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最后会发现,这可能只是一个笑话。这个的话应该说,很多人、基本上所有人嘛,都不愿意担责。其实感染者相当多,非常多,只是说曾经感染的,或许是现在的技术还检测不出来。但是死亡率相当低,可能比感冒的死亡率还低。我们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经济呀,社会这些代价付出太多,到后面会发现这个真的可能是个笑话,它就是一个很简单的一个流行病吧。往以后发展这种病,他不可能灭绝,到后面它会成为感冒一样的那种常见病。在我们这里吧,他应该是稳定第一,这个无可厚非。国民自己心里没底很容易恐慌,一个没有自我认识;还有一个,没有真正坚定信仰的地方恐慌很容易就发生了。这么大的代价,实际上是我们这么多年来造成的一个信仰缺失,使我们的人民容易受到外界的干预,然后发生恐慌,也就只能这么做了。这个也就是十年缺失的代价吧。
问:重新建立信仰好难吧?
师答:信仰重建的确很难。但是,怎么说呢,一个导向问题吧。还有,个人生自我归属、灵魂皈依的问题。学养能够使人看明方向,往往学养越高,他越重视的是灵魂归属。而我们现在一个比较急功近利的一个社会,大家对于金钱摆在第一位,对灵魂皈依整个灵魂的归属反而很轻视。你如果想重建信仰,这个难度很大的。
问:师父,修行是不是先要找到自己的归属?站错队伍,还能回家么?怎么找到自己的队伍?
师答: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它肯定有偏向一些,也有重点和非重点。当作为修行人来说,应该固守一个本真,不应该受到时代潮流的一种影响和勾引,偏离自己的轨迹。保持自我,保持清醒,固守自己的信仰,这就够了。长时间社会性的成功,他这个价值观只是人生的价值观,就是俗世的价值观。而跟修行毫无关系,而人类的话,往往会受到社会价值啊,舆论导向呀,这些的影响使自己的价值观发生偏移,而忽略了自我的存在。修行无需站队,站队不是修行,修行是保持自我,保持自己的本真,回到一种返璞归真的境地。
[转:一则故事]
古时候常州有个读书人,一生行善晚年却穷困潦倒且老来无子,死前交待妻子:死后不要入殓,我心中不平,要找冥王讨个说法!
说完之后这个叫钟护的老书生就死了,但胸口却一直是温热的。妻子遵照执行他生前遗愿,没有动他的尸体,就让他保持原样躺在床上,每日相伴。
没想到,三天后他果然又活了过来,对妻子讲述了在阴间的见闻:
钟护到了阴间之后发现,这里的一切景象似乎都和阳间相似。听说有个李大王专门掌管赏善罚恶,钟护一路求人问路,找到了李大王的官衙。
这李大王倒是非常平易近人,衙门口也没有守卫阻拦,钟护直接就走到了大堂之上,自报家门,向李大王诉说自己一生行善却没有得到善报,控诉漫天神灵不尽职。
李大王笑了:“你有没有行善积德,这个我是知道的;但是你一生穷困且没有子嗣,这个我不了解,而且不归我管!”
钟护问归谁管,李大王告诉他,这是素大王该管的事情。
这下钟护觉得有些懂了,李者,理也;素者,数也。
于是请李大王送他去素大王那里,李大王告诉他:“素王尊贵,不跟我这里一样没有人阻拦进出人员。正好我现在有事要去与素王商量,你就跟着我一起吧。”
过了一会儿,李大王的车架就出发了,一群吏员随从,都整齐严肃。
一路上钟护看到了各种各样跟着去找素王申冤的人,各个咬牙切齿,有说蒙冤受害的,有请求诛杀叛逆的,还有美艳少妇哭诉错配姻缘的。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一个穿着帝王袍服,身材伟岸,却浑身湿透的人。
他自称是周昭王,说自己的祖先世代积德布善,从周文王、武王、成王再到康王,都有圣人贤臣相辅佐,为什么到他这一代的时候,亲征讨伐楚国,却无端端地被楚人溺死。
幸亏有一个叫辛游靡的勇士,力大臂长,把他的尸体捞起来回到成周安葬,不然堂堂周天子就要以身喂鱼了。
后来虽然有齐小白以此为借口,向楚国发难,但那也只是做做表面文章,虎头蛇尾。
这样大的冤屈,两千多年了居然还没有报应。希望大王能够帮我查探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
李王听了之后不住地点头附和,其他的群鬼也都感到非常愤怒。
钟护这才明白,世间不平之事居然有如此之多,与那些人的苦大仇深相比,自己这点事情就不值一提了,于是胸中不平之气顿时消散了。
不久之后,遇上了素王的车架,两王互相打了招呼,各自坐在车上交谈议事,旁人却听不明白他们说什么,只见二王先是低声细语,然后音量越来越大,后来又吵了起来,最后竟然各自下车,当街打了起来。
李王渐渐落了下风,跟来的那些鬼全都自觉上去帮忙,钟护也奋不顾身去打那素王,即便如此,还是打不过素王。
李王怒气冲冲地腾空而起,去找玉皇大帝评理了,让群鬼在这等他消息,素王也不甘落后,一起去了天庭。
过了一会儿,二王又一起回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个仙女,捧着一壶酒,向众人宣读玉帝的旨意:“玉帝管三十六天事,无暇听些些小讼。今赠二神天酒一尊,共十杯,有能多饮者,便直其事。”
李王一听非常开心,他平素就自诩酒量惊人,于是抢先接过仙女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可是三杯过后,李王就喝到要吐了,十分尴尬;
随后素王等他不喝了,才施施然上前,云淡风轻地把剩下的七杯酒全都喝了,而且神色自如。
仙女们见状马上回去复命,请他们原地等候,片刻之后就带来了玉帝的判词:
“理不胜数,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看他们的酒量,你们就应该明白,世上一切神鬼,无论人间阴间,素王掌管七分,李王掌管三分。
但素王贪杯,经常酒后误事,颠倒黑白,天庭各处都被素王擅权,我都不能做主,更何况是李王?
但毕竟李王也能喝下三杯,所以人心天理、善恶美丑,始终还有三分公道在,这也是亘古不变,万世长存的。
钟某阳数虽绝,而此中消息非到世间晓谕一番,则以后告状者愈多,故且开恩,增寿一纪,放他还阳,此后永不为例。’”
钟护听了之后立刻就还魂了,从此改名钟悟,又多活了十二年才死。
他逢人就说那天在阴间的见闻,让人放下心中不平,安享人生,但大家都以为他在胡说八道。
自在浮云:这个故事是从怨妇到认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自始至终都木有提过自身有神马缺陷。神马叫数?数者机也。知机者不怠。不知机者堕。做好事未必是善人,行善举未必种善因。慈悲生祸害。方便出下流。不知其人因果,徒发善心者,有罪无功。其人有过,当受十年穷苦,你去救济,那谁来受这十年呢?就像一人杀人,依律当抵命,你救他一命,那谁又来偿命呢?
熊:但我也讨厌一些佛教徒发的那些 啥都有因果 啥都不去碰 但人间正义总是有意义的该做的 该坚信的还是得那啥吧
自在浮云:如果一种所谓的信仰让你困惑,或者是让你不自在,甚至让你苦闷,那么这种信仰就不是信仰了。宗教和信仰是两码事。教团和教法也不搭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