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       返回专栏页

一切方法,所修者心(法器,开光,中华十六字)

All Methods Are For Cultivating The Mind

作者:浮云师      发布时间:2020-1-28

      

修行无非修心,清静自然是这个心,颠倒迷离还是这个心。清静动浊离不得这个心,升华沉沦也离不了这个心。一切经典,所指者心,一切方法,所修者心。

心动念头起。清静经所言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心本清静,欲至念起,即生动浊。

万物皆动,动极静生,动中有静,动为静基。清浊与动静都是相对而言。精气神皆属清灵,落于后天而堕重浊。静,不是让人修成枯木顽石,死守空寂。真正的静是建立在动态之中的。道,本来是一种动态的法则,而道又是如如不动。如何理解动者静之基呢?譬如,你坐在一辆飞驰的汽车里,汽车在急速运动,你静静地坐在里面。试想一下,这种状态。这样理解是不是容易一些?

      

今天损失惨重,如意摔断了。这个叫节节如意。打扫卫生掉下来了,做法事没得用了。法器是有规制的。材质、形状、宽窄、长短,现在他们都当商品了。我那是定制版。

(道教法器)更讲究。制作需要择日,持咒,后期还要开光摄受。

问:师父,外面卖的那些肯定不会这样,现在很多人应该都不讲究这个,我看他们什么都拿去开光。开光的目的是什么呀?什么才能开光呢?

师答:那是生意。不是什么东东都可以开光。道教的开光是与自然大道同频,赋予开光对象灵性。就像你有了手机,塞卡入网一样。这个譬喻应该可以理解吧?具有功用性质了。神像开光是大道分形赋予神性,也就是神分灵。

问:师父,那手串呢?

师答:这个应该属于护身符一类了。需要摄受。摄受后跟法器一个类型。

问:师父,开光和摄受不一样?

师答:不一样。

问:师父,摄受怎么讲呢?

师答:你去问问有几个人听过摄受这个词,就知道他们有木有忽悠你。以后你们可以通过这个词辨别真假道士了。

问:真的都没听过,原来没太关心过这些,觉得都是忽悠人,就随大流觉得是必须要经过的步骤,原来真的是有灵性。摄受是什么意思呢?看字面能大概理解成摄受内心。

师答:现在的开光基本上都是忽悠人。你可以理解成充电或者磁化。自己知道这个词就好,不要到处说,免得那些大师又借去忽悠。

问:赋予能量?

师答:可以这样理解。

问:师父 乾坤圈肿么赋予能量?

师答:锻炼。

问:每个法器摄受的是不一样的是吗?是摄受的方面不一样吗?

师答:肯定不同。

问:师父,加持呢?也是摄受吗?

师答:加持是佛教的。

问:加持被动,摄受是双向?

师答:这不能比较的。

问:师父,应该差不多意思吧?

师答:两码事哦。

问:师父,可以给开光的人是不是应该也有规定?正规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呀?

师答:第一,受过三坛大戒是硬性条件。第二,内丹成就。(这样的人)非常少,现在都是表演系。

问: 师父,是哪三坛大戒呀?

师答:初真,中极,天仙。

      

问: 师父,讲一下中华十六字,可好?“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师答:前面十二个字都是后人加的。只有“允执厥中”是最早的。 是重中字。七情之未发谓之中。不偏谓之中。未发时暖暖阳阳,一旦发生则疾风骤雨。中是一种调和状态,也一种平衡状态。纠结于文字,往往也就会失了中道。把中解释为中正,也就不中了,中是一个度,不在于正。正是一个具体量化单位,有了固定的约束,那就不是中。天寒加衣,天热减衫,合适就是中,每个人感觉不同,地域差异也很大,要是定一个必须穿几件才是对的,这个就乱了。这样应该能理解了吧?

问:师父,就是要平衡的意思吧?

师答:往大者说是平衡,于小处讲是合适。

问:不偏就是不过量,不过度的意思吗?

师答:量是具体化的单位值,度是一个玄妙状态。

      

问:请问师父,前几天梦到自己抱着俩个活泼可爱的婴孩,有什么说法吗?

师答:梦很多都是潜意识的表现。期冀新年有新变化。

      

问:师父,写字手抖怎么破?

师答:多写。

      

问:师父,我最近这两天坐车,就感觉我这颗心是向外的,收录着到处来的信息。感觉到为什么说要收心?

师答:你担心的是什么呢?你不担心,自然心不外驰,那怎么会想到收心。

问:是这样,我平时上课坐公交车,坐公交车时我就用师父您教的方法看着,有时的声音或人都能影响我,我就感觉我的心是打开的。不是向内的而是向外的。

师答:因为你对自己还没有一个清晰认识,这样就不会获得一种独立存在。不独立,那么外缘无时不拘役你。

问:师父,是不是就是说的六根不净,要反观呢?

师答:安寂六根,静照八识。

      

广安发现一例,尽量不出门,不往人多的地方去。往热的地方去吧,这东东好像怕热不怕冷。你看上次萨斯,到五月份就没了。病毒有耐热的,也有耐寒的。

朱笔勾了方才有你;紫牌拍罢未必是他。紧张个啥。良好的生活习惯,恰当的运动健身。

不要恐慌,做好防护,危机时刻最能考验自己。平日里种种修行,往常对自己的评判定位,这个时候就能衡量了。

      

说到底就是平衡打破了。人类想要恢复平衡那是妄想哦。自然轻而易举就平衡了。人只有调整自我平衡,回归到自己的轨道上。自然就是在不断地运动中平衡啊。我们不能伤害自然分毫,只能伤害自己。

人有恐惧烦恼,是不得清静,人有七情六欲,情欲不遣清静难得。一切欲念所起,是为有所得。诸情牵缠,颠倒梦想,一刻不停。欲之所以不得遣之,是心所为,心落后天,物欲横流,有了比较,便有了烦恼,烦恼所生,则占有欲越盛。心生欲,欲扰心,片刻不得清静。

弟子:师父,为什么要遣欲,理论来说这个欲最后不是会自然没的吗?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就是需要遣的吧?

师父:欲是生存必须,过则为奢为甚。要遣的不是欲本身,而是超过生存必须的那部分。

弟子:澄其心应该跟这个意思一样的吧?

师父:可以这样理解。

问:是不是恶性循环了,有的时候知道这么做不对,但是在想下次吧、下次吧。就得对自己狠点是吗?

师答:要明晰自己的心。不是狠就可以解决的。

问:不知道方向的狠就是盲目的,解决不了,那怎么明晰呀?

师答:修炼,智能是必须的,但除了智能,我们还有一种体感,或者说是一种功态观照。在静坐的时候,当我们真的进入小静,会看到身边云雾升腾,弥漫整个世界,一旦小定,金光立即冲破层层云雾,天地一片清明。霎时间无内外,无人我……。前面我说过静坐的法子,坚持下来,就会出现这种状态。

问:我每次坐的时间都比较短,而且静不下来。有的时候抓心挠肝的,我就赶紧下坐了。再就是各种思维混乱,想的乱七八糟的, 听听呼吸就跑了,肿么办?

师答:先听呼吸。放风筝。你得拉住那根线。

问:我好像每次是绳都断了。我又重新弄绳子的感觉呢。跑的太远了,然后再回来?

师答:有种东东叫道器。行道之器。

问:那静坐用什么道器呀?

师答:找到适合自己的东东。每个人都不一样的。我以前拿个乾坤圈,后面拿把拂尘或者如意,到再后,神马都不拿了。关于道器,我讲得很清楚了,专门说了一次。

因为初修时,往往不能观照一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最直接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复杂问题完全可以简单化解决,直接手段往往是最有效的。道器可以凝神,该咋修还是按方法。

问:师父,我坐时感觉似乎是睡了,但我也不清楚自己是不是睡了,但是感觉舒服,也就坐得时间长些,这是不是会更昏沉啊?

师答:舒服就可以坐下去,昏沉必须起来。

问:师父,舒服和昏沉可能同时出现吗?

师答:不可能。

问:师父,屋子里不冷,静坐也需要盖上吗?膝盖脚丫后腰,是不是都是重点?

师答:膝盖即便是夏天也需要遮盖。主要是膝盖。

      

弟子:下坐。刚拿手串坐了一会,挺舒服的,很轻松。

师父:找到方法了。

弟子:昨天下坐从脚底下吸气,觉得脚底可热乎了。嗯,比之前好。谢谢师父。我觉得吸气的时候意念没那么重呀,师父,需要改变吗?觉得一口气好像吸不到百会。

师父:不用太重啊。

弟子: 师父,我坐着的时候听不到自己的呼吸,因为之前两年多一直是注意肚脐小腹的起落,所以关注力很快就回到肚子上了,这个需要调整嘛?

师父:这个不用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