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师父,人过三十,必须回到父母身边吗?
师答:谁告诉你的?
问:师父,不论怎样都不能违抗父母师长吗?明知道不对,还去做吗?
师答:不是。绝对的,终究是无理的。
问:那什么是不孝呢?
师答:孝的标准是人为制定的,既然是人造,那就存在非常大的区别,木有一个绝对答案。
问:师父,昨晚右下眼皮跳,现在又跳,有什么吗?
师答:没事,不要相信坊间传言。
问:师父,通过修道,真能长生不老吗?
师答:长生不老和长生不死是两码事,老是神衰智昏,死是自然法则。死亡仅仅只是一个过程,并不是终点。
问: 师父,成道非有德不可,德是否因时间,空间,民族不同而标准不同呢?
师答:此德非彼德。道无形,以德而彰。不是人类所设“道德”之“德”
问:就是道通过德来表现?或者道和德都不能用文字解释,说出来就不是了。汉语词典对德的解释中有本性,顺应自然,符合客观规律为德,不知是不是符合道的解释?
师答:可以介样理解。
问:吃肉,吃素,均可吗?
师答:道分过荤素木有?
问:师父住庙吗?
师答:为咩住庙?木有吃十方供养的德行,消不了灾。受十方供养,就要有本事消十方灾患。我没这本事啊,不能利益他人,如何享受供养?
问:师父,我特喜欢师父门口这对小狮子,嘴里刁把剑是什么意思?
师答:介个叫吞口。辟邪用的。
问:师父,请问在自以为是的状态下,知道自己做什么,但自己不知道是错。这种怎么去避免或发现呢?
师答:多错几次。心静,则万物无拘。载道之器,可以凝神。
问: 师父,中午我在庙里吃饭被纠正两次姿势,这里必须左手端碗上半身体直立,这些个规矩对修行来说真的是很重要吗?
师答:不是。对威仪而言很重要。
问:也就是说是,庄严僧团演变过来的人为的规定,可能因为时间和人的不同而演变出新的东西出来。但这些都不是修道所必须要这么做的,或者说与道无关,甚至是背离了道,对吗?
师答:对。
问:请教众生到底能不能度尽呢?如果能度尽,那么轮回将停止,世界消失,一切都归于道?
师答:度众生者亦是众生,如何度尽?介个世界上没有如果,何况无物不在道内,何来归道?
问:如果度不尽,那么是否意味着修成真人也还会有堕落了的一天。。。那么说,轮回无穷尽了?
师答:你们介是想老纸跑步摔死吗?无始无终。
问:既然有说修行解脱轮回,那么是不是说,当最后一位众生修成之时,没有在轮回的众生了?都解脱了!
师答:轮回是广告词。普渡众生也是广告词。和尚道士都要吃饭。
问:脱离轮回不会再退转啦,所以众生越修越少,最后没啦,那怎么理解呢?我愚笨啊。
师答:你滚去跪香吧。说自己愚笨的缴十倍学费。
问:跪香?我要百度下…… 。这么黑,能看清路吗?
师答:心中有路自然不瞎。
问:“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师父,是不是得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一点真正认识到错了,才算是做到“忏悔”呢?如果认识不到那么深刻,这个忏悔就没有意义了吗?
师答:忏悔发于心,感于心,忏于心,而改于行。若非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缺失,并努力改正,那就只是流于形式,跟忏悔没有关系。人如果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所犯问题的关键,那也不可能做出相应的行为。
问:请问师父,最近在读感应篇,其中很迷糊,天地司过之神和人身中的三尸神,都是神有什么差别呢?
师答:人身之神属于街道办,司过之神是公检法。
问:问:师父,司过之神呀,三台北斗君,他们在另一时空,比我们所在的人间高级,是吧? 但是读了感应篇感觉又在身边监视着我们一样?
师答:心即神。你看看《道破玄机》。
问:师父,什么时候来北方啊?不知道有幸会面吗?
师答:不做安排,随缘经行。我的经行是路过,走过。
问:师父,昏沉是怎么产生的?感觉都是源于念头吗?
师答:吃得太好,想得太多。
问:问:我打坐总好思考啊,师父这样也是反思吧?
师答:你介样啊,一样事没做好,两头都荒废了哦。学习的时候你思考,无可厚非,打坐的时候你思考,元神耗尽。多年前我就说过。聪明人不适合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