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师父,为什么叫神水?
师答:还不是人取的名字。就跟医就是医,为了别的目的,非得搞出来道医禅医儒医一样。
问:神是火啊,水有滋润之意,神如何润?
师答:一个名你也能想介么多出来,这辈子你肯定是脑汁烧尽而死。和尚说,道士说,根你毛关系没有。
问:师父,处变不惊,怎么判断自己是否处变不惊了?有时候觉得自己淡定,但是结果不一定是好。那其实可以说内心还是有动?当真了?要练到毫不在意外在的事物,好像很难啊,最好就是不接触。内业的牵制。
师答:你心跟着跑了。不难的话就神仙满街走了。
问:师父,有些时候心动能用到练性歌帮助,有些很快出现又没了,后者这个该如何对治?比如傲慢心,看到什么事一下子就起来了,然后很快就过去了。
师答:意识到了,自然就可以解决。动心忍性,很多时候先从自己性子上下手。
问:师父,心性练习会不会成为没原则没个性的老好人?在生活中如何处理合适呢?
师答:跟持戒一样啊。
问::师父,这个身体邪气能通过药去透,还用修行么?
师答:贼做了警察的事,世界就不平衡了。
神马叫和谐?工者乐其业罢了。神马叫幸福?居者乐其俗而已。牺牲自己去迎合道德流氓原本就是一种犯罪;放弃自由承受道德流氓的绑架就是罪不可恕。越俎而庖者,非盗即贼。自然有其规律,社会有其规则,人要做的,无非就是遵守规则而契合规律。修行人的事业是什么?
修庙,修了庙就有香火,有了香火就能修更大的庙,有了大庙就会有更多的香火。
悬壶济世是医者的事,一个修行人要解决的是自己的灵魂归属和依附者的灵魂归宿。身病不是你该涉及的范畴。中医没有没落,没落的是人心。
问: 师父,我有个疑惑:人老了,习性变坏了跟修行没关系吗?这样也可以不循环了吗?
师答:积习决定命运,习惯决定磨难。
问:师你, 那受完磨难就了结了吗?回到大海是循环去了也说不定吧,但是修行人是不是也可能因为保持平静的心就不用再这样了?
师答:了结不了,积习和脾性会遗传,子孙一样受磨。这个就是道教所谓的承负。
问:有没有不受苦的人?
师答:有,你的圈子里可能没有,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世界是平衡的,有苦就有乐,有喜就有悲。对于个体而言,不平衡就会生病。(病就是苦。)谁说病就是苦?身病非苦。
问:师父,为什么身病非苦呢?
师答:身病药治,药苦心不苦。心病才会苦,药治不了。
问:病人疼痛不苦吗?哪能没病苦呢,苦不苦都得受,如果不病,寿终正寝是极好的。
师答:那是自做为苦,把病作为苦,哪能不苦吗?你肯定会有,不容置疑。想得越多的,思虑越重的,苦越深。
不思虑何来苦?若你所思,苦必不断。你非草木。你苦不苦关我屁事。你喜欢不喜欢盐都是咸的。那就应该叫生老死苦,要病何用?以病为病自然就会苦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