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讲义摘录自尚德君2018年《玄门日诵早课一本通》之《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的注解手稿,首次在网络发布。内容浅显易懂,仅供初学者参考。鉴于《清静经》道藏已有集注,有兴趣的网友可以选读该《<清静经>集注》,本注解全当一笑。香林说法天尊
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既然晃晃金阙唯一,渺渺大道独尊,为何要说这么多经来度众生呢?天下人物之多,圣凡混杂,种性难见,其中不乏根器不足之人。以道曲折引喻开化其理,使利器之人闻说直下悟见,即得顿脱根尘,唯道为身,参究不怠,勤而行之。真常日用而虚化,自得者不修而修,不为而为。悟者目隐玄机,明开妙道,通现真空。
得悟者,为明开道眼,了达无为。天清垂象,地静安宁。人能清静,神契大道,守一居常,即已得道。得之为言,本无所得,但为他人说此得字,诱众人必是将心想道而不忘。《道德经》曰: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人人本具,无不与我同性,只因贪着其事,故称众生。若能真个领悟之者,皆可以传于圣道。
马丹阳祖师三度任屠,始则为凶人,一旦醒悟,即为善人。以此论之,岂不是能悟之者,可传圣道。《定观经》指出:慧而不用,实智若愚。大众,若定中念想,则多感众邪百魅,随心应现。定心之上,豁然无覆。定心之下,旷然无基。旧孽曰消,新业不造。无所缠碍,迥脱尘网。行而久之,自然得道。
《文始经》指出:鱼欲异群鱼,舍水跃岸即死。虎欲异群虎,舍山入市即擒。圣人不异众人,时务不能拘耳。古时达道隐士,明白四达,默默昏昏,故若愚若拙,和光混世。时行时止,应感随宜,所以鬼神莫能测。大众,圣人设喻鱼跃岸、虎入市以致丧身失命,戒之深。是故,修道之者宜悟解清静之理,自能得道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