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      返回上一页

给杯酒吧

Give me a glass of wine

作者:妙喜法师      发布时间: 2013-2-15

    李居士把我从杜居士家接来,说家里很多信徒等着要见我。刚进李居士家门,就听见里边传出声音:法师来了,起立!进了客厅,发现里面站满了人,有三十多个吧,每人前面有个小橙子,客厅不大,显得有些济。我被让到最高的位上坐下,就听有人喊:顶礼法师三拜!于是,这些人齐刷拜下去。我说:一拜。竟没人理会我,直到三拜,结束。有人喊:坐下。于是,这些人坐下。

    本来,信徒给师父礼拜,师父说不拜,信徒就不用拜了;如果师父说问讯,那信徒就只问讯不用拜下去,如果师父说一拜,那信徒一拜就行了,不用再拜下去。不听师父的话,就是拜了再多,也是不听话,不好的缘起!

    这些信徒不把我的话当回事。我好象成了供坛上的灵龟,被高高在上,又没说话的份儿,那这些人请我来做什么呢?我想打破这局面,看有没有相应的。

 
    在车上的时候,听过李居士介绍自己的名字,知道他叫李X。我就直喊李的名字。李居士听我喊,走到我附近,他想靠近我,但是近不了,人太多。他站在我不远的地方,我说:李居士,我想来杯酒,你家有吗?开开过的也行,如果没有,下去帮我买一瓶!
 
    李居士想不到我会向他要酒,跟他太太你看我我看你。我说,不用看了,有就拿出来吧。于是,李居士去了内房,拿了两瓶酒和几个杯子,酒一瓶已经开过。
 
    我叫李居士多拿几个杯子,看还有没有其他人用。李居士又拿了几个杯子出来。结果,杯子只用了一个,只有我一人用。
 
    我从开过的那瓶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只顾自己喝,好象没人一样。好一大阵的沉默,竟没有人说话。还是李居士先开了口:大家有问题可以向法师请教。又是一阵沉默,其实,我也在等谁的提问,发自真心的提问。
 
    有个老先生打破了沉默,他不是佛教徒,但是禅修八年了,每天至少坐八小时,我们交流的很开心,也有几个心中心的弟子提了几个问题,我们的交流也很愉快。另外二三个,一直想开口,话到嘴边,又倒回去,反复了几次。其中一个还是开了口,从他们的表情看,我知道他们要说什么-------
 
    那是个男同志,五大三粗,问话很直爽,想是思考很多遍了。他说:出家人能喝酒吗?我终于等到了这句话。
 
    出家人能喝酒吗?出家人能喝酒吗?我听过很多人问过这个问题。
 
    我问这个同志:您是信徒吗?他说他已经归依了,他说据他所知,出家人不可喝酒!
 
    多么严重的问题!出家人能不能喝酒是出家人的事,在家的信徒盗学出家的戒律,是贼住,从此不可出家受戒。即使出家受戒也不得戒体!这是佛的规定。
 
    优婆塞戒,优婆夷戒里是有这条戒。出家的沙弥,比丘戒文有不同的侧重。比丘戒是别解脱,别不是通,饥的人吃东西,不饥的不用吃。病的人看医,不病的人不用看。菩萨学处里没这条,菩萨有四摄法,四摄法有条叫同事。为了度生的方便,有时。本想阐述一下,一想到戒律规定:出家戒律不可说与在家人听,我也就不说了。那天晚上,我说了很多,那个大居士也没懂。不管他了,他如果有问题,我可以帮的我尽力,戒律的遮犯还是给具戒的僧团进止吧。
 
    一个要死的人看医生,嫌医生口臭,拒绝救治,反问:你怎么不涮牙?不涮牙怎么当医生。
    一个妈妈,儿女长大了,给他们分房睡,并说:男孩长大就是大人了,不能再跟姐姐一起睡了。儿子反问妈:那你怎么跟爸一起睡?
 
    一杯酒下去,说这么多话。一杯酒的错在比丘戒里,象饭吃过量,不按时吃饭,吃饭时说话那样,红灯过马路,注意的事项而已。
 
    后来听李说,那次,本来很多人想把我请到家供养,如果我有时间,一家一天,至少也得一月,因为一杯酒少了很多缘,想起往事,感慨万千: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