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在寺里放鸟,我正好路过,他们请我分享放生的喜悦,而后我请他们喝茶。其中一个先生告诉我说,他要谈一个项目,希望能成功,故在谈项目前来放生。他们放了几箱鸟。
我所知道的放生是放下杀心,正在举刀时,给刀下之生命一活路,或者见正在杀生的,规劝其放下屠刀。
杀生,一般是因贪或因嗔,或被逼。放下手中刀,放过刀下一条生命时,自己的身心就会舒缓开,贪心或嗔心就会淡下来。佛教里说贪嗔等是流浪生死的根本,是业力的体现,放下屠刀,贪嗔薄,业力淡。故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说。
声闻乘的行人,要绕开是非之地行走,绕不开时,不住往观听。凡夫,易见境生心。看到杀生,要么觉得被杀者可怜,而取被怜之境;要么见屠夫凶残而取屠夫之相,佛教里说,心生一切法生,心取了什么相,这个相就会成为自己投生的样子!“爱取有生老病死”!
讨厌蚊子,蚊子的形象就住进了自己的心,讨厌得越来越历害,乃至起了杀心,蚊子的形象就在自己八识田中深深扎了根,有了生命的种子,等因缘会聚之时,自己也就成了蚊子。
自己本想杀蚊子,后来放弃了杀的念头,那蚊子在心中的形象便淡了,甚至没了,那自己也就不用再投生作蚊子了。
见到别人杀生,取了相,就会顺此生老病死,六道轮转。不想轮回,又不小心取了相,怎样把取的相放出来呢,规劝杀者放下屠刀,给刀下者生路;屠夫不放的话,或者花一些代价,买下刀下那一位。这样,杀和被杀的境界就都不存在了。见不到被杀者,不会取被杀的可怜相,来生不会成为它的追随者;见不到杀者,不会取杀者的凶相,来生不会成为杀者的追随者。如果屠夫不听规劝,不放屠刀,给他相应之价他也不肯放,或者自己根本没有能力给屠夫先生相应价,那。。。。去寺中请僧宝代为超度吧,死者已矣,活者犹在。
有人从市场买了一只龟放生,龟活了,他很欢喜,这欢喜的心,使他招感天的果报。他的欢喜由龟的游动而有,游动的龟激发了他内在的欢喜。他天福享尽以后呢?他天福享尽后定作龟身。他是见到龟才生欢喜的,已经取了龟相,欢喜的报尽,当取龟报了。
有人从市场买了一只龟放生,不久龟死了。他开始疑惑,甚至恐惧后悔:本来龟活的好好的,自己想作功德,给它换了个地方,结果龟死了,好心成了坏事,该有坏的报应吧?一定有的,疑招网报或是洞报,恐惧、后悔招地狱报。
放、生是两个事,放了刀下的生命,换来自己不去轮回。放别人一码,自己多一码。
我告诉放鸟的先生,他放的鸟是被笼养的,不适应外边的生活,明后天会死掉很多,尸体会落在寺院附近范围内,请他明天帮助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