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佛教故事两则
Two Buddhist Story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09-11-30
|
释尊在祗园精舍向僧众讲述布施的功德:
“如果附近发生火灾,聪明人会想到风向、水源等事,预测危险的程度,马上搬出家财器具到安全地区。纵使房屋被烧得精光,也还有财产留下来。接着,能毫无困难地恢复家庭生计。
“布施的状况也是如此。凡是明白人生无常的人,在无常之风吹来以前,就已经自动地布施行善。所以,自然会得到福德之报,其乐无穷,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反之,愚笨的人一听说要起火,只会傍徨焦虑,担心火势接近房子,犹豫之间,火势被强风一吹,烧燃着房屋,财产也被一烧而光,结果全家陷入饥寒交迫中,叫苦连天。
“那些吝啬鬼不懂布施的真实意义,忽视人生的无常。他不晓得财富也是无常,所以拚命蓄积财产,苦心积虑不让人知道,费尽心机不让人抢走。待他一命呜呼,平生积蓄也四分五散了,与那些痛惜房屋和财产被烧的傻瓜,没有什么区别。
“舍不得布施,当然得不到福报了。凡是喜爱布施的人,会深受人们的爱顾与尊敬,名扬四海,信誉卓著。这些人死后,不论出生天界,或投生做人,都能得到富贵、欢乐的果报。”
布袋和尚
五代後梁开平年间(九○七~九一一年),四明奉化(浙江省)突然来了一位行为怪诞的和尚,皱著额头,腆著大腹,身背一条大口袋,逢人便乞,见物便讨,讨来的东西随手便放入口袋之中。说也奇怪,那口袋似乎有了魔法,无论放进多少东西总是不满。他是谁?从哪里来的?大家谁也不知道,总之他身上有一种神秘的东西。好在奉化民风淳朴,人们见他生活窘迫,只要他乞讨,能给便给了。这样,那位奇怪的和尚便在奉化住了下来。因为不知姓名,又见他一条布袋终日不离身,人们便称他为「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虽然奇怪,却也有许多好处∶一是他为人随和,乞讨的时候也不过分,一般总是只要一文钱。二是他能预言人事,而且凶吉皆有效验,所以每天找他来占卦算命的人极多;布袋和尚也不怕麻烦,只要有人来,必定给来人占上一卦。三是他与孩子们很合得来,在他身後经常跟著一大群孩子,与他一起嬉闹。
在孩子们的眼中,什麽都是有趣的。有一天,他们突然使起坏来,追著布袋和尚满街乱跑。他们是想看看布袋和尚的布袋中到底有什麽宝贝。布袋和尚被追得没办法,只好在大街上把东西倒了出来。哪里是什麽宝贝,不过是钵孟木鞋、鱼肉饭菜、瓦砾石块而已。孩子们大失所望,布袋和尚的兴趣却来了。他把倒在地上的东西一件一件地捡起,口中不停地念道∶「这是什麽?噢,是饭钵。」「这是什麽?噢,是孟盆。」「这是什麽?噢,是瓦片。」「这是什麽?噢,是砖头。」如此等等,直到他把地上的东西捡完了,口中的话才念叨完毕。最後,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块粪便,用纸包著说∶「啊呀,这不是弥勒内院里的东西吗?怎麽跑出来了?」说罢也随手放入布袋之中。这下可把孩子们吓跑了。
有一次,布袋和尚在道上呆呆站著。正好有一僧人路过,僧人问∶「你站在这儿干什麽?」布袋和尚说∶「我在等个人。」僧人说∶「等人?是等我吧,我已经来了。」布袋和尚便伸手入怀,摸出一个橘子递过去。那僧人一看有橘子吃,急忙伸手去接。可布袋和尚却把手缩了回去,说∶「噢,你不是那个人。」
又一次,一位僧人想看看这位布袋和尚有何修为,问道∶「什麽是佛祖西来意?」布袋和尚放下口袋,叉手站在那儿,一句话也没说。僧人又问∶「只这样,没别的了吗?」布袋和尚又布袋上肩,拔腿便走。那僧人看对方是个疯和尚,也就起身离去了。哪知刚走几步,却觉背上有人抚摸。僧人回头一看,正是布袋和尚。布袋和尚伸手对他说∶「给我一枚钱吧!」
布袋和尚到底是谁?此事只有奉化蒋摩诃知道。蒋摩诃特别敬信佛法,对僧人尊敬至极。在别人看来,布袋和尚虽然怪诞,但蒋摩诃却发现,与他交往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所以,蒋摩诃便成了布袋和尚的朋友,常随布袋和尚一起游玩。
时候长了,他知道布袋和尚本来叫契此,曾到过闽中一带。在闽中,有位陈居士对布袋和尚供奉得很周到。陈居士曾问他年纪多大,他回答说∶「我的布袋与虚空同年。」原来,布袋和尚不想在闽中呆了,便来到了奉化。本来,蒋摩诃知道的也就是这些,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发现布袋和尚的重大秘密。那天,他与布袋和尚一起到河中洗澡,突然发现布袋和尚的背上有个洞眼。蒋摩诃一下便想起佛像背後的洞眼来,他指著布袋和尚说∶「你是佛。」布袋和尚忙叫小声,告诉蒋摩诃说∶「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自此之後,蒋摩诃便跟著布袋和尚念《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也不敢把布袋和尚是佛的情况宣扬出去。
到贞明二年(九一六年),布袋和尚於岳林寺东廊盘之上坐化了,死前留偈说∶「弥勒真弥勒,合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人们将他葬在封山。据说,当他入葬之後,仍有人在道上见过他。他对人说∶「我不小心把鞋带来了,得赶紧还回去。」说完就走了。那人回到家中,方知布袋和尚已经去世,便把自己在路上见过布袋和尚的事说了。大家不信,跑到山上挖开布袋和尚的坟一看,果然只剩下一双鞋,人已不见了。
本文转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