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二十八代祖师图传
释迦牟尼文佛
佛示生于中天竺国,为净饭圣王之子。寻舍转轮圣王位出家,成无上道,转大法轮。其后七十九岁,垂般涅槃。乃以正法眼藏,付其高第弟子摩诃迦叶,并敕阿难,副二传化。复以金缕僧伽梨衣,令大迦叶转付当来补处弥勒佛。其说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初祖摩诃迦叶尊者
尊者,本摩竭陀国人,出婆罗门氏,其形金色。见佛出家,冀度诸有。佛于众中,称为第一。一日,佛于灵山会上,拈出一枝金色钵罗花示众。时大众默然,惟尊者破颜微笑。佛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訶迦叶。」复以金缕僧伽梨嘱曰:「转授当来慈氏佛。」尊者作礼曰:「恭依佛敕。」后尊者以法转付阿难,即持僧伽梨入鸡足山入定,以俟慈氏下生。
二祖阿难陀尊者
尊者。王舍城人。斛饭王子。佛之从弟也。多闻第一。一日问迦叶曰。师兄。世尊传金栏袈裟外。别传箇甚麼。迦叶召阿难。尊者应诺。迦叶曰。倒却门前剎竿著。后迦叶乃告尊者曰。我今年不久留。今将正法付嘱于汝。汝善守护。后尊者转付法于商那和修。于恒河中流入灭。涌身虚空。现十八变。入风奋迅三昧。分身四分。一奉忉利天。一奉娑竭罗龙宫。一奉毗舍离王。一奉阿闍世王。各各造宝塔供养。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
尊者,摩突罗国人也,姓毗舍多,在胎六年,应瑞而生。后出家学仙道,居雪山。因阿难将入灭,时山河大地六种震动。尊者同五百仙人礼阿难足,而跪请曰:「我于长老,当证佛法,愿垂度脱。」阿难即变恒河为金地,为说大法曰:「昔如来以正法眼付大迦叶,转付于我,我今付汝。」尊者既得法,降二火龙,以建梵宫,转大法轮。后付法与优波 多,即隐罽宾国象白山,现十八变火光三昧,用焚其身。
四祖优婆毱多尊者
尊者,吒利国人也,姓首陀。年十七,投三祖出家。祖问:「汝年几何?」答曰:「十七。」祖曰:「汝身十七耶?性十七耶?」答曰:「师髮已白,为髮白耶?心白耶?」祖曰:「我髮白,非心白也。」答曰:「我身十七,非性十七也。」祖知是法器,遂为落髮受具。告之曰:「昔如来以无上法眼付嘱迦叶,展转相授,而至于我。我今付汝,勿令断绝。」尊者得法已,随方行化,魔宫震动,波旬愁怖。后得提多迦已,遂踊身虚空,呈十八变,复坐,跏趺而逝。
五祖提多迦尊者
尊者,摩伽陀国人也。生时,父梦金日照曜天地。长遇四祖,求出家。祖曰:「汝身出家,心出家耶?」答曰:「我求出家,非为身心。」祖曰:「不为身心,谁复出家?」答曰:「夫出家者,无我我故,即心不生灭。心不生灭,即是常道,诸佛亦然。心无形相,其体亦然。」祖曰:「汝当大悟,心自灵通。」即为剃度受具,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已,行化至中印土,转付法与弥遮迦。乃踊身虚空,作十八变,火光三昧,自焚其身。
六祖弥遮迦尊者
尊者,中印土人。初学仙法,因五祖至彼国,尊者瞻礼,曰:「昔与师同生梵天,我遇仙人授我仙法,师逢佛子修习禪那。自此,报分殊途,已经六劫。」祖曰:「支离累劫,诚哉不虚!今可捨邪归正,以入佛乘?」尊者曰:「今幸相遇,非宿缘耶?愿师慈悲,令我解脱。」祖即与剃度授具,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已,游化至北天竺国,付法与婆须密。即入师子奋迅三昧,踊身高七多罗树,却复本座,化火自焚。
七祖婆须密尊者
尊者,北天竺国人也。因六祖游化,见尊者手持酒器,逆而问曰:「师何方来?欲往何所?」祖曰:「从自心来,欲往无处。」尊者曰:「识我手中物否?」祖曰:「此是触器,而负净者。」尊者曰:「师识我否?」祖曰:「我即不识,识即非我。」后为披薙圆戒,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已,行化至迦摩罗国,广兴佛事。后付法于佛陀难提,即入慈心三昧。复起,示众曰:「我所得法,而非有故。若识佛地,离有无故。」语已,还入三昧,示涅槃。
八祖佛陀难提尊者
尊者,迦摩罗国人也。顶有肉髻,辩才无碍。初见七祖论义,祖曰:「仁者!论即不义,义即不论。若拟论义,终非义论。」尊者知祖义胜,心即钦服,曰:「吾愿求道,霑甘露味。」祖遂与剃度授具,付以大法,偈曰:「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尊者得法已,领众行化至提伽国,转付法于伏驮密多,即现神变,却复本座,端然示寂。尔时众建宝塔,葬其全身。
九祖伏驮密多尊者
尊者,提伽国人。年已五十,口未尝言,足未曾履。一日,见八祖所说:「真吾弟子!」尊者即起礼拜问曰:「父母非我亲,谁是最亲者?诸佛非我道,谁是最道者?」祖曰:「汝言与心亲,父母非可比;汝行与道合,诸佛心即是。」尊者闻偈已,便行七步。祖曰:「此子昔曾值佛发愿,虑父母难捨,故不言不履耳!」长者遂捨出家。祖乃薙落授具,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已,至中印土行化,转付法于难生。即入灭尽三昧,而般涅槃。
十祖胁尊者
尊者,中印土人。因随父謁九祖,父曰:「此子处胎六十岁,因名难生。尝有仙谓,此儿非凡,当为法器。今遇尊者,可令出家。」祖即为落髮授具。羯磨之际,祥光烛座,仍感舍利三七粒现前。自此精进忘疲,胁不至蓆,人遂号为胁尊者。后祖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已,行化至华氏国,转付法于富那夜奢。即现神变,而入涅槃,化火自焚。四众各以衣裓盛舍利,随处建塔。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尊者,华氏国人。因十祖行化至其国,憩一树下。尊者适来,合掌前立。祖问:「汝从何来?」答曰:「我心非往。」祖曰:「汝何处住?」答曰:「我心非止。」祖曰:「汝不定耶?」答曰:「诸佛亦然。」祖曰:「汝非诸佛。」答曰:「诸佛亦非。」祖因说偈曰:「此地变金色,预知有圣至;当坐菩提树,觉华而成已。」祖知其意,即为薙落授具,因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已,行化至波罗奈国,转付法于马鸣,即现神变,湛然圆寂。众建宝塔,閟其全身。
十二祖马鸣大士
大士,波罗奈国人。謁十一祖,问曰:「我欲识佛,何者即是?」祖曰:「汝欲识佛,不识者是。」答曰:「佛既不识,焉知是乎?」祖曰:「既不识佛,焉知不是?」大士豁然省悟。祖为剃度,乃曰:「此人昔为毗舍利国王,运其神力,分身为蚕,国人得衣。后生中印土,马人悲恋,因号马鸣。如来记曰:『吾灭后六百年,当有贤者,度人无量,继吾传化』,今正是时。」遂付以法。后得迦毗摩罗,即入龙奋迅三昧,挺身空中,如日轮相,然后示灭。
十三祖迦毘摩罗尊者
尊者,华氏国人。初为外道,通诸异论,有大神力。初见十二祖,作礼懺悔。祖问:「汝名谁?眷属多少?」尊者曰:「我名迦毗摩罗,有三千眷属。」祖曰:「尽汝神力,变化若何?」曰:「我化巨海,极为小事。」祖曰:「汝化性海得否?」曰:「何谓性海?我未尝知。」祖曰:「山河大地,皆依建立;三昧六通,由玄变现。」尊者闻言,与徒众俱求剃度。祖召五百罗汉,与授具戒,复以大法付之。得法已,游化至西印土,转付龙树。即现神变,化火焚身。
十四祖龙树菩萨
尊者,西天竺国人。因十三祖行化至彼,龙树出迎曰:「深山孤寂,龙蟒所居;大德至尊,何枉神足?」祖曰:「吾非至尊,来访贤者。」龙树默念,祖知其意。龙树悔谢,祖即与度脱,及五百龙众俱,授具戒,付以大法。得法已,行化至南印土。彼国之人多信福业,祖为说佛性义,众闻,悉回初心。复于座,现身如满月轮。众中有迦那提婆曰:「此是尊者,现佛性体相,以示我等。」后付法于迦那提婆已,入月轮三昧,广现神变,凝然示寂。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
尊者,南天竺国人。初求福业,兼乐辩论。后謁龙树祖,祖知是智人,先遣侍者,以满钵水,置于座前。尊者见之,即以一针投之而进,欣然契会。祖即为说法,不起于座,现月轮相,唯闻其声,不见其形。尊者语众曰:「今此瑞者,师现佛性,表说法非声色也。」祖即为剃度,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后,行化至迦毗罗国,转付罗睺罗多,即入奋迅三昧,放八光而归寂焉。
十六祖罗睺罗多尊者
尊者,迦毗罗国人,父名梵摩净德。家有园树,生耳如菌,味甚美。唯净德与次子罗睺罗多得取而食,随取随长。因十五祖至其家,曰:「汝年八十一,此树不生耳。」净德闻,弥加叹服。且曰:「弟子衰老,不能事师,愿捨次子,随师出家。」祖曰:「昔如来记此子,当第二五百年,为大教主。今之相遇,盖符宿因。」即与剃度,执侍,后付以大法。得法已,行化至室罗筏城,转付与僧伽难提,即安座归寂。
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
尊者,室罗筏城宝庄王子也。七岁即厌世乐,愿请出家。一夕,至大巖石窟,晏寂其中。十六祖至彼,见安坐入定,祖俟之。三七日,方从定起。祖问:「汝身定耶?心定耶?」曰:「身心俱定。」祖曰:「身心俱定,何有出入?」曰:「虽有出入,不失定相。」祖詰之,尊者豁然,即求度脱。祖以右手擎钵,至梵宫取香饭,与尊者同食;尊者以右手,入金刚轮际,取甘露水,以琉璃器持至。祖付以大法。后至摩提国,得伽耶舍多,即右手攀树而化。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
尊者,摩提国人。十七祖至其国,见一童子持鑑造祖前,祖问:「汝几岁耶?」曰:「百岁。」祖曰:「汝年尚幼,何言百岁?」童曰:「我不会理,正百岁耳。」祖曰:「汝善机耶?」童曰:「佛言:若人生百岁,不会诸佛机;未若生一日,而得决了之。」时闻风吹殿铃声,祖问曰:「铃鸣耶?风鸣耶?」尊者曰:「非风铃鸣,我心鸣耳。」祖曰:「心复谁乎?」答曰:「俱寂静故。」祖曰:「善哉!善哉!」付以大法。尊者后得鳩摩罗多,即踊身虚空,现十八变,火光三昧,自焚其身。
十九祖鳩摩罗多尊者
尊者,大月氏国人。因十八祖至,尊者问曰:「是何徒众?」祖曰:「是佛弟子。」彼闻佛号,心神竦然,即时闭户。祖良久扣其门,尊者曰:「此舍无人。」祖曰:「答无者谁?」尊者闻语,知是异人,遂开关延接。祖曰:「昔世尊记曰:『灭后一千年,有大士出现于月氏国,绍隆玄化。』今汝值我,应斯嘉运。」于是出家授具,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已,后得闍夜多,即于座上,以指爪剺面,如红莲开,放大光明,照曜四众,而入寂灭。
二十祖闍夜多尊者
尊者,北天竺国人。闻十九祖语,顿释所疑。祖曰:「汝虽已信,而未明业从惑生,惑因识有,识依不觉,不觉依心。心本清净,无生灭、无造作、无报应、无胜负,寂寂然、灵灵然。汝若入此法门,可与诸佛同矣。一切善恶,有为无为,皆如梦幻。」尊者领旨,即求出家,受具。祖付以大法,得法已,至罗阅城,转付婆修盘头,即于座,奄然归寂。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
尊者,罗阅城人。一食不卧,六时礼佛,为众所归。二十祖至彼,问其众曰:「此头陀能修梵行,可得佛道乎?」众曰:「我师精进,何故不可?」祖曰:「汝师与道远矣!」众曰:「尊者蕴何德行,而讥我师?」祖曰:「我不求道,亦不颠倒。我不礼佛,亦不轻慢。我不长坐,亦不懈怠。我不一食,亦不杂食。心无所希,名之曰道。」尊者闻已,发无漏智,祖乃付法。后至那提国,得摩拏罗,即踊身高半由旬,屹然而住。四众仰瞻虔请,复坐,跏趺而逝。
二十二祖摩拏罗尊者
尊者,那提国常自在王之子也。年三十,会婆修祖至彼国。王问祖曰:「罗阅城土与此何异?」祖曰:「彼土曾有三佛出世,今王国有二师化导。」王曰:「二师者谁?」祖曰:「佛记第二五百年,有二神力大士,出家继圣。即王之次子摩拏罗,是其一也;吾虽德薄,敢当其一。」王曰:「诚如尊者所言,当捨此子作沙门。」祖曰:「善哉大王,能遵佛旨。」即与薙落授具,付以大法。尊者得法后,付鹤勒那,即跏趺奄化。
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
尊者,月氏国人。年二十二出家,常有鹤众相随。尊者问二十二祖曰:「以何方便,令彼解脱?」祖曰:「我有无上法宝,汝当听受,化未来际。」而说偈曰:「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亦无忧。」时鹤众闻偈,飞鸣而去。尊者既得法,行化至中印土,转付师子,即现十八变而归寂。
二十四祖师子尊者
尊者,中印土人。问二十三祖曰:「我欲求道,当用何心?」祖曰:「汝欲求道,无所用心。」曰:「既无用心,谁作佛事?」祖曰:「汝若有用,即非功德;汝若无作,即是佛事。」因付以大法。游化至罽宾国,转付法与婆舍斯多。后王秉剑至尊者所,问曰:「师得蕴空否?」曰:「已得蕴空。」王曰:「离生死否?」曰:「已离生死。」王曰:「既离生死,可施我头。」曰:「我身非有,何吝于头!」王即挥刃,断尊者首,白乳涌高数尺,王之右臂旋亦堕地。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尊者,罽宾国人。初,母梦得神剑,因而有孕。既诞,拳其左手。父引见师子祖,问其故,祖即以手接曰:「可还我珠。」尊者遽开手奉珠,遂捨出家。祖为薙度曰:「吾师密有悬记,罹难。正法眼藏,转付与汝。」得法后,潜隐山谷,国王天德,迎请供养。后王太子德胜即位,信外道法,致难尊者,出衣示之。王命焚衣,五色相鲜,薪尽如故,王即追悔,致礼。后付法衣于密多,即现神变,化火自焚。平地舍利,可高一尺。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
尊者,南印土天德王之次子。投婆舍祖出家,祖问曰:「汝欲出家,当为何事?」曰:「我若出家,不为俗事。」祖曰:「当为何事?」曰:「当为佛事。」祖付以大法。游化至东印土,彼王名坚固,奉外道师长爪梵志,即以幻法,化大山于尊者顶上。尊者指之,忽在彼众顶上。彼众怖惧,投祖。祖再指之,化山随灭。乃为王演法,俾趣真乘。后得般若多罗,即辞王曰:「吾化缘已终,当归寂灭。」即还本座,跏趺而逝。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
尊者,东印土人。因国王与不如密多祖(註1),同车而出,尊者稽首于前,祖曰:「汝忆往事否?」答曰:「我念远劫中,与师同居,师演摩訶般若,我转甚深修多罗。今日之事,盖契昔因。」祖乃谓王曰:「此子非他,即大势至菩萨是也。」后南印土国王,一日请尊者,斋次,王问:「诸人尽转经,唯师为甚不转。」尊者曰:「贫道出息不随众缘,入息不居阴界。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非但一卷两卷。」后转付菩提达摩,两手各放光明,化火自焚。
二十八祖菩提达摩祖师
祖,南天竺香至王三子也,姓剎帝利。初王供养般若多罗,因试以宝珠。祖发明心地,般若遂付法。偈曰:「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果满菩提圆,花开世界起。」祖得法久之,念震旦缘熟,航海来梁。抵广,刺史萧昂,表闻武帝。乃詔见,问:「如何是圣諦第一义?」祖曰:「廓然无圣。」曰:「对朕者谁?」祖曰:「不识。」帝不契。祖由此渡江,涉魏,至嵩。少后得神光,授以大法。乃偕徒往禹门千圣寺,坐化,葬熊耳山。唐代宗諡「圆觉大师」,塔曰空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