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之典籍,浩如渊海;敷辞既极古奥,陈义又至深颐;大小乘个经论乃至梵华二土各家之撰述,其立说复甚纷歧;职是至有研究佛学至数年十数年,而于佛教之真实义,不免如盲摸象模糊者。其实佛典率组织严整,佛学为有统绪有条贯之学,茍得其要领,则三藏十二部,若网在纲,不难迎刃而解,而佛法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目次:
|
佛教各宗大意—唯识宗大意:喻伽宗:是由印度的弥勒、无著、世亲创立的宗派。因为是以弥勒说,无著记录整理的《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教典而立宗,所以叫瑜伽宗。我国唐代玄奘法师译传此宗,以分析法相表达“唯认真性”而得名法相宗,唐代盛兴后渐衰,但传至日本。 |
佛教各宗大意—律宗大意:由唐代道宣创立,主要是学习和研究戒律而得名。以《四分律》为依据,规定了受戒、说戒、安居以及衣食坐卧的标准。至今中国僧尼出家受戒和日常生活,均按这一派行事,律宗因而通于各宗。唐代时由鉴真传入日本。 |
|
佛教各宗大意—三论宗大意:由隋代吉藏完成其理论体系,因为是依据《中观论》、《百论》、《十二门论》这三论创立的宗派,故叫三论宗。因其着重阐扬“诸法性空”,所以又称“法性宗”,初兴起时流传很盛,传至唐代渐衰,近代已不复存在。
|
佛教各宗大意—禅宗大意:“禅”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一般叫禅定。禅宗是六世纪初由印度的菩提达摩在中国嵩山少林寺创立的,以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禅宗在中国一直很兴盛,从唐朝至今,是中国佛教势力最大,流传最广的宗派,并先后传入日本、朝鲜。 |
佛教各宗大意—天台宗大意:由隋代智蚁创立,为我国早的佛教宗派,因智蚁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该宗起初流传不广,后来却很盛行,唐宋两代相继传承,发扬光大,并传入日本、朝鲜。
|
佛教各宗大意—华严宗大意:始于隋代杜顺,因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又因创始人法藏武则天赐号“贤首”,故又称贤道宗。唐武宗灭佛后,一蹶不振。后传入日本。
|
佛教各宗大意—密宗大意:是印度的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创立,在八世纪时传入中国。以密教经典《大日经》、《金刚顶经》为依据而得名。因为这两部佛经是释迦牟尼对自己亲属传授的秘密真言,所以又称“真言宗”。密宗在唐代盛行一时,后来逐渐衰落。也被传入日本。
|
佛教各宗大意—净土宗大意:由唐代善导创立,以念“阿弥陀佛”名号,求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为宗旨而得名。由于修行简易,在民间流传甚广。后传入日本。 |
本文转自报佛恩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