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看过悟真子先生校辑的《金刚经》,附有学佛入门修法,如今再看,依旧感觉如警钟之鸣,令人警醒。特转摘如下,供各位同修参考。
“近世学佛人颇多,成就者少,其所以不能成就,原因如下:
1:但知求佛,求法,求僧,性属依赖,忘却自求,自修,自证。
2:以依赖于他,故必求至高无上之法与师,以冀速成,而不知实误。
3:以求至高无上故,遂生种种分别,而门户之见起矣。即此一事,可以空耗时光,匆匆老去,一事无成。
4:以空耗时光,久无消息,遂又疑人谤法,或竟退转不修。
5:终日务外,不知痛切,或抽空在佛堂一修,一暴十寒,终不得益。有或当作消遣之事,无关痛痒,皆竟豪不相干。
6:于一切行住坐卧人事往来之地,种种习气发现时,一任其流浪,绝不回顾自心,故不得受用。
7:贪取于法,以多为胜,不能一门深入。
8:不明学佛无定法之义,法法各有立场,不可强同,乃不依规矩而自生法见。
9:喜分别他人之意境而自成妄,如曰某也开悟某也成魔。不知称人开悟者,即不啻自称开悟,以非开悟人不能断他人之悟与否也,论人魔者亦然,故曰妄。
10:难遇善知识,或以耳为目,遇而不见。
11:先入为主,于法不知圆通变化,故自甘劣小,不敢承当。
12:误认无明为实,烦恼难除,菩提唯佛独有,我辈此生无分。
13:以修行入善,为学佛事业终了,尚不知究竟了义。又以生西为学佛唯一希望,尚不明如何往生之义,故修至中途,不能再进。
14:误以求佛可以消罪业得福报,而自己依旧烦恼。
15:于自己生高慢,于他人生疑忌。且耻于下问,轻于初学,不觉自障其道。
16:于初下手时,不先明学佛究竟,不先决定,因地不正,故入盲从。
以上诸弊,皆学者通病,不先决定,其害不可胜道。我人学佛,不妨以病人求医药为喻,如人有病请人调治,药即是法,问何以久药不愈,则原因不外有二,一曰药不对症,二曰服不如法。今久修而不得效果者,则亦无非法不当机,与不如法而已。但此病其责在师,初不为之决定,不予以相当之法,复不昔以修法所以,更加行者不者自痛切,人情用事,故愈趋愈远,甚可痛业也。又,余常谓医生无不慈悲者,然庸医杀人,每自问以为无罪,此不能不负过,当名慈悲罪业,尢可哀也。至病人不自痛切,服药久不见功而不知返,随有善知识,亦无可如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