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周之末,<赤皮>王之时,始出太平之道、太清之教。老君至琅琊,授道与
老君谓
干吉稽首,再拜伏地,叩头百下,唯唯告曰:太上从今日已去,不知当何由去?诸男女祭酒之重罪,令祭酒辈空活,既蒙道佑,可得升仙,寿终之后,不入九地下牢之苦。非但祭酒,复其万民。万民无知法则,祭酒之罪,臣之过咎,实在于己也。唯愿太上赦既往之失,署臣修将来之善耳。臣干吉死罪,死罪。
老君曰:可正安意定,坐。吾恐大道浇季,万民丧命。一二祭酒,死入九幽之下,不足痛也。吾但念万民痛耳。汝当善听,记录心中,当为后世作法则,敕诸男女祭酒,令改往行,从今之善。老君曰:人生虽有寿万年者,若不持戒律,与老树朽石何异?宁一日持戒为道德之人,而死补天官,尸解升仙。世人死有重罪,无益魂神。魂神受罪耳。祭酒明奉行之。
乃曰,诸祭酒各明听,天下万民,无有长存。人生有死,物成有败。日出则没,月满则缺。从古至今,谁能长存者?唯道德可久耳!今月亦善,今日亦善,今时亦善,诸贤亦善,师甲亦善,弟子亦善,万神备具,吏兵皆到,今吾以诸贤故,念万民之命,故授王甲禁戒重律。当三遍读之,然后说戒曰:
第一戒,不得多畜仆妾。 
第二戒,不得淫他妇人。 
第三戒,不得盗窃人物。 
第四戒,不得杀伤一切物命。 
第五戒,不得妄取人一钱已上物。 
第六戒,不得妄烧败人一钱已上物。 
第七戒,不得以食物掷火中。 
第八戒,不得畜猪羊。 
第九戒,不得邪求一切人物。 
第十戒,不得食大蒜及五辛。 
第十一戒,不得作草书与人。 
第十二戒,不得多以书相闻。 
第十三戒,不得以药落去子。 
第十四戒,不得烧野田山林。 
第十五戒,不得以金银器食用。 
第十六戒,不得求知军国事及占吉凶。 
第十七戒,不得妄与兵贼为亲。 
第十八戒,不得妄伐树木。 
第十九戒,不得妄摘草花。 
第二十戒,不得数见天子官人,妄结姻亲。 
第二十一戒,不得轻慢弟子,邪宠以乱真。 
第二十二戒,不得贪惜财物。 
第二十三戒,不得妄言绮语,隔戾嫉妒。 
第二十四戒,不得饮酒食肉。 
第二十五戒,不得多积财物,侮蔑孤贫。 
第二十六戒,不得独食。 
第二十七戒,不得贩卖奴婢。 
第二十八戒,不得破人婚姻事。 
第二十九戒,不得持人长短,更相嫌恨。 
第三十戒,不得自习妓乐。 
第三十一戒,不得言人恶事,猜疑百端。 
第三十二戒,不得言人阴私。 
第三十三戒,不得说人父母本末善恶。 
第三十四戒,不得面誉人,屏处论人恶。 
第三十五戒,不得以秽污之物调戏人。 
第三十六戒,不得以毒药投渊池江海中。 
第三十七戒,不得独与宗族为亲。 
第三十八戒,不得轻疏佗人之尊长。 
第三十九戒,不得自杀。 
第四十戒,不得劝人杀。 
第四十一戒,不得别离他人家口。 
第四十二戒,不得因恨杀人。 
第四十三戒,不得投书譛人。 
第四十四戒,不得自用。 
第四十五戒,不得自贵。 
第四十六戒,不得自骄。 
第四十七戒,不得妄凿地,毁山川。 
第四十八戒,不得恶言骂詈。 
第四十九戒,不得以足踏六畜。 
第五十戒,不得掩人目。 
第五十一戒,不得以厌治病。 
第五十二戒,不得希望人物。 
第五十三戒,不得竭水泽。 
第五十四戒,不得评论师长。
第五十五戒,不得裸形露浴。 
第五十六戒,不得轻慢经教。 
第五十七戒,不得慢老人。 
第五十八戒,不得观六畜交阴阳。 
第五十九戒,不得调戏于人。 
第六十戒,不得持威势凌人。 
第六十一戒,不得阿党所亲。 
第六十二戒,不得带刀杖若军中,不从此律。 
第六十三戒,不得多作门户,别离居处。 
第六十四戒,不得起瞋恚。 
第六十五戒,不得骂人作奴婢。 
第六十六戒,不得立小便。 
第六十七戒,不得黥奴婢面。 
第六十八戒,不得咒人命死败亡。 
第六十九戒,不得快人死败。 
第七十戒,不得乱纵行游。 
第七十一戒,不得张目视人。 
第七十二戒,不得舌吐向天。 
第七十三戒,不得横求人物。 
第七十四戒,不得强乞,扰乱百姓。 
第七十五戒,不得为世俗人赋敛。 
第七十六戒,不得为世俗人作礼头主。 
第七十七戒,不得为人图山立冢宅起屋。 
第七十八戒,不得上知星文,卜相天时。 
第七十九戒,不得渔猎,伤煞众生。 
第八十戒,不得淫泆佗妇,别离夫妻。 
第八十一戒,不得视弟子偏颇,视弟子当如其子。 
第八十二戒,不得夺人瞑中火。 
第八十三戒,不得驰骋世俗,吊问死丧宜密哀恤之。 
第八十四戒,不得与俗人共相群党,更相嘲毁。 
第八十五戒,不得败人成功,言是己德。 
第八十六戒,不得择好室舍好床卧息。 
第八十七戒,不得訾毁人物,以为恶。 
第八十八戒,不得自举已物以为好。 
第八十九戒,不得令惊怕,令人恐悸。 
第九十戒,不得择人饮食,为好恶说。 
第九十一戒,不得为人往来恶言。 
第九十二戒,不得以县官中伤人民。 
第九十三戒,不得预人间论议曲直事。 
第九十四戒,不得强取人物,以为恩重。 
第九十五戒,不得冬天发掘地中蛰藏虫物。 
第九十六戒,不得轻行妄游,日月驰骋。 
第九十七戒,不得妄上树探巢破卵。 
第九十八戒,不得笼罩鸟兽。 
第九十九戒,不得穿人家壁,窥看人家内妇女。 
第一百戒,不得以秽污之物投井中。 
第一百一戒,不得塞池井。 
第一百二戒,不得欺诬老人。 
第一百三戒,不得妄发读人书。 
第一百四戒,不得诱枉良人为奴婢。 
第一百五戒,不得积聚财宝,以招凶祸。 
第一百六戒,不得贪恋居家。 
第一百七戒,不得藏埋器物。 
第一百八戒,不得破坏见钱。 
第一百九戒,不得在平地然火。 
第一百十戒,不得施枪棘着道中。 
第一百十一戒,不得多言弄口舌。 
第一百十二戒,不得以书字之物自投埋于厕前。 
第一百十三戒,不得向佗神鬼礼拜。 
第一百十四戒,不得多畜世俗占事之书及八神图,皆不得习。 
第一百十五戒,不得与兵人为侣。 
第一百十六戒,不得便溺生草上及人所食之水中。 
第一百十七戒,不得与寡妇亲爱。 
第一百十八戒,不得祠祀鬼神,以求侥幸。 
第一百十九戒,不得为人多作忌讳。 
第一百二十戒,不得自多忌讳。 
第一百二十一戒,不得妄轻入江河中浴。 
第一百二十二戒,不得妄假举人物,以为礼赂。 
第一百二十三戒,不得为人保任券契、买卖田宅、奴婢之事。 
第一百二十四戒,不得与淫泆之家更相往来。 
第一百二十五戒,不得炼毒药着器中。 
第一百二十六戒,不得作恶厉声,常当喜笑。 
第一百二十七戒,不得为人作辞讼,知人官事。 
第一百二十八戒,不得求密谋之书读之。 
第一百二十九戒,不得妄鞭打六畜群众。 
第一百三十戒,不得无故走马驰车。 
第一百三十一戒,不得以手团食,残啮众肴。 
第一百三十二戒,不得惊鸟兽。 
第一百三十三戒,不得向弟子评论人家食饮善恶。 
第一百三十四戒,不得妄开决陂湖。 
第一百三十五戒,不得自炫治病,病家自当来请求乃可往之。 
第一百三十六戒,不得独行,行与人俱。 
第一百三十七戒,不得为人谋合私利。 
第一百三十八戒,不得广求宝物。 
第一百三十九戒,不得带女人入山,皆应别歧异室。 
第一百四十戒,不得叛本逐末。 
第一百四十一戒,常当设供养,勿作难易。
第一百四十二戒,常当念清俭法,慕清贤鹿食牛饮。 
第一百四十三戒,常当慎所投止,先行视之,勿所惊触。 
第一百四十四戒,常当回向正一,不得俗事。 
第一百四十五戒,常当立大意秉志,不得杂犯负违三尊教命。 
第一百四十六戒,常当勤避嫌疑,不得欺父母,罔君师。 
第一百四十七戒,常当勤求长生,昼夜勿常,不得懈慢。 
第一百四十八戒,常当勤避恶处,勿贪禄苟荣利。 
第一百四十九戒,常当勤服气断谷食,为不死道,不得贪于饮食。 
第一百五十戒,常当勤避凶人,不得弃背朋友。 
第一百五十一戒,不得每饮食从一边起,及叹咤言其美恶。 
第一百五十二戒,每烧香当为万姓请愿,令天下太平,不得为已。 
第一百五十三戒,凡人呼汝为祭酒,汝勿顾畏人,自作轻躁为百姓所不足。 
第一百五十四戒,每得人食,常当祝愿,令主人得福,一切饱满。 
第一百五十五戒,常时无事,不得多聚会人众,饮食狼藉。 
第一百五十六戒,常时无事,不得妄受人礼敬。 
第一百五十七戒,若入他处,必先问贤人善士,当亲依之,不得自负。 
第一百五十八戒,若入佗处,必先问其国所禁忌。 
第一百五十九戒,凡入人家,必先问人家尊亲名讳。 
第一百六十戒,凡至人家,不得希望主人饮食。 
第一百六十一戒,不得与女人同行。 
第一百六十二戒,不得与男女冥室中共语。 
第一百六十三戒,凡衣物不得过畜三通。 
第一百六十四戒,凡男女不得共坐食饮,交手授受。 
第一百六十五戒,凡天时灾变,水旱不调,不得患厌及其评议。 
第一百六十六戒,凡居世人并恶多善少,不得悒悒,道自护法。 
第一百六十七戒,若人有骂汝,汝但听服,不得应答。 
第一百六十八戒,若人侵谤汝,汝但当自启白大道,不得忧怖,以损精神。 
第一百六十九戒,若人以恶向汝,汝重以善往报之,不得怨尤。 
第一百七十戒,若人有持物与甲,而乙不得,不得便恨人不与己。 
第一百七十一戒,若人为己声誉勿喜,为己毁辱亦不得嗔怒。 
第一百七十二戒,若人为己杀鸟兽鱼等,皆不得食。 
第一百七十三戒,若见杀禽畜命者,不得食。 
第一百七十四戒,凡食物见膻败,不得食。 
第一百七十五戒,凡不知所从来物,不得食。 
第一百七十六戒,不得绝断众生六畜之命。 
第一百七十七戒,若能食菜最佳,而不得食向王者。 
第一百七十八戒,不得言己能,崇贤重圣,吾当度汝,汝遇真仙。 
第一百七十九戒,若行无居家可投,便止宿树木岩石间,讽诵一百八十戒文,神自营卫汝三重,兵贼鬼虎不敢近汝,不得少有怠慢。 
第一百八十戒,若行戒不犯,犯即能悔,改往修来,劝人奉受,念戒不念恶,广度一切,五拜神真,成汝清志,不得转退。 
老君告弟子曰:“往昔诸贤仙圣皆从《一百八十戒》得道。道本无形,从师得成。道可师度,师不可轻。”弟子稽首再拜,受命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