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去了圆通观,是师父在哈尔滨附近的一个小庙,这里有一个多年行善的老居士,前一阵子在师父的三清宫那打禅七期间,参悟得到本心之意,在偈子里写到: 如同婴儿睁开眼,历历在目不分别。
得此经历,法喜充满之情不免表露,连续保任下去,进步如一日千里,回家来应多年出家在家的老修们劝请,讲些个中妙道,余共沾法洽。
老菩萨多年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做人,多年来领众念佛。别人有难,不论家里活计忙成啥样,放下锄头就跟人家去,几十年修道不动摇。参禅悟道期间不禁感慨:“人脸都不如那脚啊,脚才是行,脸却是活要面子”。随手把个关房里的脸盆脚盆上下摆放的方向调了个顺序。
老菩萨最大的改变是,回来就将以前的事翻了个个,讲起自己的收获来,时时不忘检讨自己的错误。倒是坐在火炕上的一群娘们们,忘了自己是要请法的,不依不饶的翻过去的旧帐,激动起来不免脸红脖子粗的批判一顿。
连师父也皱起眉头。
我看着老菩萨,和炕上的人,多么鲜明的对比啊,老菩萨一句反驳的话没有,只是惭愧的笑着认着错,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真是见道的差别啊。说起我们学佛乃至修行的目的,大家没有不知道的,了生死啊,自在啊,往生极乐啊,可是几乎很少有人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把握。很多修行人逐渐失去信心,狂慧,牢骚甚至嫉妒。
我突然想到,为什么祖师可以不拘泥于形式的调教弟子。有德之人无辱人之意,故对机众生不应有受辱之心,何来忍辱?当体即空的境界,无施无受无中间物。所谓忍辱,是自己憋屈吧。 真心不辱人,是自己心里没放下自己的委屈和埋怨。
棒喝与呵佛骂祖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要知道“佛来斩佛,魔来斩魔”只是修道初迈步,走下去需要“佛来敬佛,魔来敬魔”,才是向上行。无有善根之人,只会眼睛向外看,看些是非、学些狂妄来污染自己。佛说女人啊,少500年功德,真是一点不过分。
大谈明心见性的人经常露出头角,可是跟着遍地开花的情况不多见。 师父说,这次两个收获的人,都是攒足了本钱的。有功夫,还要有德。
真心一丝不挂的清净境界,是绝对的不污染,但这个清净不是乏善可陈的。
(本站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