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都喜欢风轻云淡岁月静好,那是累够了的不想再疲惫,一种美好向往,给自己一个短暂的休憩的空间。能真放下本就属于为数不多的人,装装逼也是一种灵动的姿态。
不然如何呢?平庸的生活也有快乐,善良就够了,花开说,生意做的是你情我愿,俗话讲有钱难买我愿意,没啥好介入的。世间学问在这个维度里用有限生命去追求很苦,这个维度的时间和工具有限,上升一个维就没那么难了。打开松果体,读取阿卡西,看到时间线,直接下载信息,就不用青灯古卷到吐血。——这倒让我想起了铭。
睁开眼就坐到电脑前,南方进入冷雨,懒得出门,网站成功升级,师兄们还在认真的忙乎着后续。可能我是个很无聊的人,太过执拗于自己的学习,我在想,不干这些干什么呢?老道总是能说出一些修行的执着和错误,比如目的性,但如果这是他人生唯一的乐趣点,就没有什么不对。
退了所有的群,不是情绪,是终于成熟了一点,懂得了取舍。一尘早上发的“命就一条,而要命的事不止一件”,性格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没法不认真,想来过往的迁就才真是要命。师父说他和谁在一起都没有什么不适,实在讲我是做不到的。每个人所处的环境身份目的都不一样,我曾以为,修行就是要改变自己强势的个性,做个没有棱角的温柔的人,比如成为师父们那样的性格,而得闲下来的这两年,觉得不需要改变了。坚持到极致,这也是一种要求,但被约束,就是负累前行。
网络流行词有个“自我PUA”,就是有人夸只会觉得是客气,说自己哪里不好却真的会反思,哪怕是玩笑。其实并没有逼自己,但总是想达到别人的期待,获得认可。——感觉自己就是这样,如果总是接受别人的质疑和否定,就真的太累了。有一句说“当我们不需要向外界证明什么的时候,灵魂就自由了”,如果那个时候,还有什么问题要问么?
小北:
因为修行而一起共同走了很久,但是每个人认知都不同,终会在路口上走向各自的分岔,法门大抵如此关系,修行上的话题就不多了,闲聊倒没有问题。
花开:
分岔太多,我想说的就是,别人与我们无关了,都在自己在运行,只要在宗教里的和这种山头里的人啊,我只有一句话,就是:“你把灵魂卖给谁?”
如果你觉得很累的话,是不是在别人的业力系统里走的太多了,就是怎么说呢,你老是上门服务去,看谁这个有问题想扒拉扒拉。看谁不平衡,想给他平衡一下,但是你介入他了,就进入他的那个业力系统里了,你要跟着他的业力走一段儿,你有多大能量能消耗那么多呀,对吧?然后他自己不是一世的选择,多少世的选择,他走到现在这个数据节点上,你跟着他去走数据,那自己怎么办呀?
都是各自的选择,当我们自己觉得自己这套是正确的时候,然后就想去告诉他们,或者分享给他们,或者让他们按照我们认为好的来的话,实际上彼此的那个数据都不匹配,完全是强行加入到别人的系统当中嘛,明白这个以后就知道,其实没有谁拯救谁,除非他来求你,那你可以的,他来请教你,他来找你,那没问题的,因为他析出这个数据,他已经有所那个体悟,敲开了你的门,否则的话就是各走各的。
照顾好自己,自己是最主要的,把自己跟自己的关系解决掉了,这个世界显化出来的多样性太多了,扒拉不过来,向内去改变,就现在网络流行说改变投影员嘛。你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对抗权威,这一点使得你人生中打了很多架,但另一方面的好处就是打破了很多壳,然后就使你目前还保持一种能够吸纳和探索的一个自由态,很多人他都没有打破呀。
小北:
老安说我上门服务还没有售后,还好没收谁的银子,不然就是把自己卖了,所以高明的人,从不把自己搭进去。修行被什么左右,就是灵魂卖给了谁。
楼里的一个美女经常送菜给我,她说,我有时候就很狗腿的去倾听扫地大妈的家长里短,普通人的生活都是这样的,什么样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小幸福,我们身在俗世,不妨更放低些,吃了路边摊也不影响回个头去听钢琴曲呀。越是厉害的人越低调,像个宝藏似的,慢慢用心去看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