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下) 

  Resolve conflict and promote social stability and world peace  

作者:释净空     发布时间:2007-10-30

 
大自然是和谐的,宇宙是和谐的,万物是和谐的,人也应该要和谐,跟宇宙配合,与一切人、一切万物和谐合作。这样才能真正化解世间一切冲突,落实社会安定,世界和平。
 
    佛法为教学方便而将整个宇宙分为三分,一分是本体,一分是精神,一分是物质。虽为三分,实为一体。「本体」是理体,就是佛法讲的「能现、能变」。「唯心所现」,「心性」是体;「唯识所变」,「识」是分别、执着;分别、执着再变现为宇宙万事万法。「能变」与「所变」是一不是二,所以从这个地方认知「整个宇宙是自己」。我们的精神与法性融合成一体,我们的肉体与法身融合成一体;「法身」就是宇宙的物质现象,「见、闻、觉、知」是宇宙的精神现象,所以精神现象与物质现象是同一个本源,这个根源在佛法里称之为「法性」,在其他宗教里称为「上帝」,称为「神」。
 
    现在许多宗教学习者都说,上帝没有肉身,无所不在,无时不在;对于神,也是这样说法。这就与佛家所讲的「法性」完全相同。我跟许多宗教领袖来往,讨论到这个基本观念,都谈到每个宗教崇信的神,皆是宇宙之间唯一的真神。我向他们说,「真神有圆满的智慧,你承不承认?」他们承认。「真神会变化,神通广大不可思议」,他们相信。于是我说「真神在佛教里变成释迦牟尼,在中国就变成孔子,在基督教里就变成耶苏,在伊斯兰教就变成穆罕穆德;实际上是一个人,千变万化。所以大家都是一家人。」很难得,这些宗教领导人都很喜欢接受这一理念。我以为提出这么一个说话,可能要经过很多辩论,结果这些年来居然大家都欢喜接受,这是非常的难得。
 
    所有宗教的创始者都是真神在各个不同的族群、不同时代、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以不用的形象身份来教化众生。仔细研究,诸多的形式虽不同,可是方向、目标、目的决定相同。所有宗教总的原点就是「爱」。原点相同,也就是我们的目标、方向完全一致。所以宗教是可以团结的。我在新加坡,当时有九个宗教,我们真的团结成一体,成为兄弟姐妹,非常和睦;为新加坡社会带来安定、和平的基础。在印尼,我也在那边做宗教和睦团结的工作,也非常有效果。
 
    印尼宗教的团结和睦,是在瓦希德长老没有做总统之前,已从事于这个工作,奠定的良好基础。我非常幸运,到印尼访问,非常容易和大家团结在一起。我曾陪同他们组团访问埃及、梵蒂冈;以后还访问中国。他们两次都邀请我为宗教访问团的顾问。实际上,旅行是非常有益的学习机缘,因为各宗教领袖们平时很难得聚集在一起。组团到国外旅游访问,有几天的时间共同生活在一起,从早到晚,无事不谈,互相交流,互相了解、学习,所以才真正成为朋友。
 
    有了这些经验,所以2005年我拜访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长老时,他退出政坛,悲愿未失。依然时时关怀如何化解世界的冲突、灾难,怎么能让社会恢复到安定和平。他这种悲天悯人的意念,我听了非常感动,也非常敬佩。他问我有什么方法能落实,我当时就提出了四桩事,我说这四桩事能做好,化解冲突、恢复安定和平的目标就能达到。
 
    他问我哪四桩事,我说第一、全世界国家跟国家要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第二、不同的族群也要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第三、足以影响世界安定的政党、派系,也要把心量、眼光拓开,不能只为自己想,要为整个世界人民福址着想。派系也应该团结,有共同的目标,以「为全世界人民兴利除害,谋福址」为目标,一定要团结合作;第四、全球宗教要和睦相处,平等对待。我说这四桩事情都不容易做,非常棘手,可是从宗教下手还是比较容易,如果宗教能和睦相处,能平等对待,肯定会影响政治、政党和族群。
 
    马哈迪长老听了我的意见表示赞同,第二天就决定邀请我参加他在2005年12月于吉隆坡召开的「波达那全球和平论坛」。我也很欢喜参与这次活动。感激他在论坛活动中对我的礼遇。他的身体很好,我奉劝他,希望他晚年还能为世界和平、人类福址,至少做十年;为化解冲突,恢复世界的和平与安定做出最伟大的贡献。
 
    由于数十年来世界上许多志士仁人,以无尽的悲愿,希求化解一切冲突,促进安定和平,用会议的方法未能收效。于是反思中国老子所说:「小国寡民」。我就想做一个实验,找一个小社区做一个试点。从前在美国想做,缘不成熟;以后在新加坡、在澳洲,缘还是不成熟。前几年难得回到家乡去看看,与家乡父老兄弟们聊天,谈到这个理想,没想到他们很热心的响应,他们说:「我们愿意做」。我很欢喜,就在家乡选择一个小镇—汤池。这个小镇是在乡下,有十二个村庄,居民四万八千人。他们疏忽了中国的圣贤教育已有八十年。我们就以此地做实验,建立一所多元文化中心,希望将孔子、释迦的教学理念、方法和精神,在这个小镇落实。
 
    首先是培养师资。因为这是教学的工作,没有老师是做不成的。我们将理念从网路上传播,对外招生。对象是幼儿园的老师、小学老师、初中老师。很快的就有三百多人应试。我们在其中精挑细选,选了三十多位参加面试。面谈之后,选出三十位真正志趣相同的老师,志愿参加此项事业。他们辞去现有的工作,参与我们中心的教学活动。学习的前两个月,我们采用儒家基础的教学《弟子规》为教材,要求老师们要百分之百的自我落实。
 
   《弟子规》的教学,主要是父母长辈一定要做给儿童看的「身教」。婴儿从出生,睁开眼睛会看,竖起耳朵会听,虽然还不会说话,还没有动作的能力,但已经在模仿了。长辈在他面前的言行举止,必须都符合伦理道德,是婴儿所见、所闻、所接触的,全是正面教育。中国古谚云「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身」,这种说话非常有道理。小孩看了三年,听了三年,印象深刻;到了三岁时就有能里辨别是非邪正。面对现代社会许多不善的污染,以现在的话说,小孩就有免疫能力。这种免疫能力是从小养成的。直到六、七岁上学,学校老师教导他天天要做到,不能违背;将他从小学会的伦理道德教学不断的加强、延续,使其养成一生思想善、言语善、行为善的基本品德。念念能礼让,待人谦敬,处事谨慎,彼此和谐礼让而不争,所以没有争执。德行的基础奠定后,老师在教导他学习圣贤经典,接受伦理、道德、因果智慧的教育。
 
    童年是每个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阶段。所以在十二岁以前,完全着重记忆,将一生应该记住的课程皆熟读背诵,如此则一生都不会忘记。儿童读书不重视讲解,只重视读诵,学习涵养品德,学习处事待人接物。孩童十二岁以前,小学老师只教经问读诵,没有讲解。各人天赋不同,展读十遍就能背诵,这是适当的进度。但必须要求他背一百遍、两百遍。为什么?使他一生不会忘记。第二天教授新课程之前,先把昨天的课程背一遍,然后在上新的课程。重视复习,温故而知新。

    中国古代教学只有两个阶段。小学上去就是太学,太学就是大学,十三岁上太学。太学教学着重讲解、研究、讨论。因为师生都背过经典,所以读书是非常快乐的,上课可以不用书本,即使引证古今著述,他们全都背熟了。老师能背,学生也能背,问他这一句,都知道在哪一本书第几页第几行,他们都能说得出来。因为中国古代书籍的版面是固定的,它没有标点符号,每一页十行,每行二十个字。无论哪一家的刻板,皆能遵守这个规矩。所以各家版本虽异,但行页相同。这比现代的书籍还科学。现代印书,版本不同,则行页不一致,引用自然困难。
 
    古代中国印书版面统一的方式,使天下读书人无论是在南、北、东、西,问起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皆能准确无误。所以太学教授上课不需书本。老师教学多半是带着学生游山玩水,重视史迹的考证而加深学习的兴趣与理解,重视活的教材。所以老师讲到古人文章所说的地域,就带着学生实地游览,到现场去看,古人在这地域遗留下的遗迹,研究讨论,活的教学,所以读书才有乐趣;不像现在读的很苦!研究讨论的时候可以发挥自己的见解、自己的看法,以求融会贯通,达到真实的智慧,符合现代人社会用途的学术。
 
    像这些教育理念,实在很值得我们融会东西方的学术,截长补短,希望全世界人民都能接受到伦理、道德、因果、智慧、科学的教育,建立共识。这不但是自己一生幸福,而是全人类共存共荣无比的幸福。使每个人皆能从自己内心化解对一切人、事、物的冲突,对一切人、事、物的误会、怀疑、顾虑与矛盾;然后使自己身心调和,健康快乐。大自然是和谐的,宇宙是和谐的,万物是和谐的,人也应该要和谐,跟宇宙配合,与一切人、一切万物和谐合作。这样才能真正化解世间一切冲突,落实社会安定,世界和平,落实释迦佛陀“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教诲。
 
    我们用东方古老的办班教学,在汤池镇做实验,中心要求教师门自我落实《弟子规》的修养。《弟子规》共有一百一十三条,与美国隆。克拉克的五十五条义趣相同,但内容更丰富,更广阔。儒与道也各有基本教条。道家的基础教育是《太上感应篇》,佛家的基础教育是《十善业道》;十善是纲领,由此纲领开展,大概也有一百多个条目。三家的基本教育,初学启蒙必须认真落实,百分之百的落实,从此基础在向上提升。
 
    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教师们在两个月内将儒家的教育一百一十三条落实,然后开始尝试教导当地的居民,鼓励当地居民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一起学习。汤池小镇十二个村庄;中心的老师们,在中心他们是学生,出去教导民众,他们就是老师。我们分班同时到十二个村庄,轮流教学。没向导两个月就见到效果。小镇里夫妻冲突没有了,夫妻不吵架;婆媳可以和睦相处,冲突也化解了;过去邻居为小事争执的很多,现在没有了,皆能和睦相处,彼此谦让;小孩知道孝顺父母。整个小镇人民的素质提高,社会风气改良了。商人告诉我们,过去商店里窃盗很多,如果看得不紧,时常丢东西。现在经过中心这两个月的教化后,东西不看也不会丢了。
 
    计程车司机们反映说:「从前我们的念头很不好,凡是外地来的旅客总是欺负他,多收一些费用,或者绕路兜圈子,多绕几圈。现在我们知道自己以前错了,都转变态度,非常热忱、真诚的对待顾客。曾有一位从外地来的乘客,皮包遗忘在车上,里面还有几万元现钞。在从前,我们一定是自己没收了,不会还他。但现在受到中心道德的教育后,我们知道应该照顾顾客,于是把这个皮包原封不动的送回去。」
这位乘客是位商业老板,他看到之后非常感动的说:「此地竟有这么好的人,拾到东西还能送还!」司机说:「我们是受了中心的教育。不但我这个计程车会做到,我们这个地区任何一位计程车司机都会做到。」老板听了很感动。这就是办班教学所收的效果。详情将由中心教务长杨淑芬女士向大会报告。
 
    从汤池镇这半年的教学经验,坚定了我们「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的真实信心。我们深信、肯定「人民是可以教好的」,「人之初,性本善」,佛家讲「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人人本来是好人,人性本善,都是好的。为什么现在不好?「学坏了」,没有人教他。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只要有好的教育,随顺性德的教育,人人都能欢喜接受。人皆不愿意做坏人,皆愿做好人。这是我们从汤池短短半年时间所看到的事实真相。
 
    诸如此类的事例很多,今天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与大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聚会一堂,共同交流学习。希望分享我们在汤池小镇办班教学的成果,贡献与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仁人志士,共同携手合作。展开伦理、道德、因果、智慧、科学的教育,帮助全球苦难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大会最后一天,杨老师和蔡老师将提出专题报告,说明我们在汤池半年获得的经验。这些教学的理念、方法与效果,是来自佛陀与孔子的启示;可提供联合国作为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安定、世界和平的参考。希望以此微小成果,带动为求化解冲突、促进世界和平的志士仁人,增长信心,增上愿力。只要团结宗教,推展「办班教学」的方法,一切冲突自然化解,「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不是口号,决定落实。愿我们同伦携手合作,继释迦孔子之后,也能于今世对全人类做出最大的贡献。最后,我谨代表中心,至诚邀请大家光临中国安徽省庐江县文化教育中心参观指教。谢谢大家!
 
    敬祝尊敬的
    各国代表  各位嘉宾 
    身体健康  吉祥如意
 
                                  释净空
                                   澳洲净宗学院院长
                                 澳洲昆士兰大学、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
                                     中国庐江文化教育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