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走出舒适区:人最不能承受的是变化》
Stepping Out Of The Comfort Zone: The Most Unbearable Change;
作者:半隐居 发布时间: 2024-1-11
|
一尘:当不了解因果、不了解心念的不可思议的作用的时候,我们本能地就会去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由于愚痴故,就像飞蛾扑火,自认为是追求光明,却被火焚烧了。
竑:我现在处在一个负面情绪中,醒来就有这种感觉,理都懂,就是自己没有放下,不清净。咋整?
一尘:师父说,清醒时思考,不清醒时玩耍,啥也别想。我前二天也是被北姐骂一顿好了,我是这二天啥也不想就坐那观心,要么你试试。要有自我,不能随境去了,随着负面情绪去了。
小北:问师父说,你们都没跟他倒垃圾,说明你们去师父那都是假正经。以后聊天找我诉苦收费,到他那装修行人,烦恼都倒给我,这就是欺负人嘛。
一尘:我们都是坏蛋,哈哈哈。
小北:我那几个师兄,这些年都很少把零七八碎的事儿倒出来,都自己消化,家里的破事都是自己造成的,道理真懂就不问了,既然知道都是贪来的,有啥问的,为啥这事儿不去问师父,破事都想起来找我,我是心理医生吗?现在人多了巧智,简单的人少。所以你个傻娘们有慧根,师父说是有道理的。心力弱就跟你这样,遇到什么人,随顺什么人。很多人的层次真的很低,知识匮乏没有文人的雅致,游山玩水又没有热爱自然的情怀,喝喝茶就是有逼格了,练练字就是有文化了,摆弄点文玩就是有品位了…不到极致的热爱都是消费。
一尘:这是前世修的福和缘分吧。我跟你说,咱俩就是这次的交流,让我认知提高了。真的我自己知道,那能量呼呼的上。
小北:种子。我的角度是没有前世,没有后世,种子里有什么就感应到什么。定力应该属于轮回的东西。
一尘:所以定力需要后天养成,简单坚定的坚持,别无他法。
小北:定力啊,这个话题,我说也很颠覆。提升认知需要什么匹配呢?心态、专注、坚定,还要放下,才能积累一个阶段的能量。所以你认知是否能提高,得看这层的定力是否完成。大部分人都是这样,先认知达到,然后事上做到,做事就是靠毅力。
一尘:现在我就是不匹配的状态,师父说这是定不够。这个放下指的是放下什么?要有坚定的信念,道炁常存,所以师父和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念。。
小北:做到以后,放下所得,如果不放下,有所得,就不能破关。所以哪有那么容易的事,智慧是无所得无所失的。灵光独耀,暂且的独立身外让你看到真相,那个不生不灭,轮回里就能带着了,不一定能摆脱轮回,这就是孙悟空的痛苦。以上是我的想法,不代表正确啊。觉性这就是有情众生特有的属性吧,不被蒙蔽时的状态,但不是道,所以还有邪灵啊。
一尘:相对和绝对就是不同的层次。灵光独耀,不就是照妖犀火吗?
小北:一尘的印,师父的意思是不是说,你就是闲的作妖,挺符合,哈哈。师父告诉了你所处的位置,和你的法性,也告诉你路途险阻,有他支持就好。灵性的觉醒只是第一步,这个时代,不退转的都是好样的。我如果那些年不寻师,不依师,可能也不会今天这么清晰。
一尘:道,经,师,学者宝之。我终于知道刚认识师父时,我就突发奇想给我这一亩三分地起了个名字:栖清居,师父点赞了。栖清,栖清,居就行了。
小北:师徒缘分的缔结是法,法脉传承,就是心脉的相同,每个人特点不一样。你看大乘无量寿经,好多经典佛身边都有十六位法身大士,代表十六种法性。每个菩萨都是佛的法性分身之一,就是法脉相连的一家人,道家也一样,丹法也是心法。
一尘:你今天说的这些又提高了我的认知。
小北:滚。这是知识。
一尘:[哈哈哈]佛16分吗?你说的是知识,到我这转化成了认知,这就是造化的力量。
小北:为了修法而修得,不是证得。很多人把修生法当证量。
一尘:我跟你说,我最近特别喜欢造化这个词儿。造化不用证。真的,无修修,自然得。夸我了,哈哈哈。
小北:不用证明自己是自己,除非自己染了。证得是本来有的就能证,没有就得修。所以修行是补不足损有余,修自己没有的,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
一尘:我现在定不够我就修定吧。
小北:你缺心眼。
一尘:哈哈哈。
小北:学习寻师就是要可靠。我这操心别人还能保住道不?
一尘:我和你说,自从经历了我爸去世的全过程,我看清了很多,他就是有业缠。做人好坏可不是人来评定的,是道来衡量的。一点也没有投机取巧,最后的那个时候全显现。
小北:还是心思单纯的好。心里憋着东西,是不是最后都体现?心里东西太多,越来越偏执。
一尘:这个是根儿。至少要比来的时候好一点点,不堕落。也就是师父说的,浊没有化。
小北:化浊的问题其实挺难,非常难。不只是和自己和解,还要心量,还要认知。凡是境界所感,也是自己的相应。不相应你咋能看见?我也是你说才整理,照见,是灵性的事。灵性没光,你看不见自己对吧?
一尘:我爸去世的前三年每天抄一张心经,每天一幅画。后来就是他告诉我他快走了,然后没多久他就去世了。画365长卷,我给他整理整理。我突然悟到,想要化浊就得至善,极致的那种,否则都是白搭,我爸就至善,真的!极致的善不就是道,以心合道。师父天天说的就是这个,至善无私。浮云师父说:世上原没有善恶,只有立场。有所欲便有了立场,世间再无洪永白。
竑:人都害怕变化,人最不能承受的是变化。从一个状态转成另一个状态,变化就容易心动,心不动就是修行。小三上位是为了获得更高的能量,逼着女主不得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