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王凤仪善人讲道(教人)兴学录 | |
第十章 讲病兴学(1911-1917) 清宣统三年(辛亥、1911年)王善人四十八岁 清宣统三年正月初七日,王善人在海城县腾鳌堡宣讲堂,宣讲完善书说:“外国医生,用爱克斯光,能照出病的所在。我不用爱克斯光,也不用把脉,只看气色就能知道病源。西医会割病,我会讲病。不论什么样的重病,都不用吃药,我一讲,就能叫病自消自灭。” 我听善人这样说过: 张雅轩想试试王善人所讲的方法,是否有效?恰巧他村里有个樊老太太,病得很重,他便去看她。 我听善人这样说过: 王善人说过: 张雅轩听善人讲“善功德”后,六月,暂借胡德柱粮房一间,开办周正堡女义学。聘请关刘化行(名国南)任老师。关老师是海城县人,大家闺秀出身,幼年读过诗书,婚后不久,丈夫去世守节,已经五十五年,和张雅轩有亲戚关系,因为是义举,才出任义务老师。 我听善人这样说过: 刘自阳(名玉清)海城县宝石山人,性情固执高傲,我行我素,连亲手足都处不好,各自为政,是苦恼的家庭。他腹内长了一块病,他的内兄陈兴亚曾留学日本,相信西医,给他请大夫治了多年,不但没效,反而日见沉重,终于不进饮食,每天仅能喝几匙人奶。 |
王善人说过:
孙恒昶、孙周静轩(名淑坤,一九一二年二十五岁)夫妇,是辽阳县穆家堡村人。家道殷实,是半耕半读的人家。孙恒昶和张雅轩是世交,往还亲密。他见张雅轩突然兴学,很是惊异,便借听我讲善书为名,常来暗中查看。日久,了解了我是为救女子出苦得乐,才倡办女义学,也很佩服张雅轩见义勇为的魄力。他们夫妇乃用自己的住宅,成立穆家堡女义学,由孙周静轩自任老师。孙恒昶因为家中富有,平素无所司事。从此一面办学,一面随我宣讲善书、学道。因为身心有了寄托,所以精神非常愉快,更领起善风,真是利己利人,为善至乐。
高正午(名元中)是海城县新台子村人,弟兄四人,排行老四,是腾鳌堡宣讲堂的宣讲生。因为我给王恕忱讲好病,他对我很是佩服,常随我讲善书。又受张雅轩兴学的影响,立志在自己村中立一处女义学。他的哥哥们一致反对,为了办学,他哥哥们和他分了小家(只分收益不分财产为分小家),终于成立了新台子女义学。
海城县宝石山刘自阳、麦子窝棚朱纯一、接官堡马忠骏等人,都在家中成立了女义学。
这一年中间,女义学扩充为七校。
我听善人这样说过:
义务学有了发展,师资缺乏又成了问题。张学董问我得怎么办?我说:“到锦州去请人,路途遥远,旅费过多,也不是久远的办法。俗语说:‘朱红缺少,红土也出贵。’要从学生里培养师资,才能生根。”便在寒假成立讲习班,由学生里选出品学兼优,年龄较大的,讲习教学法,派出去任教。一学期后,再调回母校继续读书,另派多读一学期的继任。用这种接力式的小先生制,才解决了师资不足的困难。任过教的学生,伙食、书籍均免费,以鼓励学生踊跃任教。
民国二年(癸丑、一九一三年)王善人五十岁
王善人说过:
溪华亭是台安县富户,是读书人。他考察台安县,因设治年浅,文化落后,早有心提倡教育。遇见我以后,乃自动兴学,又随我劝善兴学,讲病齐家,足迹遍东北,溪东家是位有道的人。
盘山县祁立廷在家里成立女义学,数年后又和杨清川、孙瑞庭、李景云、巩士元等人,创立盘山县高升镇淑德女子义务学校,成为第二母校。
刘恒足(名广财)盘山县高升镇进北村人,务农为业,开粉房致富。他好佛,从事宣讲善书多年。我慕名往访,一见如故,刘东家(恒足)随我游行各地讲道,明道以后,专做别人不愿做的工作,兜底补漏。不论走到哪处义学,都自动打扫院落,清洗厕所。出门时,给女界扛行李,实做实行。不好高、不骛远、不贪名、不图利,以天下为家,真是位成人!人人都称他为刘东家。
这年九月给王泽溥讲好过病。王泽溥(字子偕),海城县四方台人,病危。王善人给他讲《大学》第一章,仅五分钟就好了。在家成立女义学,三年后,在淑贞女义学任教多年,培养出许多人才。
台安县监督崔国光,深知王善人的宗旨正确,很愿意协助女义学。民国二年(1913年)九月十五台安县师范讲习所开学,得崔监督允许,淑贞女义学全体师生去就学,腊月十五日卒业,返回周正堡。来往途中,食宿费用很得台安县朱家房子朱恕忱赞助。
张雅轩自办学以来,三年期间,女义学建筑教室、设备、师生食宿等费用,均由他一人负担。把房产衣物和二百亩田地,都典当一空,真正实现了罄产兴学的志愿。以后全靠诸善东资助,女义学始得继续发展。
民国三年(甲寅、一九一四年)王善人五十一岁
王善人说过:
朱品一是辽中县朱家房子村人,家道小康,为人好善茹素。听我讲道以后,为领导善风,成立朱家房子女义学,并在邻近乡村,倡立数处女义学。民国十年,他到母校尽义务,游行奉、吉、黑三省讲病齐家,以服务公益为天职。
修行人常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高一丈,魔在头上。”这话确实不错,张学董历尽千幸万苦兴学,女义学刚有发展,却接连不断地受到打击。
辽阳县高丽堡朱宝林善东,在家中办女义学一处。民国三年(1914年)四月四日王恕忱来查学,该村王忠武素与朱家不睦,唆使警察问王恕忱说:“你是王善人吗?”王恕忱答“是”。就把他捆绑起来,严刑拷问,送往辽阳监狱。恕忱老母探监归来,七日死去。他妹妹王惠全在外教义学,听说也病死。
四月十日辽阳唐马寨巡官罗光远,绰号“罗锤子”,带数十马队到穆家堡女义学,捕孙周静轩之夫孙恒昶善东,也用严刑拷问,索取邪教证物。是日晚罗光远仅穿亵衣、光着脚、横躺在炕上,笑问邪教证物。孙周静轩正颜厉色说:“我们只知办女义学,兴教育、教导乡愚,明白道德,又有什么邪教呢?不信你搜查!”马队便大肆搜查,毫无所得。后经台安县崔国光县长向辽阳县长去函证明女学绝非邪教。张雅轩又亲至辽阳县谒见县长为王恕忱雪冤,始得出狱。共在狱中一百十六天,辽阳境内七处女义学均暂行解散。海城境内的义学也大受影响。
刘自阳学董自告奋勇,赴奉天省城找他内兄陈兴亚宪兵司令帮忙。陈司令听说王善人给他讲好病的经过,连声称奇,赞叹说:“真是起死回生的神人!”乃写信给奉天省教育厅通知海城教育局不可取缔,女义学才又得以复兴。
王善人五十一岁那年(1914年)秋天返回朝阳,和刘振明相约,在朝阳境内走三圈,劝化兴学,转移世风,救正人心。跟随讲劝的最多有八十多人,朝阳一带女义学才得复兴。
第二年,大阪村杨景春家、李家,山咀子村孙家,马营子村田家,邓麻子沟孙家,铧子沟刘勤的家里,车轱辘村王云卿家,唐家杖子村耿家,四家子村张家,羊山镇李家等处,都先后成立女义学,锦卅邵家屯,也办女义学一处。何关淑娴(白守坤在杂木林子女义塾的同学)任老师,朝阳一带女义学大兴,善风大开。
刘振明后来在南华严寺出家,法名蕴虚。民国二十六年,朝阳地方官兵,下乡搜查枪械,至南华寺,问寺内有无别人私藏的枪械?蕴虚和尚说没有,不意却从寺内搜出私枪,原是土匪暗藏的。刘和尚确实不知道,因此却被官兵毒打一顿。他不但毫未分辨,事后也无怨言。善人在长春听说这件事就说:“刘和尚挨打,就像佛被哥利王割截肢体,他始终没说,是真成啦!”
蕴虚和尚圆寂时,预示时日,至期自焚,火焰起时,口中念偈曰:“今日来发火,蕴虚你别躲,烧掉假骷髅,本性没有我。烟火现法身,才算真了脱!”说毕,丈六法身,从烟火中冉冉升空。围观四众,纷纷顶礼,度人无数,达成他“先成佛,后度众生”的愿力。
王善人在热河办善德当失败后,刘振明曾学“吴保安弃家赎友”,出卖田产替善人还债,是位对朋友道有实行的人。
王白守坤三十八岁(一九O五年)九月初一日赴义学杂木林子女义塾读书。翌年即在锦县十里台张世俊处女义学当老师。一九零七年与子国华同在高桥教书。因多人赠与好衣物,王凤仪善人说:“我叫你们转移风俗,谁知道你们被风俗所转了。走吧!到别处去吧!”离高桥时王善人又说:“我们为改善风俗,哪能在一处久住呢!”
一九零八年王善人四十五岁时己办学三年,共有女义学六七处,学生三百人左右。根德营子秦家亦立女义学一处,白守坤在此教书,学生六十多名,宣讲堂赠与白守坤菜金二十吊钱,她用这钱买些书籍纸笔,分给学生。学生没有书的,她就用纸给抄写,因此学生对她,都爱之如母。宣统二年(一九一零年)年初白守坤感到自己学历不足,又入高等学校念书三个月,学膳费由子国华供给。朝阳府设立女学校,王知府素知白守坤教法很好,请她任教,给月薪八两银子。知府常到校内视察,白老师教学严谨,用度又俭,年终考勤得第一。国华考入奉天省立两级师范学校,有母亲薪金供他,乃得入学。在两千多名考生中,考得第三名。一九一二年(民国元年)白守坤仍在朝阳官学任教。这时王善人已在海城兴学,为提高师资教学能力,特领一部分女师来朝阳就学,遭劝学所所长赵玉山和校长田某拒绝。王善人乃领这几位女师到郭家窝棚在张四先生院内成立女学。王善人叫白守坤立即辞职,回来教女义学。当时官学(公立学校)正需要教师,增薪至十二两银子挽留。王善人说:“我们是为了救这世界,岂是为挣几两银子呢?你再为了多挣几两银子教书,路子就走错了!”白守坤真就辞职,到郭家窝棚女义学教学去了。寒暑假王国华介绍新教法,直至一九一五年王善人游行朝阳各乡,善风大开,女义学又复兴起来。
我听善人这样说过:
我讲善书时,有些抽大烟、扎吗啡的,找我给他们戒嗜好。我说:“你们也跟我走不动,等我给你们想个法子吧。”
有一个财主家,快四十岁了,还没有儿子。听我讲善书,向我求子。我对他说:“水清了连鱼都不生,你们夫妇俩太爱干净了,所以小孩子都不敢来。你若想得儿子很容易,若能练得不怕脏,准生儿子。”
他和他女人都说,只要能生儿子,怎的都行。我说:“中(可以)!等我给你们请神仙去。可是神仙可肮脏,你们受得了么?”他们说:“你老放心,决不能错待了。”我把要戒嗜好的人,都找了来,住在他们家。他们夫妇拿出干净被褥,做好菜好饭款待,我宣讲善书给他们听。第二天晚上,有个扎吗啡的犯病受不了,把被子偷跑了。又有个戒烟的,闹肚子,晚间来不及跑到外边,把稀屎拉了一锅台,还喷了一锅盖。早晨大师傅(厨师)来做饭,摸了一手屎,便吵嚷起来。我说:“吵什么?刷干净做饭吧!拉屎的是位神仙,不信你还甩不那样匀呢。”东家奶奶一听也笑了,她说:“大师傅,不用说了,等我给你刷刷吧。”
我天天给他们讲善书,住了两个多月,都把嗜好忌掉了。善东和他们也都把当人的道听明白了,东家奶奶也始终没嫌脏。第二年果然生了个又白又胖的大小子。
民国四年(乙卯、一九一五年)王善人五十二岁 我听善人这样说过: 张鑑容字雅轩,辽阳省海城县周正堡村人。民前二十六年(西元1886年)农历三月五日子时生。十二岁丧母,父患精神病。因家中需人管理,娶较他年长五岁的刘福堂(字祝三)为妻。十五岁又遭父丧,乃辍学务农。二十四岁时,曾患胃病,二十六岁那年正月初七,遇见王善人给王恕忱讲好多年宿疾,乃向善人问道,他听善人讲“善、功、德”后,立志三年穷,创立周正堡女义学。张雅轩弃产兴学,乡下人都认为张家出了败家子。有人说,求财还求不到手呢,哪有用自己血汗金钱,替别人教育子女的呢?怀疑他居心不良,另有企图。就是他的亲友家人,也都认为他受善人的邪术所迷,所以放着好日子不过,叫人家黄花大闺女,抛头露面地念书。那么大的闺女家,不好好学针钱活计,都变成野丫头啦!不久他和他二弟鑑恩的五个子女,又相继夭亡。他的长子夭折时,年十二岁,已高小毕业。于是毁谤他的人就更多了,甚至夫妻离心,亲友侧目。村里的人都用扫帚,扫他走过的脚印,怕沾污了土地。张学董不为所动,坚定意志,克服万难,努力办学。 张学董办义学,艰苦备尝。对教职学员,更是爱护备至,代为解决一切困难,因之教职员也视他如父兄。 民国五年(丙辰、一九一六年)王善人五十三岁 唐云升字雨恩和王兴云夫妇,是辽中县陡沟子村人,信佛多年。唐雨恩是台安县黄沙陀宣讲堂的主讲,学问渊博。王善人和张雅轩、王恕忱等,宣讲善书提倡女义学走到他们村里,他们夫妇深表赞成,亲至义学参观。见学生们服装朴素,循规蹈距,不象私塾那么呆板,也不象官学那么浮华。教职员伙食刻苦,又无薪金,均能一德一心热心教学。这种实做实行的道德精神,使他们夫妇非常钦佩。王善人虽没念过书,却能讲解经义,他认为善人是由笃行五伦之道,自诚而明,大彻大悟,所以才能阐明性无大道的精微奥妙。正如中庸上所说“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因之,成立陡沟子女义学聘请胡秀碧任教师,并成立黄沙陀男义学,培养出许多人才。 我听善人这样说过: 民国六年(丁巳、一九一七年)王善人五十四岁 我听善人这样说过: 台安县五间房村刘惠忱(名常廉,1917年三十九岁),娶妻白氏,是奉天省议会议长白永恩的胞妹,夫妻感情甚笃。不幸白氏早逝,续娶金孝慈(名仁坤,1917年二十九岁)未曾读书,刘惠忱因此郁郁不乐。张学董劝他们立学,刘金孝慈首先赞成说:“他死去的女人念过书,所以他很想念她。能立一处学校,我也好跟着念点书,识几个字,开开知识。”乃聘请张刘祝三(名福堂、张雅轩之妻)任老师,成立五间房女义学。 台安县五间房女义学善东刘金孝慈,向李子和请问,怎样能有儿子?李子和说”你要想生儿子,得找个机会在你家开家庭讲习会,多请人来听讲。你要和和气气地招待,就是有小孩儿在你的炕上拉屎撒尿,你也不能讨厌,把性情练得能容垢纳污,准生儿子。“ 张雅轩兴学以来,义务学很有发展,经费却日越拮据。民国六年(一九一七年)冬,年关在即,债主纷纷追索。张学董无法应付,便暗自下定决心,在大河凿一个冰窟窿,如果腊月十五日,再无办法,便投河自尽。台安县朱恕忱学董,赶大车到腾鳌堡镇粜粮,问起校债。张学董说:”到十五就有办法啦!“当时朱学董信以为真。卖完粮返家后,夜晚失眠,越想张学董的话越可疑。次日一早,又赴周正堡淑贞女校,问张学董说:”你说十五有办法,是谁送钱来呢?“张学童不能答。朱学董说:”王善人没有消息,我相信没有人送钱给你。今冬我卖粮,还有五百块钱,先给你救急吧!“张学童不敢受。朱学董说:”我不是为别的,只为了你弃产兴学,略表心意就是了。“同一天,高正午学董,也因前夜睡醒一觉,想起校债,翻来覆去,无法成眠,感动他太太,拿出私房钱,送来学校。孙周静轩也送钱来,才渡过难关。张学董说:”看起来真有天理!“便领他们看凿好的冰窟窿说:”过了明天再没办法,这里就是我的归宿!“众人深受感动。 王善人说过: 民国七年(戊午、一九一八年)王善人五十五岁 【附记】海城县劝学所取缔义学
民国以来,改良变法,施行新政。海城县劝学所(教育科)提倡各乡镇设立小学校。乡绅们裹足不前,推行不动,反说义学妨碍进行,企图取缔义学,改为镇立小学。通知海城县境内各义学,检定教员,准备以不合格为借口,解散女师,查封义学。真是风声鹤唳,四面楚歌。刘惠忱陪张雅轩赴奉天省城(沈阳市),找他内兄白佩行议长乃写信给奉天省教育厅,请求派员到海城县监考,主持公道。结果,义学参加检定的女师,百分之八十以上合格。一场风波,始告平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