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贫道:回归之路多清贫 

  Poor Taoist priest: The road to return is very poor  

作者:小北     发布时间:2023-7-5

这个世界到头来没有一件东西属于你,我们都在搏一个过程。打破一些常规的方式方法,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一成不变的思维和生活,只能将人变得庸俗和狭隘。

为何修行之路称为“归途”?归是向里,向内,方向需要绝对正确,并不是大家以为的众生皆汇聚一起,而是各有各的归途,各有各的故土。否则真都修成一个模子了,那得多无聊。不过这话很多人不接受的,想法多的人都活在幻想里,等待的可能就是破灭。

往回走的路,本来属于你的一切都不会丢失,向下走是承负,向上求是解脱,超越了他的承负,便会出现崩塌,要么毁灭,要么升华。

心态的稳定,依赖于自己得到满足的多少。人如浮萍,如日落,逐渐走向衰亡,若想维持生命长久的生机,就必然要减负。来时一无所有,去时想带也带不走,不属于自己的必然失去,剩下的你是个什么?智慧因人而异,能否成为真知还是看本性的真。

智慧这东西属于内财。求道如求财。何为财?“以命博财”——钱就是精气神的交换。修道不外求,外财无外乎是财富、荣誉、地位...是会失去的东西,不是道,是助道品。因为外财和内财多不相配,人才有诸多烦恼困苦灾难病痛。修行要平衡,向内求,还要有向外展。内财是法财,法财便是与明师传承相连的内因,是明师永不熄灭的明灯。

浊性的人,怕被触碰,怕被戳穿,总之,害怕失去。她只有躲,回避,回到那能满足她虚荣的剧场里,继续演戏。浮云师父的一段话:“最无知的是狂妄,最无能的是诅咒......岁月很长,人生很短。并不是所有事情都会有转圜和弥补的机会。”

——被圈在墙里的人,风景都看不见,谈什么山顶,回到井底做一只快乐的青蛙,也是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