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就度人上瘾了 

  Jingbo Master delivered a shocking blow : you are addicted to saving others before you save yourself  

作者:静波法师     发布时间:2023-5-29

针对有些人稀里糊涂地学佛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

该醒醒了!

愿每一位学佛人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做一个真正正信的佛弟子

01

有人还没有自度

就已经度人上瘾了

现在有人还没有自度就已经上瘾了,就想度别人,这当然不现实。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帮助别人,自己也能够解决烦恼和生死问题,这应该是不二法门的命运共同体。

所谓自觉,就是自己明白自己是没有实在性的缘起假相。所谓觉他,就是知道他人也是没有实在性的假相。

应该是觉者、醒来的人。醒来就是不执着梦里的境界了。

我们一般人是:既执着自己是实在的,也执着别人是真实的,于是烦恼和生死将没完没了……这不正是迷惑、障碍吗?

图片

02

训练心里的清净

佛陀,值得我们信仰

当然,针对有人说:我知道都是不实在的。但是我们还是要通过负责任历事炼心,也就是通过负责任来训练我们自己心里的清净。

现在有人假装说自己觉悟了,其实并没有觉悟。因为真正觉悟的人是负责任的,而不是逃避的。 所以,佛陀是值得我们信仰的对象。虽然佛陀不会嗔恨我们,不会同我们计较,但是六道众生会嗔恨和计较。因为佛陀在历史上确实存在,能力上安全可靠,且福慧具足圆满,所以佛陀有般若德、解脱德、法身德。

般若德就是智,解脱德就是断,法身德就是悲。

佛教徒需要慈悲,慈悲就是要帮助别人解决烦恼和生死的问题。

现实中有人帮助别人,应该避免好心办坏事,比如装明白、瞎支招、胡掺和或者有企图,那么肯定都是有后遗症的。

如果悲能拔苦,那么拥有智慧才能真正拔苦,否则容易事与愿违。 

信仰是因缘所生法,信仰需要缘成,信仰是一种力量。

就像我出门的时候,有人会问我说:

法师,你看我有没有佛缘呢?

我告诉对方:有没有佛缘,应该问自己。

他们说我有佛缘。

他们说你有,那么我问你:什么是佛?

不知道;

什么是法?

不知道

什么是僧?

不知道

如果不知道佛法僧三宝,那么又怎么可能会有佛缘呢?如果是稀里糊涂,那么不是被忽悠了,就是自己糊弄自己而已。这个话虽然听起来似乎不好听,但是我们必须要警钟常鸣,不要随波逐流。

无论信与不信,都不应该是人云亦云;而是应该去了解,了解之后,你再思考:我有没有佛缘?我可不可以去学佛?如果这个过程你不知道,那么你不就是只有热情而没有理性了吗?

正确的信仰,可以让我们生也安乐、死也安乐,可以让我们正常、正经、自在,从而成就自己的慈悲和智慧。 

03

真正的信仰,应如此

在佛经中,列举了许多的比喻,比如:信仰如手、信仰如杖、信仰如根、信仰如刀、信仰如力、信仰如财。

所谓信仰如手:信仰就像人的手一样,只有有了手才能做修福修慧的佛事。如果没有手,我们怎么能做佛事呢?

所谓信仰如杖:信仰就像人的手杖一样。我们可以以信仰作为自己的依靠,比如手杖,对于解脱烦恼和生死的人非常重要。

所谓信仰如根:信仰就像树根一样,能够滋生万物。

所谓信仰如刀:信仰就像刀子一样,能够当机立断地解决烦恼和生死问题。

所谓信仰如力:信仰就是一种力量,可以使人无所畏惧。

所谓信仰如财:信仰就像财宝一样,能够解决人生面临的物质、精神、归宿的贫穷问题。 

图片

04

佛教不怕怀疑

因为怀疑,所以释疑

尤其,佛教和其他宗教不同,佛教并不是一味地让人感性地信仰。有的信仰缺乏理性,只是凭借感情,就是头脑发烧,而没有理性。这种信仰肯定是坚持不了多久。人性经常是矛盾的,自己同自己在斗争。人生更多时候就是感性,缺乏理性智慧。因为没有理性,也就是没有智慧;只是我们更多的人有理性,而没有了热情,这总是有缺陷的。我们既需要有感性,又需要有理性。

所谓感性,就是热情,如果没有理性的引导,那么就是迷失的;如果只有理性而没有感性,那么也不能证明自己有理性。

这两者之间的因缘际会,应该是要互相合作的。佛教的信仰更需要我们建立在理性的慧命解脱基础上,甚至可以建立在疑情上。

我们甚至可以怀疑佛陀的经典。你不要说:这个不容置疑。应该可以怀疑的,为什么不可以怀疑?

 所谓: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

真正的佛法为什么不可以怀疑呢?我们完全可以怀疑佛陀。就像我当年在北京中国佛学院学习三论宗的无所得,就是心里不服,就是怀疑,就是强辞夺理,实在是不服气。

为什么呢?难道别人都错了吗?对此很难接受,于是就非常不服气。只是最终只有当我明白:破见不破法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是自己错了。我终于忏悔和愧疚。否则,我都会一直坚持,刚强难度。可见,怀疑不是坏事,因为怀疑,所以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

我们如果从来不怀疑,那么就不可能真正开悟,分明就是愚痴。佛教不怕怀疑,佛教徒允许怀疑。因为怀疑,所以释疑。佛教的缘起、中道,还有因果等教理教义,可以究竟彻底地解决我们人生的各种各样的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