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门,重启人生
我不想投胎为大食蚁兽......
在我小时候,只想着快快长大,逃离阴暗的童年,却未曾想过30岁的自己会是怎样的;
在我将近30年的人生里,我从未认真想过“如果自己突然死去会怎样”;
我见过很多的死亡,也见过太多的悲欢离合;我唱过“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你将如何度过”,也看过像《寻梦环游记》、《明日边缘》、《土拨鼠之日》、《开端》、《源代码》、《人生遥控器》这样的电影。
可我只想着“跳脱轮回”,却从不愿意直面“如果这一世就是你的下一世,你愿意再来吗”?
直到我看了这部日剧《重启人生》。它一度被誉为年度最佳日剧,无数网友直呼“爱了爱了”。
《重启人生》没有同类电影的轰轰烈烈,它甚至很琐碎,只围绕4个女人的碎碎念展开;
《重启人生》没有大女主,没有强烈牵动六根的情绪起伏,只有缓缓的叙事,淡泊又醇厚的情谊。
但它让我看见了自己的“下一世”。从一开始的不愿承认、抗拒,到此刻的清晰明了与接纳允许。(从一而终,在同一世里修到开悟;没有另一个地方叫做开悟。)
近藤麻美在33岁生日的当天,车祸去世了。来到“投胎中转站”的她,只看见一个穿着戏服的工作人员。(很有孟婆既视感)
“我会投胎成什么?”近藤麻美试探性地问。
“您会投胎为——危地马拉东南部的大食蚁兽。”投胎中转站的工作人员,不急不慢地回答。
“啊!?什么?不能投胎为人吗?”近藤麻美惊呆了。
“由于您生前所积的阴德不够,所以无法自由选择投胎的对象。如果这不是您想转世的生命,您也可以再回到这一世,积累阴德。”工作人员一脸认真地说。
于是,为了积累阴德,为了能转世成人,近藤麻美开启了自己第二轮同一世的人生。
同样的家庭、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学校、同样的闺蜜,同样的生活。看起来重复的人生,但近藤麻美却比第一生更开心:
因为重获新生,因为自己拥有了“神通”,因为有机会扭转自己的生死劫。
在这一轮里,她清晰知道自己的使命。于是:
她从幼儿园开始,出门便带着一个垃圾袋,在路上看到任何垃圾都捡起来;
在第一次察觉不到同学奈玲爸爸出轨自己老师,从而导致奈玲家庭破散的她,此刻拥有了成人意识(神通/觉知),仅仅凭借幼儿园小孩的身躯,便成功策划并砍断了奈玲爸爸与老师出轨的机会(缘);
知道吸杜鹃花是破坏公物,有损福德,所以她看见同学在吸时,迅猛逃离;
青春期又再出现的厌父情结,即使很难受,也忍了;
初中时,同学因传纸条而被老师发现,第一轮没有发声的她,这次勇敢站在同学这边,与老师辩解;
在这一轮,受喜欢剧集的影响,她选择了与第一轮不同的职业,从市役所职业转成了药剂师。也因此救了自己爷爷一命。(爷爷因身体疾病,乱开药吃导致第一轮很快因病去世了)
明明很讨厌自己的初中老师,但当他遇难时,也会忍耐着出手相助。
她还做了很多好事...
如果说第一世的近藤麻美是无知无觉地活着,那么这一世的她多了一份觉知:重生的她,开始了修行。在生活的点点滴滴里,少了一份喜好,多了一份体谅。
此时的她,照见了21岁的我。
那时候的我,也经历过人生中很重要的一次重生。
初出社会工作的我,背负着沉重的过去,仍旧活在父亲酗酒对我的阴影里:不敢与人交心的自卑,不敢违背他人意思的讨好,不敢表达自我心声的隐忍,不敢斩断过去的懦弱。
那时候我做的工作是零售,因为克制、压抑、不反驳,老板对我的评价非常高,对我也很好。可在我工作了大半年后,有一天夜里我躺在床上,突然在思考:如果我今晚就死去,明天太阳亮起时,谁会记得我?世界会不一样吗?
那一夜,我清晰记得自己哭得痛彻心扉,因为我无力地知道那个答案。
但在那不久后,我遇见了一个修行佛学的团体,遇见了一位影响我人生走向的师兄。
就像近藤麻美重获新生,知道自己这一辈子的使命般,我也如此。为了扭转自己人生的苦果,为了积累阴德,为了摆脱内心仍旧活在小时候阴影的心魔,为了能成“人”(佛),我也开始了修行之路:
从参与放生活动,到自行组织放生活动;
从最初只是被动参与的“听经闻法”,到主动建立共修点、组织共修、助印、捐款、供养;
从只在工作附近的共修处学习,到往返香港、泰国跟随彼时的上师;
从自学,到劝身边的家人、亲友学;自认为懂得因果业报的我,开始拿起了电话,打给了我有十多年“没叫他一声爸”的父亲。我和他的关系,慢慢消融。
那个阶段的我,看见了因果轮回,走出了“被害者”身份,那颗阴暗到开不出菩提花的心,竟然出现了一丝裂缝,照进了亮光。
我走出轮回了吗?
近藤麻美走出轮回了吗?
都没有。
因为知道自己在哪里发生车祸,知道自己会在哪个时间死去,所以近藤麻美在33岁生日时,成功避开了。
躲过一劫的她,不由自主开心地感叹:接下来就是自己未知的人生了,加油!
可有意思的是,就在那不久,她在另外一次意想不到的路上,同样出车祸死了。
第二次进入投胎中转站的她,问出了同样的问题:我这次能投胎为人了吗?
工作人员:您这次投胎的是大眼双线鲭。
近藤麻美:什么??我所积累的阴德还不够吗?
她既后悔又苦恼:为什么死掉的偏偏是我?为什么是我?
这句台词一出,把我笑晕了。为什么?
一句简单的“为什么是我”,便已足够推翻你所做的所有阴德!
同样的,即使学习佛学的我,认为懂因果明业力知随缘的我,在再次遇到父亲酗酒的时刻,仍会被再次拉进童年发生暴力事件的深渊。我会在内心深处发起更强烈的质问:
为什么是我?我明明已经这么努力,将身心财物都奉献在修行路上了,可结果仍旧是这样?
当问出这一句为什么时,背后呈现的心相是什么?
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一个“脱离苦海”的目的,都是为了“我”能转世成人(佛),都是为了“我”能积累功德果报。
而释迦牟尼佛的教诲却相反——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我利他。
这样功利的我们,如何修得正果,跳出注定的轮回?
近藤麻美没有办法,只能再次选择回到同一世,继续修行积累阴德!
这一次她比第一次更懂“无我”了吗?
再次转世的她,带着前两轮的记忆,再度重生。可此时,她没有了开心与喜悦,只有心累:
为什么还要慢慢地从婴儿长大到33岁?
为什么还要同样的捡垃圾、不吸杜鹃花、想方设法帮奈玲保住家庭?
为什么青春期还要面对依然厌恶的父亲?
为什么还要帮助自己讨厌的老师?
一个不能掌控自己人生,还要重复遇到同样的人事物,积累同样的阴德,即使有所谓的“神通”,也只会活得更累。
这一世的她,再次换了个职业,从药剂师换成了电视台。一边积阴德,一边工作,奋斗6年后,近藤麻美成为了制片人。
然后,她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虚构了一部电视剧——那就是《重启人生》。她想把自己的人生电影拍出来。
没想到的是,台里的领导却说:题材很好,但故事太平淡了。既然都穿越时空,活出第二世了,至少得拯救一下死去的朋友,或者像拯救世界这样轰烈的吧?最好是救世主那种!
万分不情愿但又不得不听从的近藤麻美,只能遵从。但毕竟是自己的经历、自己辛辛苦苦勤勤恳恳工作了6年后所主导的电视剧,所以她特别用心。
当第一集拍出来,即将上映时,近藤麻美特意早早回家,约了两个闺蜜一起观看。可没想到,在马路边先看起了预告片的她,又出车祸死了。
这一世的她,即使讨厌重复的程序,却活得比前两世更用心、更努力,在事业上也更进取。哪怕再忙再累,工作得再晚,她也不忘积累阴德,帮助身边的亲友渡过难关。
因为知道自己修行差得还远,因为意识到自己所谓的阴德还抵不过成人的标准,因为有了更详细的经验,因为知道转世轮回的苦,所以觉察更深。
可这么拼、这么努力、这样认真,换来了什么?
投胎中转站的人告诉她——这一次能转世的是海胆...
近藤麻美近乎崩溃了:
自己辛苦制作的电视剧还没能看,又被告知转世被别人吃的海胆?
我都已经这么谨慎地积德了,怎能还是逃不过为动物的命运?
她的那种无力感,照见了24岁的我。
我在最初的修行团体里,用心精进地学习+付出了3年多。越是碰壁,越是反思自己的不足,便越加努力。
那时候的我,将我所敬仰的师奉为生命的全部,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会出现信任的瓦解。我对自己能去极乐世界充满了信心,因为那时候的我坦坦荡荡,别无二心。
可是,当我们越是执着在里面,无论是我执还是法执,呈现出的瓦解事相便会越大。
对近藤麻美来说,是她一次又一次的死亡与轮回,越是认真,越是适得其反;
对我来说,是从生活中的小事(如父亲、亲密关系),到修行团体的破裂,信仰的瓦解。
破完我执,再破法执,淋漓尽致。这就真的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么?
可我们仍旧不愿回头。仍旧渴望、抓取、求好、贪着、傲慢、头脑变得更狡猾的换种方式“修”...
还有机会回到同一世的近藤麻美,受到了上一世台里领导说的“要当救世主,拿个诺贝尔奖”的启发,决定洗心革面,改过自新。
一直以来成绩平平的她,决定一心好好学习,搞成绩,比前面三世都要更有影响力!
也正因为这样,她与原来三世都是闺蜜的好朋友渐渐拉开了距离。因为她们觉得近藤麻美是个努力学习的好学生,没时间和成绩平平爱玩的自己交朋友。
近藤麻美很难受,但没有办法,比起生生世世的友谊,自己的修行转世成人更为重要。
所以这一世里,她成为了实验室的研究医师,立志要为推动医学进步,为人类社会发展做贡献!
看,这样的功德够大了吧?
没错,她虽然仍旧在39岁被高空抛物砸死了,但这一次,她终于能转世成人了!!
轮转4世,重复4世,苦修4世,终得人身!这样的机会,何其难得;这样的大成就者,何其罕有。
近藤麻美应该高高兴兴,立即马上转世的,因为期盼太久了!
可在转世的门里,她犹豫了。
为什么?因为在这一世里,她遇见了轮回了5次的同学兼好朋友真里。真里告诉她:
自己轮回4次,之所以都选择同一个职业,去特定的航空公司当机长,是因为她们共同的两位好朋友会死于空难。她在每一世里都想尽办法救出她们。可每次都失败了。
而这这一世里,近藤麻美确实也经历了三位好友空难去世(真里为了救她们,也遇难在同一趟航班),自己参与了她们的葬礼。
这真切的悲,与真切的慈爱,在这一刻唤醒了她。她忽然意识到:
自己所谓的修行,自己所谓的积德,自己所谓的为人类作出贡献,都逃不开“我”——看似的利他,实则不过是为了自己能成“人”(佛);
自己从未曾活在当下,都是为了永远不会到来的“明天”“下辈子”而忙活;
自己从未真正爱过父母,妹妹,三位好朋友,以及其他重要不重要的人;也从未真正看见过他们,以及他们的需求。
于是,她决定放弃这次转世的机会,第5次回到同一世里。哪怕中转站的工作人员明确告诉她:这是你最后一次可以选择回到同一世的机会。哪怕她知道自己不一定有机会转世为人了。
所以,选择第五次轮回的她,带着这样的觉悟来到同一世:
这一次,不是为了能转世为人,不是为了积累阴德,不是为了下一辈子,而是为了让这辈子活得更好!
在第五次轮回里,她同样很努力,同样疏远了两位好朋友。但这一次,她是为了救她们,与真里一起考入航空公司,当机长。
此时,活过4次的她,体验过自己的死亡,体验了好友的死亡;躺平过,努力过。却未曾真正活过。
这一世,面对同样的人事物,她同样去捡垃圾、同样不吸杜鹃花、同样想办法阻止奈玲爸爸与老师出轨、同样帮同学发声、同样帮讨厌的老师、同样对青春期有厌父情结的父亲给予关爱.....
但此刻,她不再有为了积德而不得不去做的“念”,而是带着全然的喜悦与全然的临在。
此刻,她不再刻意去躲避死亡,不再为了积德而去做高大上的职业,而是真真切切地投入其中,真实地陪伴家人、朋友。
这样的近藤麻美,有什么理由不超越轮回呢?
当她在中转站升起了那一念时,她便已经超越;
当她推开门的那一刻,她便已经成“人”(佛)。
结果?一点也不重要,那只是给观者的我们一个呈现而已。
管他呢,好好体验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