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自力他力并非一力,是一缘》 

  Each other's karma  

作者:小北     发布时间:2023-1-27

(——月圆:善导大师也提出一个相同观念,净土的信心要建立真实的信心,什么是真实信心?善导大师提出两个差别:自力信心、他力信心。有些人对于往生净土的信心是建立在自力,你为什么能够往生?因为我把佛号念到绵绵密密念到一心不乱、三昧,以正念的力量来保证!这样的信心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临命终的时候,你的心是生灭的,是有变化的,你的信心是建立在念力的基础之上,那么你的念力破坏了,你的信心也就破坏了。另外一个是他力信心,你的信心是建立在他力。你之所以能够往生,是名号功德对我的救拔!临命终的时候,你的心再怎么散乱也没关系,你的心散乱,佛可不散乱,名号功德可不散乱!这时候临命终的信心是很正常的,因为你在因地栽培的信心是建立在名号功德,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蕅益大师也提出他很高的见地,「往生与否在于信愿之有无」,他并没有说「往生与否在于念力之有无」,关键在这里!——净界法师)

有一个关键点,就是你是否清醒,是否忆念得起来,信愿是有信有愿,糊涂了的话,就可能什么也没有,铭小时候第一次见面时候告诉我,大德往生决定去向就看临终最后那口气,咋吹都没用。净界法师这段我以前是不怀疑的,但是,现在我不太认可了,净界法师是讲法出身,他跟我早前的认知极为相似,就是有相同境界的领悟,但没有指导落地的功夫。我现在反而认为,念力,可能比信愿还重要,念力是功夫,信愿是思想,思想不需要追忆,你信就信,愿就愿,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念什么可是你保持的心,如果临终心散乱,那其实没有三昧,此时信心的表现也是靠念力,怎可散乱?这跟“只修性不修命”是一样的。我一直追求修定,不只是因为我自己不定,而是我觉得光有思想,靠什么来验证呢?不同的认知需要配套不同的定力功夫,也是性命双修,倒不是你功夫好就比谁高。

命功369等,性功369等,反之亦然。四禅八定,也对应着不同层次的见地和功夫,你有多高的智慧,就该有多高的功夫。三十三重天,我们未必够得到顶峰,但是在你自己的那个天阶,你一定有那样的功夫和智慧。

横超有机会解脱,竖超是累劫修行,道家说“广修亿劫”才能“证吾神通”。功夫从来没有捷径可走,所以竖超我们可能连机会都没有。横超可越级,可超近路与诸仙圣佛相聚,有给自己创造新生的机会。横超就是先归位,否则定不下来就要在业力轮回里反复折腾,可见净土横超,是大方便。

所以,妙喜师父曾说:回归自己本来的定。我们看书里讲四果罗汉的修行过程,有个几返,初二三果罗汉是不是没修完,就是说定力可不是一世都能完成的,至于你曾经到哪步,如何继续得靠自己。这个就像什么呢?朝中无人,你想做大官,圈子你都进不来。各行各业各宗各派都有各自的圈子,修行人崇尚独来独往,显然不能入圈,而且入圈,也是要有靠山的,否则你不是别人的走卒就是被人绊倒。

(——麦克:“临命终的时候,你的心再怎么散乱也没关系,你的心散乱,佛可不散乱,名号功德可不散乱!”这段有点疑义,心散乱了,估计名号也持不了了,过年这几天天天早上背金刚经,没有几天是没有错误完整的背下来的,我已经背了三年了,因为你心一散注意力就散,人死的时候更得这样,估计记不起啥佛号,除非像妙境长老讲得念力强,念佛三昧也得未到地定以上才能达到一心不乱的功夫,除非有善知识或者阿弥陀佛能进入你中阴境界提点你想起来才行否则就轮回去了

——毛毛:这次生病就是,已经难受的不行了,真的念不住佛号)

净界法师他的意思好像说,佛的功德永存,精神永存一样,我那几年听他讲,就发现和他有在某个阶段极为相似的领悟,但我后来认识到问题了,境界就是理,不是实在,要突破要舍弃还要脚踏实地。毛主席精神永存,可是江山换你就打不下来,没有功夫也到不了佛境,往生怎么去呢?

中阴也是缘啊,不是中彩票的事,中阴得到他助,也是自己曾经的付出,其实都是一样的,妙喜师父说的对,一切内外皆假名。自力不够而靠他力,等于说不用努力就能往生成佛,这不是富二代就是官二代,那也是继承来的,根性就是大种,细品细端详吧,投胎是技术活,根性是天生的。修行这件事不像世间,父业子承,父债子还,自力不够,他力就不够,父不能代子,子不能代父。我斗胆妄言一句:自力他力并非一力,是一缘,因为有因缘并不一定有结果,这样的事儿每个人都应经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