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没有痛苦,佛陀都不会觉悟》 

  There is no exchange, there is Nirvana  

作者:小北     发布时间:2023-1-19

民俗文化是老百姓的解心剂,图个安慰吧。心理作用也是磁场,有共鸣效应,大家一个共情的愿望,就会带来热效应。

所以我突然想念起净空老法师,其实念佛不只是简单,而且干净。刚学佛的时候是真的纯粹,拿起佛经那么欢喜,这两天反思,真是十年学佛,佛在天边。

[链接]念佛三年站着往生 ——这个是最早给极乐寺建网站用的,谛闲法师的一个锅漏匠的弟子成就的故事。如果以复杂的现在回头去看,很多感慨啊!何为简单?立念佛这一件事,的确是比世间做成某种事业容易的多啊。那个时代,穷人苦又没文化没那么多想法,补锅虽是个手艺,也只是艰难的谋生。换到现在的人修行,会一边念佛一边修锅一边赚钱,时代进步了修行手段也进步了,历世练心嘛!——无非多一些心眼,绝对没有了纯粹。最后念佛不一定成,能多吃几碗饭,至于心是很难静下来,业力重,即便是快乐,都没有逃脱的力量。

突然明白净空老法师说的下品下生都不简单,这个锅漏匠没有现在人这么多的文化,也不具备现在人的聪明智慧,可是因为简单、虔诚、信愿,心归佛数,和诸佛仙圣一起了。别看现在的人出这么多书、演这么多的法,太复杂了,简单不了纯粹不了,也成不了。定力加正念,缺一不可,有念无定,有定无心,都不行。

纯粹就是某方面的的专精,简单到复杂,必须再回归简单,这是我给自己的方向,回归初心,不计人情。纯粹并不受任何复杂的见识而改变,修行需要简单。我昨天看到一本书,说是适合年轻人的畅销书,其实是特么老奸巨猾的人弄的,看起来很有道理,精致的现实主义,好多痛快麻利人际断舍离的思想我都没有,不知道我这把年纪了该不该学习。人都越来越精了,就会有更复杂的事,直到无解。

信仰开始是很单纯的,几乎没有任何条件的接受,也被很多人叫做无知,谁叫你信呢?然后在其中不断提升自我,纠正方向,这就是宗教的启蒙作用。我这几天抄《云窠》有点觉警,修行人不应该忘了初衷,而去关心那些宗教的是非真伪。虽然修行要追求真相,可是,修行不是为了“这些”真相!历时无法考证,真假还有什么意义呢?

那种大是大非的格局,去让别人知道,有没有必要?你不能颠覆那些凡人仅存的依赖,他们甚至不需要这样的智慧,他们会为自己的愚蠢买单。小马入门晚,一直在挫折里不断反省和实践,他的解行并进配的上真理实相,可是如果没有行动上的配套你就被灌输了一些真实但很阴暗的东西,你会不会就此断了归路。


这两天,我抄了两篇老道的文章,算是宗教的去伪存真,可
我意识到,说这些干什么呢?对于宗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搞得很龌龊,说宗教这些跟修行无关,可又认为没有真修行的人,这不是矛盾吗?没有人修行,就不能坏掉别人心中仅存的敬畏,最后让没有接触宗教的人只记得宗教是鸦片是愚昧的。


(月圆:那就得先有专一的信念吧,就像“信为道源功德母”)


都不信了,
他对宗教就不可能有虔诚,都是交易了。任何有形有像的事物都不会长久,破相前得先立成相,立起来才能破,啥都没有还破啥呢?立起来再破,不是破坏,是破执。是我有,但我可以不用,我也可以随时拿起。立是一种能力,能力是积累出来的。毛毛最近和我搞网站做交接,要学很多东西,她应该了解我的效率。我能做网站,是有这种学习和成就的能力,我不做了,不代表我不会做了,传承,就是授人以渔,而不是送你鱼。因为物质的东西终有散,精神会延续不变。


精神不是拿来赚钱的,
清静,就是不沾染杂质。总得有个纯粹的东东,不让它和什么交换,否则,交换来的,就像神通,早晨在网站看到一文章:“神通只是低级或高级心智的力量的一种展示” - 这种精神与物质的交换,等于用宝石换贝壳。神应该是纯粹的,干净的,不能污染的,因为没有交换,才有它的涅槃。我突然相信不显示神通的师父,才能不被神通所惑,不是没有,是不用,没有值得交换的材料。


没有压迫感,力量无从发起。昨天和小马说,我们俩这种工作性质从没有过舒适区,甚至可能是几个师父都无法了解和接触过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痛苦的业力,不沉重怎么有大觉醒。也恰恰因为如此,才促使了要自己不断努力。

没有错误,老师们也不会进步。

没有压力,思想只会沾沾自喜。

没有痛苦,佛陀都不会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