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入宗教这道门以来,在其中学习,也在其中疑惑。没有疑惑的修行,应是愚钝,或是无心此道,欲不在此。但是志在修行的人还是有很多的,问题就出在这儿,有志修行的虔诚者们,为何很多换不来善终呢?
完全归于宿命的业力因果说往往都是给人洗脑的,一部分人本来就没智慧的,被拢去聚众做子民,也是找到了热闹的归宿;还有一部分副作用就是因果论拉低人的智商,让人沉湎于过去,再无光芒四射的魅力和新鲜的创造,这是修行下行。
目标和目的不一定吻合,目的决定层次,而不是目标,梦想可以有,梦也随便做。
修行人的目标啊都是那么远大,这看起来很平等,宗教无门槛,你我皆有平等的未来,怎么你会比我强,我会比你差?老道说人可以伪饰,但是骨子里的气是藏不住的。内心的恐惧,暗地里分别比较都会表达出来,这个说修行人要发心要吃素要有福报什么什么的啊,那个说修行人身体不得病要证空还要能量要避谷要忏悔要什么什么啊——反正你缺的多了。
天地间是平衡的,富不了他,穷不了我——师父说的。
我发现很多的修行人,他们的话题总是目的性很强,人在这种欲望中久浸是很难清静的,可还要用修行去伪装,就更加不清静了,可能智慧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修行的分水岭,往往可以从看问题的角度去观察和区分,是从物质角度看问题还是从精神的角度看问题,来判断他是自然人还是修行人,还是什么都不是。
以物质的角度看问题的人,欲界众生的本性,聚众为福德,世间相,轮回相。
学佛修智,修道重德,修行更多的是追求精神和智慧。远方的师父会时常惦记自己的亲徒弟们,找个借口听上弟子说几句话,便知道他的修行有无变化。在明师面前,任何的掩饰都是徒劳。
能量也是物质,医药、法器种种可得,皆可失。
不可欲求。
不可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