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和兵哥学习唐密的时候,兵哥讲过一个小故事:有一次大自在天见到不动明王,说你长的小药叉的样子,凭啥管我,连大自在天都有这样的误会,可见大人也貌相。
这个故事想起来其实一点都不玄奥。我们知道三界天顶这个魔醯首罗是最大的天主了,佛教又把他认做魔王,是从修证涅盘意义上看的,各界天主都是魔。为什么呢?定力把持,他具有这样的成就。可是这个魔醯首罗,统管三界,那都十地菩萨了啊,他却没有破我执,降三世明王一脚把他踏进地狱,从色戒顶堕下来达到欲界时候,他的身体就一分为二成明王和明妃,法理上就是坠入欲界化分阴阳。那么一个小药叉样子的明王为何有如此威力呢?不得不说说明王法。
唐密的明王法就是帮助修行人破执的法,必须以慈悲为前提的,是帮助修行者破除内障为主的,成佛前明王才显现,过去的禅宗祖师见性必然成就此法,禅宗里直指人心的含义就是有明王的作用。
即便是大自在天的福德,也有人我法执的障碍,我们知道有执着就有贪,就会有缠缚,有缚便不能大自在,他的修行无法出离三界。妙喜师父曾说“法缚被地狱”,说的就是见地的执着,到达色界境界的修行人是突破了欲界的贪爱了,对物质的需求已经很小,所以我个人认为色界是法执所系,很多修行人的业力障碍大概也是这个因。我们看世间权贵富豪落马的很多案子,往往就是被一件小事或者一个小人物牵扯出来的,这就很像一个小药叉明王踢翻一个天主,你有所执,必有所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百丈高楼,毁于一烟。要不然修行人都要重视六根清静三业无漏,“留惑润生”都是哄傻子的,清静无漏是修行成就的根本和必经,天下熙熙攘攘皆是漏。
色界天顶是四禅的定力了,定是什么?力量,执持的力量,也是未成佛前的世间最高成就,可是他若没有破除这个执,便不能成佛。
早上月圆看到血脉论一段话问:“天魔波旬示现神通,皆作得菩萨相貌。种种变化是外道,总不是佛。佛是自心,莫错礼拜。请问这在什么情况之下呢?”
——既然自心是佛,魔如何没有自心?魔不是佛么。
小胖说:神思不乱,真灵成就。心思不乱,是真心成就吧。
——心在事上体现,所以要成就总要有可圈可点的事,也是世间定力的体现。光发心耍嘴不是事,啥都懂广闻博学了那么多还问这么弱智的问题,就是贪太多了简单不了了,光心思乱动,啥事能持久呢?四禅八定本就是世间定,在究竟的修行意义上仍是邪定,可是这世间的事还是靠它的力量来成就的,你不是有诸多目的和放不下嘛。普通人都有专注的,也是定。
我们常好说梦,梦要说了算你就天天做梦去呗,做好梦就心情舒畅,做不好的梦就心情沮丧,还要把情绪带给别人,你说你是在缺德,还是在积德?梦是意识,不是事,作为预见信以为真,就是执于所见。修行人要清静,还要努力的破除过去所带来的影响,专注于眼下,首先要自己能够独立,生活中可以有伴侣、道友互相照拂,但是修行的路上没有第二个人相随相伴,唯你在意、执着的意识牵引着你未来的方向,此意根,佛教的第七末那识,即是我执,轮回的根本,明王法,就是破执的智慧。
最后再引用一段兵哥讲的话,辅助以下细细思考:
“明王是对治恶的种子的,我们已经流浪无数劫了,种子够多的了,有的众生善法是没有办法搞定的,一个夜叉你叫它学善。一下子很难,你要折服它才行。威德你要理解,威在前面的,明王度很多菩萨成佛的。明王可以破除一切相分,这样才能成佛。修行也不是应一个就能应无量,看你三昧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