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火。火是养自己的命,光能照亮别人。精气神的终极修行,大概也是光。这火支撑了一辈子的命,终究也是要死,一生到头是凝结下的余光,还是只剩下无明的黑暗。
杨绛先生曾翻译一个英国女作家兰德的《生与死》: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走了,是否有光明曾点燃的地方,引导自己的前途。认为自己有承负就跟大仙说自己有任务一样,发心是心甘情愿的不计得失的,发愿是不着痕迹的,如果你付出后觉得失衡,失落,后悔,说撩挑子就撩挑子,那就不是发心,是私心,私心不如不做。都安静一点也好,起码混个清闲,问题是你连清闲也做不到,不是吗?
我还是怀疑活着都没让自己心中见到光明,死了能否确定能去那个宗教千百年来画的大饼所描述的西方极乐世界,虽然我从来不谈修光明这个事,我是反对这个说法的,浮云师父曾说,有火才有光。但是点燃自己能否照亮前程呢?这把生命之火,付诸红尘,燃尽就只剩下灰,但通过别人能显现自己的光,这大概就是生命的意义。
自我保持与生命延续的力量,是因缘所生法。单纯追求长寿的养生法,和修行根本不是一个方向。
只有感同身受多的人,才会注意到更多与自己共鸣的东西,每个人发出来的文字,带出来感觉都不一样,这跟个人修行的状态有关。心肤浅,发出来的文字就没有力量;所言和行不配套,就给人的感觉虚假,不受用。真实是有能量的,命是先天带来的精神凝结,命运就是这凝结的精神要经历的一段过程,这过程,凡夫毫无知觉的消耗在红尘,修行人就是要保持不散和增长。身体健康保持得好,修行可以少很多障碍,身体不好,消耗过度,无法进入修行,需要先修复,所以,身体健康的时候好入道,年轻单纯早早明白,即便是怎样折腾,他知道回来的路。岁数大了,一身积习,成见已根深蒂固,自身污染,杂质入体,难以清除便不能归元。
肉体的问题,物质性的解决手段千千万,为的缓解一时心忧,待尸体入炉终归灰飞烟灭。而我目前只觉得,修行是精神能修复多少,生命才能得到多少。你说还要轮回,还要来生继续修,那你投胎的精神头得攒足吧。
收心归身,聚精会神。精神,一段灵性加一段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