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控制所有的外驰感官机能。需要的时候,能够利用它们,而不是被拖往外面。修行日记就是为了这个理由而准备的。你必须知道眷恋何处。借着上帝的恩典,内边被给予某些联系。在里面看到上帝的光,听见音的本质。当你把所有注意力转向音流时,音流将如点金石般,把你向上拉。甚至内在与上帝联系的人,假如不克己自制,也会失去这项连系。只有对自己有某种控制,才能把注意力对准到任何喜欢去的地方。
所以在这里要善加利用所有外在事物,但不要依恋他们。应当使他们成为抵达高等自我的踏脚石,如果太沉迷任何外在享受,你甚至会无法从中回摄。那么你如何能反转向内,在内在与上帝连结呢?那项连结是在印启时所给予的。所以这些外驰机能应该在控制下。每当我们想要时,就要善加利用,不应让它们把我们往外拖。
当你见到自己屋子的主人,而非迄今根深蒂固相信的房子本身时,你的视角会完全改变,开始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一切。你们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例子了解得更清楚。当迷恋任何给你快乐、享受感觉的东西时,这是你自身灵流的反射。你们正与他人一同坐在剧场里看戏。戏正上演,每个人正沉缅于所谓的快乐。突然,一位信差来到大厅,透露给你这个消息说,你的儿子从屋顶意外墬落,受到激烈撞击之后,现在完全昏迷。
尽管有这个令人悲痛的消息,戏仍继续上演,但你的注意力已被抽离,由于挚爱的儿子受伤,你现在悲伤悔恨。同样一出吸引你注意力的戏,但现在已淡而无味,没有乐趣了。
这显现出快乐不源于作秀,而是你本身一心专注的反射而已。这个法则适用所有时间、地点。明师知道这点,清楚地见到这点,如同我们彼此相视一般。现在明师来解救我们,告诉我们把注意力约束在具有永恒本质的事物上,享受永久的快乐与至福。我们以肉眼所见的一切始终变动,形式、颜色经常改变。我们相信给予我们满足的东西,并非真实。仅仅是我们的注意力在那里,快乐才由此而生。所以快乐不在事物上,而在我们自身。
——圣基帕尔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