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性命双修万神圭旨》节选 

Excerpts from " Summary of practice mind and life"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20-10-6

《性命双修万神圭旨》节选

闻之师曰:人受天地中气以生原有真种,可以生生无穷,可以不生不灭,但人不能保守,日日消耗,卒至于亡。间知保守,又不知锻炼火法,终不坚固,易为造化所夺。苟能保守无亏,又能以火锻炼,至于凝结成丹,如金如玉,可以长生,可以不化。

盖欲炼此丹,虽以药物为主,欲采药物,当在根本用功。何谓根本,吾身中太极是也。

天地以混混沌沌为太极,吾身以窈窈冥冥为太极。天地以此阴阳交媾而生万物,吾身以此阴阳交媾而生大药。大药之生于身,与天地生物不异,总只是阴阳二气。二施一化而玄黄相交,一禀一受而上下相接,混而为一。故曰:混沌。混沌,乃天地之郛郭窈冥,亦是大药之胞胎也。

南华经云:至道之精,窈窈冥冥。

道德经云: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唯此真精,乃吾身中之真种子是也。以其入于混沌,故名太极,以其为一身造化之始,故名先天,以其阴阳未分,故名一气;又名黄芽;又名玄珠;又名真铅;又名阳精。

何谓先天?寂然不动,窈窈冥冥,太极未判之时是也。何谓后天?感而遂通,恍恍惚惚,太极已判之时是也。

当其喜怒未发之时,睹闻不及之地,河海默然,山岳藏烟,日月停景,璇玑不行,八脉归源,呼吸俱泯,既深入于窈冥之中,竟不知天之为盖,地之为舆,亦不知世之有人,己之有躯。少焉,三宫气满,机动簌鸣,则一剑凿开混沌,两手擘裂鸿蒙,是谓无中生有。

宁玄子诗云:不在尘劳不在山,直须求到穹冥端。何谓穹冥端?虚极静笃之时也。心中无物为虚,念头不起为静。致虚而至于极,守静而至于笃,阴阳自然交媾。阴阳一交,而阳精产矣。

张紫阳曰:大道修之有易难也,知由我,也由天。人若不知药生,不知采取,不知烹炼,但见其难,不见其易。诚知药生时候,采取口诀,烹炼功夫,但见其易,不见其难。此两者在人遇师与不遇师耳。故曰:月之圆存乎口诀,时之子妙在心传。然时之子,却有两说,有个活子时,有个正子时。

昔闻尹师曰:欲求大药为丹本,须认身中活子时。

又偈云:

  因读金丹序,方知玄牝窍。因读入药镜,只知意所到。

  大道有阴阳,阴阳随动静。静则入窈冥,动则恍惚应。

  真土分戊己,戊已不同时。已到但自然,成到有作为。

  烹炼坎中铅,配合离中汞。铅汞结丹砂,身心方入定。

曰动静,曰窈冥,曰真土,皆是发明活子时之口诀也云。

何谓之动静?曰寂然不动,返本复静坤之时也,吾则静以待之。静极而动,阳气潜萌复之时也,菩则动以应之。当动而或杂之以静,当静而或间之以动,或助长于其先,或忘失于其后,则皆非动静之常矣。

夫古之至人,其动也,天行其静也。渊默当动则动,当静则静,自有常法。今之学者,不知丹法之动静有常。或专主乎动,或专主乎静。其所谓动者,乃行气之动;其所谓静者,乃禅定之静。二者胥失之矣。

凡人动极而静,自然入于窈冥。窃冥即是寐时,虽入于无天、无地、无我、无人境界,却不涉于梦境。若一涉梦境,即有喜怒、惊恐、烦恼、悲欢、爱欲种种情况,与昼间无异,且与穹冥时无天、无地、无人、无我景绝不相似。似窈窈冥冥,唯昼间动极思静,有此景象,若夜间睡熟,必生梦境。安得有此?昼间每有窈冥时候,人多以纷华念虑害之而求其时入窈冥者,盖亦鲜矣。

崔公入药镜云: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一日之内,意到不止一次,来药亦不止一次。张平叔所谓一粒复一粒,从微而至著是也。

大抵药物,当以真意求之,故曰:好把真铅着意寻。又日:恒向华池着意寻。盖人身真意,是为真土。真土之生有时,不由感触,自然发生,虽与中马上一切喧闹之地不能禁止,故曰真土。具土有二,戊已是也。土既有二,则意亦有二必矣。所谓二者,一阳一阴是也。谓之真者,无一毫强伪,若有一毫强与伪,即是用心揆度谋虑,便属虚假,非真意也。

有此真意,真铅方生。何谓有此真意?真铅方生?盖动极而静,真意一到,则人窈冥,此意属阴,是谓己土。阴阳交媾,正当一阳爻动之时,自觉心花发现,暖气冲融,阴阳年交,真精自生,真精即是真铅,所谓水乡铅,只一味是也。

阴阳交媾,将判未判,恍恍惚惚,乃是静极而动,此意属阳,是为戊土。此时真铅微露,药苗新嫩,此乃有物有象之时,与平旦几希一般。拨动关户,急忙用功采取,则窈冥所生真精方无走失。

所谓采取功夫,即达摩祖师形解诀,海蟾祖初乘诀。二诀大略相同,不外乎吸舐撮闭四宇。纯阳祖师云:窈窈冥冥生恍惚,恍恍惚惚结成团。正是此诀。虽则是有为之法,然非真土,一生何以施功?是非采铅。由于真土生也,故曰真土擒真铅。铅升与汞配合,汞得铅自不飞走,故曰真铅制真汞。铅汞既即真土,则身心自尔寂然不动,而金丹大药结矣。

是以一时之内,自有一阳来复之机。是机也,不在冬至,不在朔旦,亦不在子时,非深达天地阴阳、而晓身中造化者,莫如活子时如是其秘也。既曰一日十二时,凡相媾处皆可为,而古仙必用半夜子阳初动之时者,何也?其时太阳正在北方,而人身气到尾闾关,盖与天地相应,乃可以盗天地之机,夺阴阳之妙,炼魂魄而为一,合性命而双修。唯此时乃坤复之间,天地开辟于此时,日月合壁于此时,草木萌孽于此时,人身之阴阳交会于此时,神仙于此时而采药,则内真外应,若合符节,乃天人合发之机,至妙至妙者也。

陈泥丸云:每当天地交合时,盗取阴阳造化机。

阴符经云;食其时,百骸埋;盗其机,万化安。何者谓之机?天根理极,微今年初尽处时,日起头时,此际易得,意其间难下词。人能知此意,何事不能知?此际正是造化真机妙处。尽真机之妙者,周易也。尽周易之妙者,复卦也。尽复卦之妙者,初爻也。故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盖此时,天地一阳来复,而吾身之天地亦然,内以采取吾身之阳,外以盗取天地之阳,则天地之阳有不悉归于我之身中而为我之药物乎?然而天地虽大,造化虽妙,亦不能越此发机之外矣,此感彼应理之自然。

夫金丹大药,孕于先天,产于后天,其妙在乎太极将判未判之间。静已极而未至于动,阳将复而未离乎阴。斯时也,冥冥兮,如烟岚之罩山,蒙蒙兮,如雾气之笼水,霏霏兮,如冬雪之渐凝渐聚;沉沉兮,如浆水之渐碇渐清。俄顷,痒生毫窍,肢体如绵,心觉恍惚,而阳物勃然举矣。此时阳气通天,信至则琼钟一扣,玉洞双开,时至气化,药产神知,地雷震动巽门开,龙向东潭踊跃来。此时玄关透露而精金出矿之时矣。

邵康节云:恍惚阴阳初变化,氤氲天地三回旋。中间些子好光景,安得功夫入语言。

益真阳初生之时,形如烈火,状似炎风,斩关透路而出,必由此穴经过。因闭塞紧密,攻击不开,只得驱回尾闾,连空焰起人天衢,望上奔,一撞三关,直透顶门,得与真汞配合,结成丹砂。非拘束禁门之功而谁欤。

吕组纯阳文集中之口诀:

无中出有还丹象,阴里生阳大道基。

李清庵火候歌之口诀:

极致清虚守静笃,静中一动阳来复。

陈泥丸口诀:

半斤真汞半斤铅,隐在灵源太极先。须趁子时当采取,炼成金液入丹田。

陈翠虚口诀:

只取一味水中金,收拾虚无造化窟。促将百脉尽归根,脉住气停丹始结。

邵康节口诀:

忽然夜半一声雷,万户千门次第开。若识无中含有象,许君亲见伏羲来。

邵康节口诀:

天心复处是无心,心到无时无处寻。若谓无心便无事,水中何故却生金。

李清庵中和集中之口诀:

炼汞烹铅本没时,学人当向定中推。客尘欲染心无着,天癸才生神自知。

性寂金来归性本,精凝坎去补南离。两般灵物交并后,阴尽阳纯道可期。


聚火载金诀法

起先运南方离宫之火,以炼北方水中之金,是为以红投黑,则凝神入坤脐而生药。如今运北方水中之金,以制南方火中之木,是为以黑见红,则凝神入乾顶而成丹。

崔公入药镜云:产在坤,种在乾。乾居上为鼎,坤居下为炉。非猛烹极煅则药不能出炉,非倒行逆旋则药不能升鼎。铅者,其性沉重之物也,若不得火,何由而飞?汞者,其性飞扬之物也,若不得铅,何由而结?是以聚火之法最为紧要也。

何谓聚火之法?此法即达摩、海蟾二祖师吸、舐,撮、闭四字诀是也。吸者,鼻中吸气以接先天也。舐者,舌拄上腭以迎甘露也。撮者,紧摄谷道内中提,明月辉辉顶上飞也。闭者,塞兑垂帘兼逆听,久而神水落黄庭也。

胡翠湖云:下不闭则火不聚而金不升,上不闭则药不凝而丹不结。是以聚火之法,乃采取烹炼之先务也。其恍恍惚惚是采取时候,猛烹极炼是采取功夫,吸、舐、撮、闭又是烹炼之的旨也。

夫采取之法,贵乎知时,不可太早,太早则药嫩易升。亦不可太迟,太迟则药老成质。必铅华吐白,玄珠成象,方是采取时节。

张紫阳云: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

电光炼处,则穹冥之后,恍惚之间,一阳爻动之时,珠落毕池之际。此时节用参同契拘束禁门诀,紧塞太玄,闭任开督。即忙鼓之以橐籥,吹之以巽风,煅之以猛火。火炽则水沸,水沸则驾动河车,载金上升,泥丸与真汞配合,汞得铅降,亦不飞走。如此渐渐抽添,渐渐凝结,自然铅日减,汞日添。久之铅尽汞自乾,阴尽阳自纯,至此则金丹大药成矣。

学者徒知以铅汞交结为丹,而不知采取、抽添、烹炼、火候各有次序法度。盖采取以作其始,抽添以成其终,于中调停,全仗火候。

乾坤交媾去矿留金

钟离翁曰:除却汞铅两味药,其他都是诳愚迷。

高象先曰:梦谒西华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其中简易无多子,只要教人炼汞铅。

总来只是这两个字,两个字只是一个理。故盲修者岐而二之,若真修者合而一之。合一者,炼炁而凝神,尽性而至命,烹铅而干汞,取坎而填离。

盖离中灵物号曰流珠,寓神则营营而乱,寓精则持盈而难保。所以葛仙翁作流珠歌叹其难驭而易失也。岂不观魏伯阳云乎:太阳流珠,常欲去人,卒得金华,转而相因。又曰:河上姹女,灵而最神,将欲制之,黄芽为根。曰金华,曰黄芽,皆指真铅而言,真铅者,乃太阴之精也。曰流珠,曰姹女,皆指灵汞而言,灵汞者,太阳之气也。

然此灵汞,其唯猛烈,见火则飞走无踪,不得真铅,何以制伏?故紫阳曰:要者须制伏觅金公。金公者,铅字也。盖铅自曲江而来,穿夹脊、彻玉京,斡旋沂流直上泥丸。虽名抽铅添汞,实是还精补脑。

再一叮咛,当其真铅入鼎之时,须要驱除杂念,奋速精神,口视顶门,用志不分,霎时龙虎交战,造化争弛,雷轰电掣,撼动乾坤,百脉悚然,九宫透彻,金晶灌顶,银浪冲天。

轻清者凝于泥丸,重浊者流归气穴。逐日如此此抽添,如此交媾,汞渐多,铅渐少,久则铅将尽,汞亦干,结成一颗摩尼,是为金液大还丹也。

灵丹入鼎长养圣胎​

原初那点精金浑然在矿,因火所逼,遂上乾宫,渐采渐积,以烹以熔,损之又损,炼之又炼,直至烟消火灭,矿尽金纯,方才成此一粒龙虎金丹。圆陀陀,活泼泼,如露如电,非雾非烟,辉煌闪烁,光耀昆仑。放则迸开天地窍,归兮隐人翠微宫。

此时药也不生,轮也不转,液也不降,火也不炎。五气皆朝于上阳,三华俱聚于乾顶。阳纯阴剥,丹熟珠灵。

紫阳翁曰:

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樊笼寿万年。

是以唐宋尸解诸仙多于此处分路,随意生身,出没自由,不肯于百尺竿头而再进一步。故有七趣之讥,落空之诮。盖为不知重立我之性命,再造我之乾坤,变种性为佛性,化识神为元神,自造自化之妙也。

若命宗人不知所以自为造化,就是枯坐旁门,而道非其道也。若性宗人不知所以自为造化,就是顽空外道,而释非其释也。

此法乃仙真佛祖之所深秘,即自从金元以来而学道之人少有知之者。独吾师尹公曰:鼎中有宝非真宝,重结灵胎是圣胎。

然而珠在昆仑,何由得下而结圣胎?必假神庐,窃灵阳真气以催之。太阳真火以逼之,催逼既久,则灵丹应时脱落,吞入口中,化为金液,而直射于丹房之内,霎时云腾雨施,电掣雷轰,鏖战片饷之间,销尽一身阴渣,则百灵如辐之辏壳,七宝若水之朝宗,皆聚于此矣。

火候

火候最秘,圣人不传,令则露之。药非火不产,药熟则火化矣。火非药不生,火到则丹成矣。且火候之奥,非可一概而论。

故未得丹时,须借武火以凝之,既得丹时,须藉文火以养之。文火者。结实之火也。其养之法,节其寒温消息是也。

故参同契曰:候视加谨慎,审察辨寒温。审其火之未燃也,须藉巽风以吹之。察其火之既燃也,须资神水以活之。若太过,则损之;若不及,则益之,俾得中和而无火燥、火寒之病矣。

盖火之寒燥,全在意念上发端。

陈虚白曰:念不可起,念起则火燥;意不可散,意散则火冷。唯只要一念不起,一意不散,含光默然,真息绵绵,圆明觉照,常自惺惺,此长养圣胎之真火候也。

故白玉蟾曰:

采药物于不动之中,行火候于无为之内。

张三峰曰:

以默以柔存火性,勿忘勿助养灵胎。

刘海蟾曰:

兀兀无为融至宝,微微文文养潜龙。

张紫阳曰:

自有天然真火育,不须柴炭及吹嘘。

又曰:

谩守药炉着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

此四翁乃列仙中之铮铮者,皆以天然真火、自然妙用而成无上至真之道。又何尝用卦爻斤两,年月日时哉?

今时之人,错会仙师本意,泥象执文,认指为月,而必欲推算卦体之策数,求合卦书之阴阳。吾恐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倏然疲毙,而不知其归处。

岂不见张平叙云:

此中得意须忘象,若究群爻谩役情。

高象先云:

昼夜屯蒙法自然,焉用孜孜看火侯。

陈冲素云:

火虽有侯不须时,些子机关我自知。

彭真一云:

从来真火无形象,不得师传亦大难。

萧子虚云:

药物调和,悟者甚易。火候消息,行之恐难。

一十月功夫存杳杳绵绵之息,三万年气数在来来往往之间。所以养丹田之宝,此宝常在在丹鼎之珠。此珠复还,驾动河车。离尘世尾闾之海,移居天谷上昆仑蓬岛之山。前数句谓成丹之时脱胎而入日,末一句谓功成之后脱胎而出壳,中间两句谓温养子珠,长养圣胎。

张三峰曰:

年月日时空有着,卦爻斤两亦支离。若存会得绵绵意,正是勿忘勿助时。

白紫清曰:流俗浅识。未学凡夫岂知元始天尊与天仙地仙,日日采药物而不停,药物愈采而无穷也。又岂知山河大地与蠢动含灵,时时行火候而无暂助,火候愈行而不歇也。神凝则精气聚而百宝结者,结胎之药物也。真息往来而未尝少有间断者,温养之火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