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谈笑如醉
--发布时间:2006-6-1715:54:29
--常见道教问题[答案]
全真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
---------------------------------------------------------------------------
答案:根据《道德经》则尊道,主张无心忘言,柔弱清静。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注重修行,分为真功和真行。真功即内修,其修持大略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宗。全真因内修「求返其真」,主张功行双全,以期成仙证真,所以叫「全真」。这种内修主要是修养精神,即性,也称为性功,全真教既修性,也修命。
真行即外修,主张济世度人。
问题:丘长春祖师是怎样使全真教走向全盛?
---------------------------------------------------------------------------
答案:丘祖拜王重阳祖师为师,金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年)入蟠溪穴居,乞食度日,行携一蓑。随后赴陇州龙门山修道,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1191年后,他以栖霞县太虚观为中心进行传教活动,受到金章宗重视。他广结高官显贵,又大力拯救民众苦难,获得极大声誉。于1220年率徒一行十八人应成吉思汗之召,不远万里,西行到印度河上游成吉思汗行宫。他三次晋见成吉思汗,太祖问他治理天下良策,他回答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回答以「清心寡欲,无为清静」为要。劝不可杀人,禁止不孝和色欲,深得欢心。成吉思汗封他为神仙,授予道士免除一切赋税的特权,令丘祖掌管天下道教。1227年诏改太极宫为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赐丘祖金虎牌,由于成吉思汗的支持,后道侣云集,全真教大兴。主张修道者应出家,断绝一切尘缘,清心寡欲,即为修道成仙之根本。
何谓三界十方?
---------------------------------------------------------------------------
答案:三界者有三:
一以时间而言,分为无极界、太极界、与现世界;
一以空间而言,分为天界、地界、与水界;
一以道境而言,分为欲界、色界、与无色界。皆称为「三界」也。
十方者,乃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北方、东南方、西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为十方天也。
问题:什么是全真道?
---------------------------------------------------------------------------
答案:全真道是金代初叶由王重阳祖师所创立的道教宗派,与正一道同为元以后道教两大派。
王重阳,字知明。金世宗大七年(1167)在山东宁海(今牟平),马钰,孙不二夫妇筑庵侍奉,庵名「全真庵」聚徒讲道时创立。认为「识心见性」,即为全真。主张释、儒、道三教合一。《全真教祖碑》记载:「先生劝人诵《道德清静经》、《般若心经》、《孝经》,云可以修证」。《重阳仙迹记》载:「尝率其徒演法建会者五,皆所以明正心诚意,少私寡欲之理,不主一相,不拘一教也」。王重阳还亲自创立了「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等组织,供奉太上老君、释迦牟尼和孔子。诗云:「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来做一家」,即表达了这个思想。
正当全真道在北方兴盛时,南宋统治下的神霄派受到朝野摒弃,也出现了一个主张内修的道派,相传是吕洞宾传于张伯端,再传石泰,又传薛道光……元代道士陈致虚兼受王重阳、张伯端所传,统归全真道,追溯王传为北宗,张传为南宗。
南北宗的谱系是:其南宗者,谓自东华少阳君得老聃之道,以授钟离权,权授唐进士吕洞宾、辽进士刘操,操授宋张伯端,伯端授石泰,泰授薛道光,道光授金王重阳,重阳授七弟子(即北七真)。即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被奉为全真道北宗七祖。后五十余年,丘祖曾被元太祖召见,赐号「神仙」,爵「大宗师」,命其掌管天下道教,全真道乃广泛传布,盛极一时。
南北宗都有轻符籙,重炼养的特点。所不同的是:
南宗强调性命双修,先命后性,并留下许多内修典籍,有详尽、系统的内修方法,其提倡和光混俗,修道者不必出家,组织比较松散;
北宗主张以性为主,先性后命,强调斩断情欲,立志苦行,绝对禁欲,道士出家居宫观,组织比较严密。
问题:何为道教及基本信仰是什么?
---------------------------------------------------------------------------
答案: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主。发源最早,始於轩辕黄帝,为中国民族固有的宗教。
道教基信仰是「道」,故称道教。尊奉《老子》一书为《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道教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也就是说,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生的。道教认为:在万物中,除了人居住的世界外,还有神仙居住的所谓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道化为三种气,再化成三位至高无上的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道教信奉的神还有许许多多,拥有庞大的神团系统。如三官、四御、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真武大帝、东岳大帝、碧霞元君、斗姥元君、骊山老母、关圣帝君、城隍、土地、灶君、门神等等。
信仰「道」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相信人可以长生不死,可以成仙。道教认为道具有永恒的生命,获得它、保持它便可长生,这也叫作「德」。德即得,即得道。道教重生,追求长生,相信人通过求神或修炼可以得道,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而且可以返本还元,与道同体,肉体永生,白日飞天,长存仙界。
--作者:哲别古塔
--发布时间:2006-6-1821:23:46
--
信仰「道」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相信人可以长生不死,可以成仙。道教认为道具有永恒的生命,获得它、保持它便可长生,这也叫作「德」。德即得,即得道。道教重生,追求长生,相信人通过求神或修炼可以得道,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而且可以返本还元,与道同体,肉体永生,白日飞天,长存仙界。
--作者:谈笑如醉
--发布时间:2006-6-1715:54:29
--常见道教问题[答案]
全真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
--------------------------------------------------------------------------------
答案:根据《道德经》则尊道,主张无心忘言,柔弱清静。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注重修行,分为真功和真行。真功即内修,其修持大略以识心见性,除情去欲,忍耻含垢,苦己利人为宗。全真因内修「求返其真」,主张功行双全,以期成仙证真,所以叫「全真」。这种内修主要是修养精神,即性,也称为性功,全真教既修性,也修命。
真行即外修,主张济世度人。
问题:丘长春祖师是怎样使全真教走向全盛?
--------------------------------------------------------------------------------
答案:丘祖拜王重阳祖师为师,金世宗大定十四年(1174年)入蟠溪穴居,乞食度日,行携一蓑。随后赴陇州龙门山修道,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1191年后,他以栖霞县太虚观为中心进行传教活动,受到金章宗重视。他广结高官显贵,又大力拯救民众苦难,获得极大声誉。于1220年率徒一行十八人应成吉思汗之召,不远万里,西行到印度河上游成吉思汗行宫。他三次晋见成吉思汗,太祖问他治理天下良策,他回答以「敬天爱民」为本;问长生久视之道,回答以「清心寡欲,无为清静」为要。劝不可杀人,禁止不孝和色欲,深得欢心。成吉思汗封他为神仙,授予道士免除一切赋税的特权,令丘祖掌管天下道教。1227年诏改太极宫为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赐丘祖金虎牌,由于成吉思汗的支持,后道侣云集,全真教大兴。主张修道者应出家,断绝一切尘缘,清心寡欲,即为修道成仙之根本。
何谓三界十方?
---------------------------------------------------------------------------
答案:三界者有三:
一以时间而言,分为无极界、太极界、与现世界;
一以空间而言,分为天界、地界、与水界;
一以道境而言,分为欲界、色界、与无色界。皆称为「三界」也。
十方者,乃为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东北方、东南方、西南方、西北方、上方、下方,为十方天也。
问题:什么是全真道?
--------------------------------------------------------------------------------
答案:全真道是金代初叶由王重阳祖师所创立的道教宗派,与正一道同为元以后道教两大派。
王重阳,字知明。金世宗大七年(1167)在山东宁海(今牟平),马钰,孙不二夫妇筑庵侍奉,庵名「全真庵」聚徒讲道时创立。认为「识心见性」,即为全真。主张释、儒、道三教合一。《全真教祖碑》记载:「先生劝人诵《道德清静经》、《般若心经》、《孝经》,云可以修证」。《重阳仙迹记》载:「尝率其徒演法建会者五,皆所以明正心诚意,少私寡欲之理,不主一相,不拘一教也」。王重阳还亲自创立了「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等组织,供奉太上老君、释迦牟尼和孔子。诗云:「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来做一家」,即表达了这个思想。
正当全真道在北方兴盛时,南宋统治下的神霄派受到朝野摒弃,也出现了一个主张内修的道派,相传是吕洞宾传于张伯端,再传石泰,又传薛道光……元代道士陈致虚兼受王重阳、张伯端所传,统归全真道,追溯王传为北宗,张传为南宗。
南北宗的谱系是:其南宗者,谓自东华少阳君得老聃之道,以授钟离权,权授唐进士吕洞宾、辽进士刘操,操授宋张伯端,伯端授石泰,泰授薛道光,道光授金王重阳,重阳授七弟子(即北七真)。即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被奉为全真道北宗七祖。后五十余年,丘祖曾被元太祖召见,赐号「神仙」,爵「大宗师」,命其掌管天下道教,全真道乃广泛传布,盛极一时。
南北宗都有轻符籙,重炼养的特点。所不同的是:
南宗强调性命双修,先命后性,并留下许多内修典籍,有详尽、系统的内修方法,其提倡和光混俗,修道者不必出家,组织比较松散;
北宗主张以性为主,先性后命,强调斩断情欲,立志苦行,绝对禁欲,道士出家居宫观,组织比较严密。
问题:何为道教及基本信仰是什么?
---------------------------------------------------------------------------
答案:道教以学道、修道、行道为主。发源最早,始於轩辕黄帝,为中国民族固有的宗教。
道教基信仰是「道」,故称道教。尊奉《老子》一书为《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道教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也就是说,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它化生的。道教认为:在万物中,除了人居住的世界外,还有神仙居住的所谓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道化为三种气,再化成三位至高无上的神,即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道教信奉的神还有许许多多,拥有庞大的神团系统。如三官、四御、四值功曹、六丁六甲、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真武大帝、东岳大帝、碧霞元君、斗姥元君、骊山老母、关圣帝君、城隍、土地、灶君、门神等等。
信仰「道」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相信人可以长生不死,可以成仙。道教认为道具有永恒的生命,获得它、保持它便可长生,这也叫作「德」。德即得,即得道。道教重生,追求长生,相信人通过求神或修炼可以得道,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而且可以返本还元,与道同体,肉体永生,白日飞天,长存仙界。
---------------------------------------------------------------------------
--作者:哲别古塔
--发布时间:2006-6-1821:23:46
信仰「道」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相信人可以长生不死,可以成仙。道教认为道具有永恒的生命,获得它、保持它便可长生,这也叫作「德」。德即得,即得道。道教重生,追求长生,相信人通过求神或修炼可以得道,不仅可以享受人间的幸福,而且可以返本还元,与道同体,肉体永生,白日飞天,长存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