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薄”,好象是个贬义词。想想又不对。
满嘴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乖乖!这就是心目中的圣人了?骨子里坏出脓来了,表面上还是个仁人君子。
敛财叫化缘,蒙骗叫度化。穿身直裰,罩件袈裟,就叫修行人了。金像倒下来砸死的僧道不是一个两个。
说实话是叫人觉得“刻薄”,甚至还得加上两字“尖酸”。温温尔雅的说辞是很顺耳,有哪几个是不看着你的腰包、盯着你的高位说些甜言蜜语?
人参好不好?怎么不好?吃死的人却不少!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王朝没哪个不短命的。
口蜜腹剑好不好?好!最起码听那会儿滋润着呢。苦药不好,不吃它去。临死又何必叹息:哎!当初为什么嫌它苦。
说好不说歹的家伙,肯定是别有用心,装清高俯视众生的家伙,肯定心虚。怕“刻薄”,怕“尖酸”,好人啊。
是人就得有人味,就得吃五谷,就得有毛病。人的一生无非是评判他人和被他人评判,肯定他人和被他人肯定,以及否定他人和被他人否定。不管是批评、肯定或是否定,最起码,应该实在点。不要东北风往哪边吹都不知道就叫大家往西南避风去。
我就不明白,连“刻薄”都刻意隐瞒的家伙,还能有什么不隐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