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我残躯,熊熊圣火。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喜乐悲愁,皆归尘土。
尼泊尔以“节日之邦”著称于世,几乎每隔几天就有一个节日,有时甚至一个节日接着一个节日,其节日之多,世所少见。尼泊尔全国节日300多个,世界上很少有国家像尼泊尔一样,为了了节庆而停止日常工作,尼泊尔人几乎每年要花三分之一的时间来准备节日活动。尼泊尔的大多数节日源自对各种神灵的崇拜,政府规定放假的节日有50多个,任何一个旅游者都可以通过参加不同节日感受尼泊尔的宗教文化和传统风俗。
火把节是中国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日期多在农历6月24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而在遥远的喜马拉雅山彼端,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的原住民纽瓦丽人,在相近的日期内也有一个类似火把节的燃烧全城的狂欢节日,被称作焚魔节Gathemangal。
焚魔节是在超日王历Shrawan月的第15天,通常在公历的7/8月举行。
2019年节日日期为7月30日。
节日传说
甘塔卡纳(Ghantakarna)是世世代代流传在纽瓦丽人中间的传说。
“Ghanta"意为铃铛,“Karna"则是耳朵,恶魔的耳朵上挂着铃铛。
当人们不经意间听到传来当当的铃铛声的时候,恶魔就来了。
甘塔卡纳在加德满都谷地无恶不作:偷窃孩子、抢劫行人、谋财害命、勒索居民;他又拥有非凡的力量,人们根本找不到方法消灭他。
绝望中,纽瓦丽人向大神湿婆祈祷,
于是,在超日王历Shrawan月的第15天,神灵化身为青蛙出现在恶魔觅食的道路上,将他引入水井之后,人们用石头和棍棒将恶魔打死。
从此之后,加德满都谷地有了在当天焚烧甘塔卡纳假人和崇拜青蛙的习俗。
这象征正义战胜邪恶,也是驱除漫长雨季带来的疾病。
尼泊尔关于焚魔节最早的记载是在李查维王朝时期,距今已经有1600多年。
由于尼泊尔多元化的宗教背景,如今甘塔卡纳是神还是恶魔存在争议。
有印度教徒认为,他是湿婆神的信徒及追随者;佛教徒则认为他是大黑天的化身。
节日传统
焚魔节最重要的仪式是焚烧恶魔甘塔卡纳的假人。
恶魔的假人由稻草和芦苇做成身体部分,再用南格罗(一种尼泊尔厨房用来筛米的竹垫圆板)和芋头叶来做耳朵。
在节日当天,人们为了庆祝恶魔被消灭,清晨起就会在十字路口摆上几罐煮熟的米饭,然而中午时分将假人竖立在街头,一个全身涂满蓝黑色颜料或身穿黑衣的祭司(Aaju Jaya)会坐在假人下面,象征恶魔甘塔卡纳,向路人乞讨酸奶和米饭。
(转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