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们要知道,轮回当中的唯一出路,就是菩提心。
菩提心能够发起来,一切都很好说,无论修习大乘显宗还是密宗,都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没有菩提心,任何事情都不好办,什么都修不成。
只要离开了菩提心,所有的修法都不是大乘的修法,修密宗实际上不是密宗,修大圆满更不是大圆满,所以一定要珍惜菩提心的修法。
要知道,我们修菩提心的机会,仅仅只是这一生才有,下一生有没有都非常难说,我没有把握,你们也没有把握,除了修行很高的人以外,其他任何人都没有把握,所以要珍惜当下,这是最关键的。
-02-
每个人都会有生老病死,既然我们已经诞生了,就必然要面临剩下来的三个阶段—老、病、死。
然而,令人非常遗憾的是,在我们目前的人生观、价值观里,根本没有考虑应对这些境遇的措施,毕生所有的努力—从小到大学了那么长时间,工作得那么拼命,付出了一生的代价,就是为了生活—吃喝玩乐等等,所以,当我们大难临头——再也不能吃、不能玩、不能穿,只能等待阎罗主制裁的时候,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我们的努力只能得到一片空白!
如果死亡以后根本不存在未来,那也不用考虑以后的事情,但不幸的是,恐怖而黑暗的中阴与来世在等待着我们。我们可以想象,假如自己没有一分钱就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们应该有办法活下去,但在面对死亡时,如果我们没有任何准备,会是什么样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作为修行人一定要考虑。
-03-
颂词里面还讲到,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众生痛苦的时候,应该怎样去接受呢?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词—“默默”,也即要在静悄悄的情况下接受。
如果只是有了一点点进步,就自以为了不起,到处炫耀—我是什么境界啊,我有什么样的慈心、悲心啊,等等,或表面上做一些布施、忍辱,实际上却是为了宣传自己,让大家知道自己,那就是不对的,这是修行人的一个极大的障碍。
本论认为,我们要在保密的情况下,秘密地修自他相换。在别人看来,你是一个普通的人,但实际的内证却与众不同——所有人都是为了自己着想,而你却是为了众生着想,这就是最大的不同。
以前的修行人都是这样。他们住在山里,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理想是那么崇高、伟大,他们也不会说自己多么了不起,但实际上却是卓然超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