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经典禅诗三百首(五言)
空手把锄头
南北朝 善慧大师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南北朝 契此和尚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宿支硎寺上房
唐 无名氏
上方精舍远,共宿白云端。
寂寞千峰夜,萧条万木寒。
山光霜下见,松色月中看。
却与西林别,归心即欲阑。
暮秋宿友人居
唐 无可
招我郊居宿,开门但苦吟。
秋眠山烧尽,暮歇竹园深。
寒浦鸿相叫,风窗月欲沉。
翻嫌坐禅石,不在此松阴。
题李凝幽居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访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雪晴晚望
唐 贾岛
倚仗望晴雪,溪云几万重。
樵人归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烧冈草,断烟生石松。
却回山寺路,闻打暮天钟。
牧童
唐 栖蟾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有物先天地
南北朝 善慧大师
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
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举 手 鼓山士圭
举手攀南斗,翻身倚北辰。
出头天外看,谁是我般人。
卧 永觉元贤
山深莲漏水,一室风俏然。
绳床方七尺,曲肱伴云眠。
有无浑不计,凡圣亦都捐。
莫谓全无物,孤明一镜悬。
和无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
梁 刘孝先
幽人住山北,月上照山东。
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
山林避炎影,步径逐凉风。
平云断高岫,长河隔净空。
数萤流暗草,一鸟宿疏桐。
兴逸烟宵上,神闲宇宙中。
还思城阙下,何异处樊笼。
东林寺
梁 刘孝绰
月殿耀朱幡,风轮和宝铎。
朝猿响薨栋,夜水声帷箔。
入若邪溪
梁 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赠法和颂
后秦 鸠摩罗什
心山育明德,留熏万由延。
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
陵峰采药触兴为
晋 帛道猷
连峰数千里,修林带平津。
云过远山翳,风至梗荒榛。
茅茨隐不见,鸡鸣知有人。
闲步践其径,处处见遗薪。
始知百带下,故有上皇民。
祖道赋
隋 慧晓
平生本胡越,闽吴各异津。
联翩一倾盖,便作法城亲。
清谈解烦累,愁眉始得伸。
今朝忽分手,恨失眼中人。
子向径何道,慧业日当新。
我住邗江侧,终为松下尘。
沉浮从此隔,无复更有因。
此别终天别,迸泪忽沾巾。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江雪
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寻陆鸿渐不遇
唐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杳杳寒山道
唐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无心恰恰用
唐 牛头法融
无心恰恰用,用心恰恰无。
今说无心处,不与有心殊。
碧涧泉水清
唐 寒山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远观山有色
唐 大川禅师
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
头头皆显露,物物体元平。
如何言不会,只为转分明。
闻钟
唐 皎然
古寺寒山上,远钟扬好风。
声余月树动,响尽霜天空。
水夜一禅子,冷然心境中。
马戴 寄终南真空禅师
闲想白云外 了然清净僧
松门山半寺 夜雨佛前灯
此境可长住 浮生自不能
一从林下别 瀑布几成冰
上牛头寺
唐 杜甫
青山意不尽,衮衮上牛头。
无复能拘碍,真成浪出游。
花浓春寺静,竹细野地幽。
何处啼莺切,移时独未休。
尘诣超师院读禅经
唐 柳宗元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余,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巽公院五咏禅堂
唐 柳宗元
发地结菁茆,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有本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窅然喧中寂。
心境本同如,鸟飞无遗迹。
题僧房
唐 王昌龄
棕榈花满院, 苔藓入闲房。
彼此名言绝, 空中闻异香。
题万道人禅房
唐 张祜
何处凿禅壁,西南江上峰。
残阳过远水,落叶满疏钟。
世事静中去,道心尘外逢。
欲知情不动,床下虎留踪。
神照禅师同宿
唐 白居易
八年三月晦,山梨花满枝。
龙门水西寺,夜与远公期。
晏坐自相对,密语谁得知?
前后际断处,一念不生时。
赠初上人
唐 张乔
竹色覆禅栖,幽禽绕院啼。
空门无去住,行客自东西。
井气春来歇,庭枝雪后低。
相看念山水,尽日话曹溪。
题山僧院
唐 张乔
溪路曾来日,年多与旧同。
地寒松影里,僧老馨声中。
远水清风落,闲云别院通。
心源若无碍,何必更论空。
题竹溪禅院
唐 李洞
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
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赛。
风摇瓶影碎,沙陷履痕端。
爽极青崖树,平流绿峡滩。
闲来披衲数,涨后卷经看。
三境通禅寂,嚣尘染著难。
唐王梵志(七首)
观身一是空
观影原非有 观身一是空
如采水中月 似捉树头风
揽之不可见 寻之不可穷
众生随业转 恰似寐梦中
观影元非有
观影元非有,观身一是空。
如采水底月,似捉树头风。
揽之不可见,寻之不可穷。
众生随业转,恰似梦寐中!
死王羡活鼠
死王羡活鼠,宁及寻常人?
得官何须喜,失职何须忧。
不可将财觅,不可智力求。
倘来可柜藏,任去不可留。
任来还任去,运命何须愁?
照面不用镜
照面不用镜,布施不用财。
端坐念真相,此便是如来。
我不乐生天
我不乐生天,亦不爱福田。
饥来一钵饭,困来展脚眠。
愚人以为笑,智者谓之然。
非愚亦非智,不是玄中玄。
莫漫求真佛
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
妙性及灵台,何曾受熏炼?
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
读《传灯录》 宝觉祖心
九十芳春日,游蜂竟采花。
香归蜜房尽,残叶落谁家。
雨中游飞英寺和苏韵
清 查慎行
春阴覆成堞,花残游人稀。
爱此北郭幽,晨征夕忘归。
盘旋上 堵,恣眼穷清晖。
东风拂面寒,细雨湿我衣。
客来僧归钥,客去僧掩扉。
迹在有送迎,心空无是非。
万空 元 大诉
万有归一空 一空具万有 真宰静无营 大化自枢纽
寄太虚上人
明 陈献章
太虚石洞居,孤寂少人依。
远客携琴至,逢师乞食归。
一莆青草上,四面白云飞。
尽日无言谈,岩花落满衣。
真如性
唐 寒山
佛说元平等 总有真如性
但自审思量 不用闲争竞
戏呈吴冯
唐 皎然
世人不知心是道 只言道在他方妙
还如瞽者望长安 长安在西向东笑
送参廖师
宋 苏轼
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
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
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阅世走人间,观身卧云岭。
咸酸杂众好,中有至味永。
唐 白居易
小潭澄见底 闲客坐开怀
试问不流水 何如不念心
唐 寒山
杳杳寒山道 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 寂寂更无人
淅淅风吹雨 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 岁岁不知春
慧可
本来元有地 因地种花生
本来无有种 花亦不曾生
大智度论卷十七
诸欲求时苦 得之多怖畏
失时怀垫恼 一切无乐时
唐 疏心自仁
我路碧空外 白云无处闲
世有无数根 黄叶风送还
淮上
宋 秘演
危桥当古寺,闲倚喜同僧。
极浦霁秋雨,扁舟明夜灯。
风沉人语远,湖涨月华升。
万事空凝念,其如总不能。
宋苏东坡
道眼转丹青 长于寂寞鸣
早知雨是水 不作两股声
宋 苏轼
嵇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蝉翼堪为重 宋 陆游
蝉翼堪为重 流水实在轻
风雨不知病 何故愿春风
发从今日白
唐 法眼支益
拥绒对芳丛 由来趣不同
发从今日白 花是去年红
唐刘禹锡
穷巷惟秋草 高僧独扣门
相欢如相识 问法到无言
水为风生浪 珠非尘可昏
悟来皆是道 此别不消魂
唐王维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 谈笑无还期
王梵志
非相非非相 无明无无明
相逐妄中出 明从暗里生
明通暗即尽 妄绝相还清
能知寂灭乐 自然无色声
碧落静无云
宋 若冲觉海
碧落静无云, 秋空明有月。
长江莹如练, 清风来不歇。
林下道人幽, 相看情共悦。
宋 汾阳美昭
一条青竹林 操节无比样
心空里处通 身直圆为相
山中
宋 邵定
白日看云坐,清秋对雨眠。
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
书林逸人壁
宋 慧崇
诗语动惊众,谁知慕隐沦。
水烟常似暝,林雪乍如春。
薄酒懒邀客,好书愁借人。
有时行药去,忘却戴纱巾。
十月二十六日三偈
--宋 范成大
窗外尘尘事, 窗中梦梦身。
既知身是梦, 一任事如尘。
山中
宋 邵定
白日看云坐, 清秋对雨眠。
眉头无一事, 笔下有千年。
寄月禅师
宋 契嵩
闻道安禅处,深萝任隔溪。
清猿定中发,幽鸟座边栖。
云影朝晡别,山峰远近齐。
不知谁问法,雪夜立江西。
一念周沙界
宋 龙册晓荣
一念周沙界, 日用万般通。
湛然常寂灭, 常展自家风。
大宁山堂
宋 真净克文
禅家能自静,住处是深山。
门外事虽扰,座中人亦闲。
渔歌闻别浦,雁阵下前湾。
即此非他物,何妨洪府间?
牵驴饮江水
宋 佛性法泰
牵驴饮江水, 鼻吹波浪起。
岸上蹄踏蹄, 水中嘴对嘴。
山高岂碍白云飞
唐 大川禅师
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
雨催行客到,风送片帆归。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
散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