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阿含经》的经典名言 

Ham sutra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7-11-2

   阿含经,被认为是佛陀教说之所持、所归、所聚。阿含经中包含多部小经,兼说生死轮回、善恶报应及营生处事、伦理法则、普度众生等思想。

阿含经分类:
  《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共二十二卷,后秦弘始十五年(413年)于长安由罽宾三藏沙门佛陀耶舍口诵,凉州沙门竺佛念译为汉文,秦国道士道含笔录。

  《中阿含经》
  六十卷,苻秦建元二十年(384年)由昙摩难提译出,东晋隆安二年(398年)瞿昙僧伽提婆重译。

  《杂阿含经》
  五十卷,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394年-468年)在杨都祇洹寺口述,宝云传译汉文,慧观笔录。另有二十卷本《别译杂阿含经》,译者失传,译出的时间可能早于五十卷本。

  《增一阿含经》
  又称《增壹阿含经》,五十一卷。最早由苻秦昙摩难提于建元二十年(384年)诵出,竺佛念翻译汉文,昙嵩笔录。东晋隆安二年(398年)瞿昙僧伽提婆重译。

下载四部阿含经全集:http://www.3qing.com/DownFileView.asp?id=194


长阿含经:

  1、深见因缘者,更不外求师。

  2、二者知渐,耻于已阙,三者知愧,羞为恶行。

  3、善设方便,除去荫盖,行住坐卧,觉寤语默,摄心不乱。

  4、诸盲人群集,于此竞诤讼;象身本一体,异相生是非。

  5、从调有想,从想有令令欲,从欲有爱憎,从爱憎有贪嫉,从贪嫉合一切众生共相伤害。

     6、无明所系,爱缘不断,又复受身。

     7、缘自觉知,不待时节,不待他人.

     8、「守口摄意身莫犯,莫恼一切诸有情;无益之苦当远离,如是行者得度世。」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死,不生必不死,此灭最为乐。



  杂阿含经:

  1、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2、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3、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4、心没于睡眠,欠呿不欣乐,饱食心愦闹,懈怠不精勤。

  5、世尊告诸比丘:“有四圣谛。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

     6、佛告诸比丘曰:“汝等且止,勿怀忧悲。天地人物,无生不终。欲使有为不变易者,无有是处。我亦先说恩爱无常,合会有离,身非己有,命不久存。”

     7、若无世间爱念者,则无忧苦尘劳患。一切忧苦消灭尽,犹如莲华不著水

     8、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卷50

[补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