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一切法都是佛的坛城  

All dharma is the Mandala of Buddha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      发布时间:2017-4-22

注释:坛城,梵文“曼荼罗”,藏语称作“吉廓”,中文译为“证悟的场所”、“道场”等意思,是设坛以供佛陀、菩萨聚集的场所,也是藏传佛教密宗供本尊及其眷属聚集的道场。密宗修“密法”时,为防止“魔众”侵入,修密法时就在修法场地修筑起一个圆形或者方形的土坛,在土坛上修法,祈请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亲临传承,并在土坛上绘出他们的图像,于此以祭供。 

    在藏传佛教中认为,宇宙有着一个坛城的形象。宇宙的中心就是圣山,边缘是一个巨大的铁轮方形坛城的四面代表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由中心和四方组成的坛城是一个汇集能量的地方。而更殊胜的是,不仅是一个寺庙,一座王宫,一座城市,一片大陆,可以成为坛城,一个身体,一个念头,一个信仰,也都可以成为意坛城。以下是藏传佛教坛城总集,供大家观想。

    在藏传佛教中,供“曼荼罗”是修行者将自己、众生和佛菩萨观想成一体,获得大乐与空行智慧最殊胜的密法,据说,供“曼荼罗”可获得佛陀的无上正等正觉。也可以祛除违缘,治愈疾病,加持护佑众生喜乐平安,福慧双增。而且有无密法传承,都可以研习修持,是功德无量的佛事。


    既然佛是如来藏空性光明智慧,那我们的八识或者六识怎么能感觉到佛的存在呢?

    佛经经常用一个比喻,来形容凡夫的证悟:当人的形象在镜子里面出现的时候,人的形象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来自于镜子,另外一部分来自于人。

    同样,佛的坛城有两种,客观上真实存在的佛的坛城,以及我们心里显现出来的佛的坛城。

    如来藏光明永远都存在,这与是否发菩提心,是否灌顶,是否修行没有关系,是任何生命心中都存在的。

    同样,为什么“一切法都是佛的坛城”?很简单,因为这就是自然法则,不需要理由。


    有些人一听到此处就懂了,明白了,无需任何解释、任何理由,因为这些人是成熟的上等根机。


    这就像我们经常在禅宗公案,或大圆满、大手印里看到的一些证悟方式,以前很多成就者,譬如禅宗六祖等祖师,藏密的很多成就者,以及印度的八十四位大成就者,都是在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恍然大悟的。但这种证悟方式只适合于那些根机非常成熟的人,像我们这样的人肯定就不行了,因为这个道理在我们听起来似乎太简单了,光是这一点是不可能认同的。我们一定要问为什么?一定要探究其缘由,还要有其它更详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才能够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