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日本真言宗(唐密)祖庭--高野山 

  The tantra of Japan  

作者:王剑     发布时间:2017-5-28

惠果对空海说:我知道你会来,一直在等你。



二零一四年秋季某天,我慕名踏上高野山之旅。至于当初为何执意前往,时至今日也甚觉微妙,难以言表。前不久,著名旅日学者、神户国际大学教授毛丹青先生制作发布的一段八分钟的视频《空行高野山》,或许恰可以表达我的去意。

 

桥本,时下正热播的大河剧《真田丸》的主角-战国第一武将真田信繁,在关原合战后曾被流放于此。发往高野山的秋季限定“天空列车”从这里一路上行,穿越连绵仿佛的时光隧道,缓缓进入一片众山守护的结界秘境。

 


公元816年,弘法大师空海于这隔世之山,开真言宗,创设金刚峰寺为根本道场,一时门人云集,杰者辈出。此后,真言宗化风日盛,传播渐广。空海寂后,虽几经分宗分流,但传承不坠,影响深远,终成日本佛教主要宗派之一。空海被后世尊为日本真言宗开祖,高野山也被视为真言宗之大本山。



真言宗广义泛指自印度传入中国、日本乃至韩国等国之密宗;而狭义之真言宗,特指流传于日本之密宗,为日本佛教八宗之一。

千年以降,檐角风铃摇晃,僧侣木屐沓沓。

静寂的坛上伽蓝,似与当年并无二致。

 


金刚峰寺,红叶绚烂依旧,庭院秀雅如昨。

弘法大师念诵的真言仍在庙宇间回响。


时光倒流的公元804年,身出名门,却潜心修佛的空海和同行日僧七人,即“遣唐八家”,登上西渡大唐的海船,经历一个多月的漂泊和五十多天的跋涉,终于抵达长安。空海遍访名寺高僧,因缘际会,终拜于密宗七祖、三朝国师惠果门下。文章开头的对话,即发生在惠果初见空海之时。惠果弟子遍布海内,但冥冥中却似乎只在等待空海的到来。空海求法若渴,惠果无所保留。传承间,平等坦诚,执着坚定,毫无身份、国籍一概诸多杂念。空海得承惠果密宗真传并被授八代祖后归国,时机相应,满朝归仰,遂修行高野山,开日本真言宗千年盛世。

高野山

其实并非某座具体山的名称,它是和歌山县东北海拔1000米以上群山的总称,确切的说是一个地名,是坐拥约120家真言宗寺院的山中佛国,同时也是金刚峰寺的山号,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记为世界遗产。




时至今日,前来高野山研修真言密宗、参拜空海大师的修行者和信众依旧络绎不绝。不少日本国人仍然保留着新年前往高野山的习惯,人们在此祈福许愿,净化身心,以求全新的面貌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山中寺院多有宿坊(夜宿禅房),并备有全素的精进料理,供信众、修行者以及祈愿者食宿之用。


 

高野山的僧侣们至今认为,空海入定后并未离开,依然在这山间四处云游。而空海对于日本社会的影响,也非仅仅局限于从盛唐传承了密教真修。当年空海回国时,除佛法经典外,同时带回大量的唐代诗集和书法作品。由他编纂的《篆隶万像名义》,则是日本第一部汉文辞典,对唐朝文化在日本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另一部重要著作《文镜秘府论》,不仅促进了日本对唐朝文化的理解和吸收,而且是了解汉唐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资料。在中日交往较为正常和密切的年代,两国曾先后将空海一生传奇经历搬上银幕,分别为东映于1989年拍摄的《空海》,以及滕文骥于1991年导演的《曼荼罗》。


幽深静谧、巨木参天的奥之院,是空海御庙(墓地)所在。1200年已往,这里如今已是灵碑如林,上至织田信长、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等战国诸雄,近到现世大小名门、财团的家族墓地均落于此,或许只为求得空海的千秋庇护,或许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皈依。


 

 



群峦环抱的高野山守护着的这片真言宗秘境,如同密匣一般,封存着中日间一段流传至今的渊源。时过景迁,虽这蒙尘的渊源早已不是两国关系的全部,但在这渊源之外的其他,似也不必作为全部。正如毛丹青先生所说:了解他人文化,丰富自己智慧。千年前的空海应也是怀着这样的抱负和期待,踏上遣唐之路;而站在彼岸,望穿须弥,只待你来的,正是惠果。

转自微信平台:行走的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