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佛的总报土是密严净土,下来一层是常寂光土。实报庄严土我理解是弥陀五智主示平等智的部分,福德庄严土,凡圣同居土就是平等庄严觉经那个。密严净土,里面就是法身佛,法身菩萨也在。法身菩萨是开显也是本有的,这种叫本地身。佛是通达一切的,菩萨有不到之地,是由因向果的这种阶段菩萨。
“圆(顿)先证二空正如 然后补修十地功德”,补修功德,应该是在三昧中完成的,四禅就是世间三昧。补修功德可以在三昧逐级完成,他要进入三禅一念就进入,有个词叫游戏三昧,在各种三昧中自在穿梭,是否一次完成就不知道了。
不能用积攒功德和法身开演混着理解,这个是观念中的一大枷锁,三昧中完成和天身没有啥关系,天人修道的话未必比人好。时间本来就是幻觉,你得在幻觉角度时候说幻觉范围的事情,真如角度说真如事情,不能混在一起说。
下品要等那么多劫,是执破得不多,证和圆证有距离。那些渐教法门修上去的菩萨就不存在补修问题的,顿教的才需要这样,可以一世完成是指有机会这样不是那个修的都可以达到,但是对渐修的来说几辈子完成几百辈子完成和几劫完成就短得多了。
释迦牟尼是渐悟的。穷禅富密不是我说的,社会流传而已。理需顿悟,事需渐修是没有错的,在应化法门是这样,释迦牟尼来是诸缘和合的结果。很多罗汉是修渐的,也不怎么帅,是有因缘而才能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