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净土宗忽略的基础修法 

  Ignore the basis of the pure land Buddhism practice 

作者:唐密真言     发布时间:2017-02-28

    首先你的法身观念先放低,因为那个佛土都是法身起用的一部分,就净土层次而言,法藏比丘的净土最容易到达,那里无有三恶道,属于凡圣同土,那些福德庄严土什么的是就另外角度讲的,福德庄严土是就智的主显为说的,目标高的话就去常寂光。常寂光不是理性土,没有纯理性的存在,只有纯理性的表达,常寂光土住的是八地以上的大菩萨。

    他们的存在可以自在的,可以有庄严的身体,可以是一片红色的光明,好像我没有看过经典有专门的记载,你理解的显教讲的法身是一种什么状态呢?

    智觉的世界,三昧耶,就是入于潜势的法身,三昧耶形的形式存在是以平等只为主显的状态。不需要启发,法身是出于无功用的,你不能理解法身为啥都没有,那是偏空的理解。释迦佛涅槃了,他的大阿罗汉徒弟发起神通上天入地,遍寻三界而不得,能认为释迦佛入了法身什么也没有了?他老人家在经里面说过,他有安住的地方,他来这个世界八十多次,涅槃境界不是一般菩萨可以会得的,那个就是金刚界的自受用身,在金刚界常乐我净,大乘密严经不是说了吗,大菩萨也得由佛加持才能见到。

    他弟子遍寻不得,是没有缘了,就见不到。除非你也达到佛的层次,不是菩萨就都能有缘,净土宗说的是有四个净土吗,去兜率不容易,那你就选去极乐好了。

    寂光土动念了也不会落于执,这个是八地就可以做到的了,也可以利生。

    净土宗大德从来没有提倡基础修法,净土宗大德着重念佛,连净土十三观也没有人讲,净土宗的建立本来就在念佛,观无量寿经本来主要是讲净土十三观的,观无量寿经讲的净土是佛净土里面最低级的,远不如阿弥陀佛经,观无量寿经讲的是以佛心和众生心想通,众生以净土十三观和佛土相应,净土十三观是修法,就是说你要有把握往生,就要这样。

   你的疑惑在于分不清楚幻想和观的区别。观不出就走念佛路子,做到净念相继也行,净念相继是定,观是慧。其实我认为净土宗忽略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到认为是净土的大德的问题,我以前向净土宗的聊天室和群的佛棍们提议过,有一本佛经,讲的是临终这么让家属供佛让使者增加福德往生的,他们认为我提议的是伪经,那本经好像叫什么灌顶经,忘记了,“不可少福德因缘而生彼国”,既然这样就要想办法增加福德,我认为这个才是净土宗的主要路子,特别是念佛法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