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网站      返回上一页

关于放生的福德与功德

About free

作者:慢慢腾腾     发布时间:2017-5-14

关于放生:


    从事实上讲,佛祖号召我们,世间有漏功德放生第一。积累福德最快是放生,这是释迦佛说的。没有福德基础超拔不了,等于把你抬上二楼在扔下来,更疼,福德不够的做超拔只能增加他福德。放生是增加福报,超拔是把鬼拉上来做人或天。但是放生的人把握不好,把漏的一面搞大了,这样就减损了功德而已。把这些联系到什么取相,导致什么后果,就是误导,所以这些事戏论,首先和事实违背。


   分别和俱生法我执的差别是粗細的分別,俱生就是与生俱來,就是种子現行。分別法我执就是現在对外界的判断 。

    稻杆经,因缘十二支,这个经不是讲中观的,这个经是小乘范畴的。你都说互为因缘了,怎么不可以芽生于种呢,向内的方向发展是正道,外的方向发展是外道,修行人要舍弃向外因缘所以比常人苦,修到中观有成,就不苦了。中观就讲八不: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二,不常不断,针对当时修行界落于两边,龙树出中论而破之。把一切视为因缘合和的种子成熟的现象,达到中观就入禅了,真做到内外发展就大菩萨了。
 
    破我执就可以十方现前,重关。不十方现前就是一片如如。执不是习气,执是本能作用,执的结果才是种子,能和所,这样理解,果熟不是种子,执于欲太笼统,执是一种能力,对于某个现象一执就成为一个种子,埋在心田,欲是一系列现象,种子不说深浅,只说主显和附属,一个主显的连带其他附属,就像一个股票关闭影响很多小股东。佛与菩萨的清净执造就了净土,那个执叫金刚手,佛和菩萨的清静自然有差别,这个要看从哪个方面说,从一个众生往上修就有深浅,如果是佛往下开就一样了,比如弥陀要度生开出一个观音。
 
   可以这样说:清净就是功德,也是一种执,我们看到的执是污染角度说的,清静执是密教的事情了,八地以后的事情。我以前就和你说过,由因向果和由果开因两种,表现因地似乎不会那么自在,随意开展事业按平常人看释迦佛也没有做到,开展事业要有因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