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诚心起
烟从信里来
一诚通天地
跨鹤赴瑶阶
今日老道说说烧香
烧香拜祖师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祖师的感激和尊敬。
祖师留下无量法,指明不二路,你不须再铺筑,只管行去,不感激么?感激与景仰可以祛除诸多妄念,奉献无私心性,增长无量智慧。
供养有十供:香花灯水果、茶饭宝珠衣。
香居其首,为其能涤除污秽,清灵心性,通达圣真之故。 经云:道由心学,心假香传。心香一炷可通三界。香源于道,普惠十方,感通三界, 一炷为三枝,代表三清、三宝。也是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意。
焚香供养三宝,以此接引众生。递达虔诚于无量法界,感通十方圣真加庇。 香燃烧自身,普惠十方,随时告戒学道弟子要懂得无私奉献。
焚香,乃修行一种方式,哪位仙真稀罕你那世俗香烟?这个香要你烧出自己那定慧方好!这个戒定真香一旦燃起,智慧生之,方便无碍!为入道之门,为清净根。
上香贵在心诚,世人迷信,以为焚香礼拜可以忏除罪孽、祈福增财,却不知这点即是障碍!有所贪求,离道远也!
先已说明,烧香是教你懂得奉献,不为索取,你还求么? 焚香时,把香点燃后,第一枝应插在香炉中间,心中默念:志心供养道,当愿众生,常伺天尊,永脱轮回; 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志心供养经,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 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志心供养师,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插香皆用左手。上完香后,应对恭圣像,肃立礼拜, 上完香后,应对恭圣像,肃立礼拜,咒文如下:道由心学,心假香传。香焚玉炉,心存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径达九天。
人未生时已禀先天之性,处于虚无缥渺之间, 如那香烟有迹无形,元性之灵异,无始无终与道合一,与仙佛同体,并无区别。待它落于后天,体性则疏,有形有质,皆为不舍得这个身子的缘故。你若如香,焚烧自我,利益群生,慧光无处不及,氤氲何处不在? 遂然里现实境,返本先天,复归虚无之境。 你若要性命合道,祛凡返真,若是不舍,即当不得!若那香烟,缭绕无形,焚其杂形,显其丹馨! 芳香不可掩盖,升腾岂能压制?是如一、二、三之说,此时返转三、二、一。 合为道耳!是谓返本还原。若是你舍不得这个香棍儿,留它在彼,障了你的智慧,蔽了你的真性,那欲海漂沉,可有休停之时?
一切供养中,智慧供养为第一。
所谓智慧供养就是以祖师所教导之理,证悟无为之功,自度度人,为人演说真正大道,使我得正信,不迷邪宗,使人得正智,不落旁门。
香云缭绕,惠及十方,诸真来降,自然圆明。天真率直,不沾尘霾,活泼泼,光烁烁,灵台清明,使那浮躁尽除,妄想不起,此时,你再行那南宗北派祖师传下那丹诀,诸如《灵宝毕法》诸类法门,试试看是何种感应!
那人性重浊,而元性轻清,香柱重浊,而烟云轻清,父母一旦生我,那元性本来清明,然落于后天,日习月染,那元性逐渐被那情欲所蔽,常于日常事物则以假意虚情待之,时时刻刻违背心性而为, 名利欲望,困笃身心,把那个原本清明的元性扼杀了去! 所有行动皆发之于心,动之于念,究其根本,无非是为了这个身子的享乐而已。
元真!你看那香! 如不舍那重浊之物,何来轻清之烟? 焚我之浊,舍我之私,根性明朗,元性不昧,抱元守一,主人翁稳坐灵台!那主人翁不死,你何愁这房子会朽烂?性不离命,言性非是弃命!无非是由本及表的手段。
什么佛道,你只管放下!什么教门,你莫要管它!那教是引你入门的指路牌,不是拴你脖子的绳索!若是明了,自离那浑浊入那清净世界,生大光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