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文字乾坤》-魂魄
《The qiankun inthe word》 The Hun(soul) and Po(body)
作者:杨春志 发布时间:2015-7-24
《文字乾坤》魂魄 作者:国学学者 杨春志
(1)魂
魂,阳气也。——《说文》
魂者,精气也。——《论衡·纪妖》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易·系辞》
随神而来往者谓之魂。——《灵枢经》
魂,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很多人认为这是迷信的说法。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人在状态不好的时候,我们叫失魂落魄,还有俗语常说的“你像丢了魂一样。”所以,虽然我们肉眼看不到魂的存在,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让人说自己没有灵魂,那就是机器人了。所以,魂与昏通音。昏,就是失魂落魄,神志不清,神魂颠倒。这里说明了有魂和失魂的两个方面的状态。
《皇帝内经》、《修真图》中都讲“肝藏魂。”《道藏》讲,魂是具有人的形象的三种气。所以,魂是气态的,看不见并不能说不存在。
刘一明祖师说:“魂者,历劫轮回之种子。为人为鬼是他,为圣为贤是他,为善为恶也是他,披毛戴角也是他,身未生时他先来,气未绝时他先去。魂之为物,迁移不定,离此去彼,离彼去此,轮回不息,历劫不坏。”这里说明了几个意思,第一个就是引出了佛家六道轮回的概念:三善道为天、人、阿修罗;三恶道为畜生、饿鬼、地狱;也就是说,魂是轮回的根本;第二个说明了他存在人体的时限,“身未生时他先来,气未绝时他先去。”这个来是来到的意思,并不是说来到了就在体内了,因为身为生,所以,魂来了,刚开始并不在体内,那会在哪里呢?他应该是在房事之旁吧。所以,《灵枢》上面讲到:“随神往来谓之魂。”魂的飘游,不是单独进行的,而是依附在心神之上的。心往则神往,神往则魂往。魂是附在心神上的元精;第三个说明了魂的特性,是游离不定的。所以我们称之为游魂,天文上指日影的推移;归魂,即日影的回归。今所知有南北回归线。古人把日光中的阴影称为魂,把月光中的阴影称为魄。在中医学里,指肝功能范围内引起的意识活动。在心理学里,指人的思维,精神活动的一部分。《易·系辞》中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太上老君内观经》说人在胎中时:“三月阳神为三魂,动以生也(母亲怀孕三个月时,胎儿有了魂,也就是魂此时开始入体);四月阴灵为七魄(怀孕第四个月有了魄),静镇形也。”
《云笈七签》记载:“人身三魂,一名胎光,为太清阳和之气,属之于天,令人心清净,绝秽乱之想,为人延寿填算,主命;二名爽灵,乃阴气之变,属于五行,使人机谋思虑,多生祸福灾衰刑害之事,主财禄;三名幽精,阴气之杂,属于地,使人好色嗜欲,秽乱贪睡,主灾衰。三魂又称三命,胎光常居本属宫宿,爽灵居地府五岳,幽精居水府。三魂中,爽灵、幽精二魂孳生机心与贪欲,令人劳神耗气,精气枯竭。”
三魂又叫三精,分别命名为胎光、爽灵、幽精。
胎光就是生命之光,故称神明,是人最可宝贵的,胎光主命。所谓黯然神伤者,就是胎光晦暗,人就会出现抑郁,满眼灰色,了无生趣,甚至求死。丢魂若失胎光,就是所谓的行尸走肉,虽然身体仍然在活动,也有思想意识,但是在道家和中医眼里已经是死人一个。胎光也是人生命力和自愈能力的源泉,医家判断可治不可治的标准也是看有神无神。胎光泯灭,就是司命之所属,扁鹊、华佗亦无能为力了。
爽灵,是人的快速灵动的反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聪明、智慧。灵是沟通天地鬼神的功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直觉、第六感。爽灵主财禄。“灵”繁体字写做“靈”,是巫觋念动咒语、祈求下雨的意思。人神沟通天地鬼神谓之灵应、灵验,我们常说的“灵不灵”也是此意。人们常说的灵魂,本义就是单指三魂之中的爽灵。小孩子聪明伶俐也就是天赋爽灵出色,弱智的孩子要么是丢了爽灵,要么就是爽灵发育不良。腧穴中有灵台、灵道、青灵三穴,是提高智力的要穴。
幽精,相对低调冷静,是控制人体性腺、性器官、性取向、性高潮的关键。还主管人的欲望、仇恨、邪恶。所以,幽精主灾衰。女子十四、男子十六天癸至,来月经,出现遗精,就是幽精在发号施令。同性恋、恋物癖、裸露癖、异状癖、兽交、恋童,等等,都与幽精有密切的关系,当然也受三至七岁后天环境影响。情爱也出自幽精,是精神享受。男人看见异性时会有相应的生理反应,这是魄的反应,未必触动心神,只有房事愉悦的享受,才是触动了幽精。很多人找妓女或者手淫,以满足身体欲望,但事后感觉悔恨、内疚,就是魂伤神伤的表现。
三魂夜晚藏于肝,本当静养休息,但是如果各种原因搅扰神魂,就会出现魂不附体,出现难以入睡、早醒的症状,或魂魄飞扬,出现多梦浅睡的问题。这就是魂魄不得交替,有动无静。伤魂之最,莫过于情绪和情感刺激。《灵枢·本神》曰:“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有“邪哭使魂魄不安者,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之说。养魂之法全在养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护心之法要培养坚强的意志,端正生命为贵的价值观。还要增强心包的功能,使心安而不惧。已经失魂者,古有招魂的仪式法术,现代人很少知道、相信。中医使用艾灸神阙,针刺神门、人中等办法快速收魂。
三魂,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先天的成分,但是也不无后天的影响。因为先天和后天也是一对阴阳,他们也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如何利用后天条件来调整三魂,从而使他们对我们更有利呢?
首先,胎光主生命。那么最好的增加命数的方法就是积德行善,这个方法我们在很多的儒释道经典中可以找到,我们从《了凡四训》中也可以看到例证。增长寿命的方法中,最好的就是效法自然的“天”,所谓“天有好生之德”。我们效法天“好生”的德行,就是我们增长自己生命的最好的方式。好生,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放生来培养和增长这方面的德行。另一方面,好生,就是看到别人的成长而生欢喜心,那就是助人为乐,功过自己的努力或者帮助来提升别人、成就别人。别人通过我们的帮助获得成长,从而又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为更多的人和社会创造价值,这是最大的、可以累积的“生”,我们可以称之为生生不息。所以,佛家也有随喜,一方面帮助了别人,一方面看到别人的好人好事,我们跟着欢喜,其实也是这个原理的。
爽灵主财禄。增长财禄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施与舍。施舍和得到也是一对阴阳,他们是相辅相成的。施,是给予的意思。什么是富?知足为富。何为知足?可以给予别人,那么证明你已经“足”了。舍,就是舍得的意思。我们的痛苦烦恼大都是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得不到,一个是不想失去,所以,我们要有舍得的心,在因上努力,在果上随缘。也就是在过程中努力,在结果中随缘。这样的心态和观念才能够容纳财禄。反之,你的财库太小,给你机会你也把握不住。为什么很多机会,我们看上去十拿九稳,但是结果并不如你所愿呢?这个跟财库有关系,你的胸襟不够大,包容心不强,施舍的能力不足,因此,你得到的能力也必将不足。
幽精主灾衰。灾难和衰败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通过了解幽精的特性,我们不难知道,这是从欲望中来的。所以,我们有句俗话说叫“求不得”,有求,必不得。这个求不是说让我们不要有理想,是让我们有正确的理想,让我们不要贪求。理想本来是好的,是善的,但是如果过度了,就物极必反,他的反面就是贪婪,贪婪随时就伴着灾祸和衰败。你看我们身边是不是有很多人本来事业家庭好好的,但是贪求的心超出了现实,他的反面状态很快就要出现了,那就是事业大幅的下滑,甚至终结。这就是给我们用事实应现了这个规律,我们不得不引以为戒,认真拿捏好理想和贪求的界限。对欲望要用戒的方法,来减少未来的灾祸和衰败。
(2)魄
魄,阴神也。——《说文》
人之精气曰魂,形体曰之魄。——《太平御览》引《礼记外传》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素问 . 六节藏象论》
魄,古天文术语,指月亮本体反射出的月光之景。在中医学里援引来表示人体实质中存在的生命活动,指能动作、知痛痒的灵感本能。魄是一种附于人体身形中的一种灵感,它能感知、反映许多信息。《灵枢本神篇》说:“并精而出者,谓之魄。”这是说魄是随人体精气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功能。
魄音通破,魄是一种力量,有力量才能冲破某种势力的束缚,所以,调养好魄,人体才能内有精神,外有力量。想了解魄的功能,观察一下人睡觉就可以了。这时候人仍有心跳、呼吸。伤魄或落魄的人,会打鼾、憋气,甚至会呼吸、心跳骤停。肠胃仍然在消化,头天晚上虽然吃饱,早晨起来又觉饥饿。反之就会出现食积不化、嗳腐吞酸、口臭咽干的症状。
伤魄之最,莫过于纵欲无度。《灵枢·本神》又曰:“喜乐无极则伤魄。”养魄之道全在调息,魄藏肺中,有意识地掌握呼吸方法,调节呼吸的节奏,有利于安抚将养魄。肛门又称魄门,有意识地做提肛缩肾也是存魄的好方法。所以,道家佛家都有呼吸法门,不管是修行还是养生,这是必须进行的一项修炼。在中药之中,人参、茯神、琥珀、龙骨、龙齿、龙眼肉、朱砂、女贞子、磁石、生铁落,等等,都有安精神、定魂魄或养魂魄的作用。
《云笈七签》记载,七个魄所代表的欲望不同,形象、样子也不同,过度的欲望,使七魄失去了正常的人形,类同于我们想像中的恶鬼、怪胎、变态狂、畸形物。七魄的具体名称是:尸狗、伏矢、雀阴、容贼,非毒、除秽、臭肺。我们通常所说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也跟七魄有着很大的关系。通过道家医学内观的方法,接下来我们简单的分别介绍一下七魄的特征:
尸狗:样子就像小狗一样,黑衣、黑毛。他与肉体共存,他的本质就是期盼肉体尽快尸化,从而满足他喜欢啃食死尸的馋欲。一般人死后的七七四十九天内,他对肉体的腐烂起着关键作用。他使我们的身体表现为贪淫横逆。所以,我们发现,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就从哪里可以解决这方面对我们的影响。既然尸狗的不良德行是源于贪,我们就要从贪上断掉,这样就可以转恶为善。这个贪,说的具体点就是贪吃,并且贪吃是所有一切贪婪的开始,或者说源头。戒除贪吃道家养生方法中有辟谷的方式,但是这个需要在明师的带领下进行的,私自进行的辟谷会引发失败甚至很多负面的作用。那么我们平常人,没有接触过辟谷的,可以利用阶段性的过午不食(过了午餐就不在饮食各种食物),这个是佛家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吃素来进行这方面的调理。这样不但可以断掉我们对食物的贪恋,更能引发我们的清净心,让我们渐渐的从食物的贪恋中走出来,以至于慢慢可以除去其他更多方面的执着和贪恋。其实以上说的方法,在道家佛家养生和中医养生中,都确定是有好处的,特别是现在,西方医学也发现了,暂时性的节食是对人体代谢功能有很大好处的。
伏矢:样子像狗一样看着你,伏,司也,就是侍候、等待的意思。他负责处理人体三焦的生理功能,担当体内大小便、浊气的运动、滞留和排放。人的病根一般可归结为人体内的三浊:浊气、浊水、宿便。但人们最容易忽略、最不容易找到,也是最难解决的病根却是由心产生的种种不良情绪。这才是万病的根源、病根的病根。所以,人所有的病本质上都是心病。这些污浊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因为我们认为我们的外界是污浊的。比如,我们认为我们身边的人是污浊的,也就是挑别人的毛病;比如我们认为我们的环境是污浊的,老是认为自己的背景不好,住的不好,环境不好等等。抱怨和不满是产生污浊之气的原因,所以,我们想拍出体内的污浊之气,就必须断掉我们抱怨和不满的心。大家也很容易发现,当今社会上有很多清理肠胃的中西医的方法,但是都为什么不可以达到持之以恒的效果,问题出在我们自己的内心,内心有抱怨,内心不干净,身体是不会干净的,即使是临时性的被动清理了,新的垃圾一样会回来的。所以,不要把我们的心变成垃圾筒,而要让他变成净化器。他能净化自己的内心,就能净化你的身体,同时还能净化你的运程,你说这个多么方便啊。
雀阴:就像躁动的小鸟。他居于人的私处,主要负责人体的肾与生殖系统,以及控制人的情欲、性欲。这方面说明了“万恶淫为首”的道理,所以,能够延长寿限、能够控制生殖系统和肾脏的疾病,都要从节欲入手。任何修行的法门也是要从这里入手的。过度的淫欲甚至淫乱对我们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可以说影响生命,因为肾乃先天之本,我们在欲望的喜乐中,悄悄的把生命都给丢了,还不以为是。
容贼:他主要是包容和纵容人体五贼(眼耳鼻舌身,也可以说是色声香味触。)《心经》上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所以,我们生命为什么有局限,为什么人生有烦恼,为什么我们不能觉悟智慧,都是源于五贼。我们用戒的方式,可以消除它,修行人可以通过持戒,普通人可以通过节制,开进行自我的调控,甚至说是生命力的调控。不但,可以增强我们的生命力,更是我们破执开悟,得到圆满智慧的渠道。这无不是我们从此岸到彼岸最好的工具。
非毒:负责各组织和器官的受毒、解毒、化毒、排毒。人体为很会有毒?是人心中毒了,不但人心中毒了,人心还是生产毒素的重要工具。怀恨记仇是一种心灵毒素,它使人心智弱化、情绪波动、精神压抑,严重时可以使人钻进怨恨的牛角尖,发生心理异常、行为反常、丧失理智。如果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了报复行动,那么就会对他人和自己造成严重的伤害。怨恨心,是人体的内环境中最大的毒素,他的分量巨大,影响力巨大,并且毒性最高,最容易扩散。所以,怀有怨恨心的人,身体是非常虚弱的,长期下去,危机生命更是正常的。所以,我们看病,要看到疾病的源头,我们要解决掉这个源头,我们才能断掉这个生产毒素的机器。
除秽:与非毒的职能类似,只是秽和毒的定义不同。秽指的是人体代谢功能之后产生的秽气。毒是毒素,是抱怨和仇恨,秽是污秽,是肮脏的想法产生的。内心存在肮脏的想法,我们感觉没有第二个人知道,但是中国有句俗话就是“天知地知”。我们内心的一丁点的想法,都会反应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和身体上,这就是所谓的果报。因果不虚,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也不会那么遥远,你有什么心,就得相应的病,就有相应的人生,这个道理很简单。出去心中的肮脏,以至于让自己体内的秽气能够彻底清除,需要四个字,那就是“浩然正气”。详细说来就是“养浩然正气”才能“塑高尚人格”。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文天祥写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苍冥。……”意思是说,浩然正气寄寓于宇宙间各种不断变化的形体之中。在大自然,便是构成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元气;在人间社会,天下太平、政治清明时,便表现为祥和之气,而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关头时,便表现为仁人志士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气节。社会秩序靠它维系而得以长存,道义是它产生的根本。
臭肺:主管人体上焦的生理功能和气化功能,或者说是呼吸和肺功能。三焦位于咽喉至胸膈的部分。《灵枢·营卫生会》上讲:“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其主要功能是敷布水谷精气至全身,以温养肌肤、骨节,通调腠理。其实我们从它的名字中也可以看出,它是主管肺部的。肺主沟通,我们自以为是就会出现肺部的问题,就会强化了“臭肺”的能力。所以,要用谦卑来克制,用柔顺包容来化解。以后,我们在讲到肺部疾病的时候还会详细介绍,这里,给大家一个概念,我们应该知道谦卑是可以治愈疾病的。
(3)魂魄
《抱朴子》中说:“人无贤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这说明了魂魄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魂魄是人体的软动力,和有形的器官是一样重要的,甚至更加的重要,器官仿佛是机器、工具,而魂魄正式长官和操作机器和工具的执行者。孔颖达的解释是非常到位的,他说:“魂魄,神灵之名,本从形气而有,形气既殊,魂魄各异。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也。附形之灵者,谓初生之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啼呼为声,此则魄之灵也。附气之神者,谓精神性识渐有所知,此则附气之神也。”
控制无形的能量、信息、思想、意识、情绪、情感、智慧的神叫做魂;控制有形的身体,影响人的知觉、饥渴、需要、冷暖、排泄等诸多本能的神叫做魄。他们是各有分工的,我们在前面已经详细介绍过了。汪蕴谷在《杂症会心录》中指出:“人之形骸,魄也。形骸而动,亦魄也。梦寐变幻,魂也。聪慧灵通,神也。分而言之,气足则生魂,魂为阳神,精足则生魄,魄为阴神。合而言之,精气交,魂魄聚。其中藏有真神焉,主于心,聪明知觉者也。若精神衰,魂魄弱,真神渐昏。”
古代认为魂是阳气,构成人的思维才智。魄是粗粝重浊的阴气,构成人的感觉形体。魂魄(阴阳)协调则人体健康。他们之间相辅相成,各司其职,我们知道了人体内这个无形物质的存在,我们才能找到相应的方法,达到养生的更高的境界,让我们能从养身到养心中去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