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和师兄是来中国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医的美国人,已经6、7年了,所以中文说的特别好。最初在三清宫看见他,是拿本清静经坐在大殿的水泥地上看书。后来认识他以后,知道他每年放假都会来三清宫看望师父,静修一段。随身带着睡袋,行李简单的不能再简单,每天就是看书,按时间去过斋,打坐,和师父请教修行的问题。
前些日子问候的时候让他加我微信,我知道他很少用这些东西,他说过学习中医很辛苦,要看很多书,没有那么多时间上网。偶尔去网吧查些资料。不过他还是很礼貌的表示:我沒有開通移動網絡,回到市裡我就加您的微信。。。只是,我很少玩微信,所以如果有比較要緊的事,還是打我的手機好。
我倒希望他多接触些社会,不过看他回的短信,深深被他的刻苦所触动:
“微信令人浮躁,低頭族一概皆患頸椎病及其相關疾患(多得不勝枚舉),一年比一年嚴重的近視眼和一大堆其他虛症!我從不排斥社會,我反而只是堅信網絡會讓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得愈來愈長,何況令人不知"自然"何義,直到再過一兩代,誰都是個自閉症的宅男、宅女,肉體的病患更不要談。可以苦笑,但是卻是很可怕。尤其現在小孩子,一天當中看不知道多少小時的平板電腦,哇塞,學醫的人,我們都要給他們的家長揍了,太害這些小朋友。
人還完全能用最原始的方式來廣結善緣。。。我畢竟能夠來到三清宮修煉與網絡毫無關。”
“對於令人浮躁是否網絡的本身,同意,它當然和一切法也同樣空。
可是,尤其微信之類軟件,都是專門為了讓人心浮氣躁而設計的。
那麼,打個比方,你也可以說鴉片使人昏迷不是鴉片的本身,也對,只不過是誰真的修到了那一分兒可以隨便吸它而不收影響?我倒沒見過那麼高修行人。同樣,我真的不以為那麼多人時時刻刻連結網絡不會精神被帶走,也包括很多修行人。在我所觀察的人群當中,越是會注意他的微信,越是心不能沉下來。
簡言之,網絡是個雙刃劍。。。當我還沒有學會劍術時,再帥我也不會隨身佩戴一把劍,以免不小心給自己弄傷了。手機網絡亦然。
你的定力那麼強的話,那麼,下次打禪七你不來三清宮,而乾脆去網吧子午卯酉四時中打坐。你若沒事我就完全服了你!”
慈和师兄小时候在美国的图书馆看道德经,有过一些神奇的经历,他的妈妈是修女,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留学,并找到三清宫,我问他基督耶稣的教法里是否有具体的修行方法,他认为基督天主宗教也是要开悟的,像德泪萨修女那样的顿悟是极少数,而国外宗教里面修行的次第早已经失传。他还认为美国人学佛的要比中国的信徒更虔诚,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多所求,他说你们那么多的学佛人要供黄财神,要求财,那不是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