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是一种整合性的调节机制,通过分泌特殊的化学物质来实现对有机体的控制与调节。同时它也是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与神经系统相辅相成,共同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代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并影响行为和控制生殖等。
内分泌系统是由胚胎中胚层和内胚层发育成的细胞或细胞群(即内分泌腺体)。它们分泌微量化学物质—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靶细胞,与相应的受体相结合,影响代谢过程而发挥其广泛的全身性作用。内分泌系统与由外胚层发育分化的神经系统相配合,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为了保持平衡的稳定,内分泌系统间有一套完整的互相制约,互相影响和较复杂的正负反馈系统。使在外条件有不同变化时,与神经系统共同使内环境仍能保持稳定,这是维持生命和保持种族延续的必要条件。任何一种内分泌细胞的功能失常所致的一种激素分泌过多或缺乏,均可引起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它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内分泌腺是人体内一些无输出导管的腺体。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称激素(hormone),大多数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远处的特定细胞,少部分内分泌细胞的分泌物可直接作用于邻近的细胞,称此为旁分泌(paracrine)。内分泌腺的结构特点是:腺细胞排列成索状、团状或围成泡状,不具排送分泌物的导管,毛细血管丰富。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按其化学性质分为含氮激素(包括氨基酸衍生物、胺类、肽类和蛋白质类激素)和类固醇激素两大类。分泌含氨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胞质内含有与合成激素有关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以及有膜包被的分泌颗粒等。分泌类固醇激素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胞质内含有与合成类固醇激素有关的丰富的滑面内质网,但不形成分泌颗粒;线粒体较多,其嵴多呈管状;胞质内还有较多的脂滴,其中的胆固醇等为合成激素的原料。每种激素作用于一定器官或器官内的某类细胞,称为激素的靶器官(target organ)或靶细胞(target cell)。靶细胞具有与相应激素相结合的受体,受体与相应激素结合后产生效应。含氮激素受体位于靶细胞的质膜上,而类固醇激素受体一般位于靶细胞的胞质内。
许多器官虽非内分泌腺体。但含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或细胞,例如脑(内腓肽、胃泌素,释放因子等),肝(血管紧素原,25羟化成骨固醇等),肾脏(肾素,前列腺素,25羟成骨固醇等)等。同一种激素可以在不同组织或器官合成,如生长抑素(下丘脑、胰岛、胃肠等),多肽性生长因子(神经系统、内皮细胞、血小板等)。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生理学方面关系密切,例如下丘脑中部即为神经内分泌组织,可以合成抗利尿激素,催产素等,沿轴突贮存于垂体后叶。鸦片多肽既作用于神经系统(属神经递质性质),又作用于垂体(属激素性质)。二者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方面又互相影响和协调,例如保持血糖稳定的机制中,即有内分泌方面的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生长抑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作用,也有神经系统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参与。所以只有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均正常时,才能使机体内环境维持最佳状态。
人体有七大腺体:分别是----松果体,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性腺。
其对应的分泌褪黑素,生长素,甲状腺素,胸腺素,胰岛素,肾上腺素,性激素。
1. 松果体:
松果体一般认为它是我们的生物时钟,它能分泌出许多微妙的荷尔蒙,且足以影响身体所有器官。目前已能分离的荷尔蒙是美拉扥宁〈Melatonin〉它可以延缓老化,增进免疫的反应,使人具有宇宙感,增加对痛苦的忍受力,减低性冲动,减少睡眠等。而且它能从环境中诸如光线、温度、湿度、磁场等条件,转化为神经内分泌的反应。
当我们睡得愈深沉的时候,松果体的分泌愈多,睡得愈熟,美拉扥宁分泌愈多。美拉扥宁由色拉扥宁〈Seratonin〉合成而来,白天时人类有意识的活动极为活跃,心灵动荡散乱,此时需要更多的色拉扥宁来供应神经细胞。而到了晚上或静坐时,情形就恰恰相反,有意识的活动变少了,因此有更多的色拉扥宁〈Seratonin〉合成为美拉扥宁。
2. 脑下垂腺:
与眉心轮有关联,脑下垂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腺体,脑部直接刺激这个腺体,重生各种不同的荷尔蒙,如传达荷尔蒙的「消息」到所有身体下方的其它腺体,刺激它们执行各种不同的任务。以这种方法,脑下垂腺控制身体许多活动,例如腺体分泌、血液循环、生长和体温等。当脑下垂腺功能失常时,会产生许多疾病。而且身体会不正常的发展,或者变得很胖,或者过高,或者过于矮小。巨人症及侏儒症,就是因为脑下垂腺功能失常。
3. 甲状腺和副甲状腺:
与喉轮有关联,颈部的甲状腺和副甲状腺,控制了身体新陈代谢的作用,此外也能调整身体所产生的热量和能量,促进消化及成长。 若是甲状腺分泌不正常,身心的健康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如果甲状腺分泌稍微多点,就会感到紧张、易怒等。如果分泌再多些,则会非常的神经质、出汗、颤抖、消化不良、失眠,而迅速地消瘦。反之,如果甲状腺分泌稍少些时,就会疲倦,昏昏欲睡。如果分泌过少时,则行动缓慢,脉博和心跳迟缓,体温下降,说话口齿不清,感觉迟钝,身体发胖。
副甲状腺控制血液中的钙含量,负责骨胳成长的正常化。因为骨胳需要钙,此外,神经作用受血液中的钙含量影响很大。如果钙含量太少,我们会变得紧张、冲动、易怒;如果钙含量太多,我们便会昏昏欲睡,无精打采。因此,副甲状腺对骨胳的发展和对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4. 胸腺:
胸腺位于心脏附近的胸骨后面,于胎儿时期最为活跃,以建立起身体的免疫系统,出生后分泌胸线生成素来增强免疫系统。其基本功能为每一个细胞打上能够辨识的记号,防止免疫细胞反抗并摧毁我们身体自己的细胞。使身体能够抵抗疾病的传染。
5. 肾上腺:
与脐轮有关联,肾上腺正位于肾脏的上方,它能使身体突然产生热和能。肾上腺在紧急事情发生时,尤为重要。当一个人面临危险或急迫的事件时,如和敌人作战,解救即将溺死的小孩,逃避火灾、地震等,脑里便会送一个信号给肾上腺,而肾上腺立即运送它的分泌物(即肾上腺素)至血液中。肾上腺素能使心跳加速,血管扩张,且随着血液流入肌肉,因此肌肉能从陡增的血液中,获得更多的活能,而充分发挥工作效率。肾上腺素还会刺激汗腺,因此虽是突然的用力使身体变热,也能借着出汗来排热。此外,肾上腺素也在同时送信号到肝,使肝送出它储藏的糖到血液中,以供身体所需的额外热能。如果肾上腺素分泌过少,那么在危险、急迫时的适应能力就大大地降低了。反之,若分泌过多,则身心将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中。
6. 胰腺:
与脐轮有关联,胰腺散布于胰脏消化腺泡之间,它分泌一种消化的荷尔蒙叫做胰岛素。胰岛素可减低血液中糖的成分。如果胰岛素缺乏,血糖增高,部份则随尿排出,成糖尿,即所谓的糖尿病。反之,如果胰岛素分泌过多,则会重生血糖过低的病症,人体会有虚弱、头痛、发抖、昏眩、神经紧张,和心绪不宁的症候出现。
7. 性腺:
与生殖轮有关联,性腺(卵巢或睪丸)不仅能产生卵子和精子,而互相结合繁衍后代,同时它还能分泌性荷尔蒙(性腺素),即男性激素和女性激素。性荷尔蒙能增加男(女)性的性特征以及调整性行为的发展。男性激素能增加肌肉的能量,且使人富创造力、及积极性。而女性激素能增加身体脂肪的成份,使人富于情感,思绪细密。不论男女,在他们的体内均会产生男性激素和女性激素,不过是男性产生的男性激素多些,而女性产生的女性激素多些。当然性荷尔蒙的比例,直接关系着男子与女子的体态、思想、情绪及心理方面。如果这些性荷尔蒙的比例失常,则女性会变得男性化,而男性也会变得女性化。
内分泌系统疾病分类
从内分泌的功能可以知道,内分泌失调对身体的危害是极大的,使身体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生殖,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活动。人体有多种内分泌腺体,不同内分泌腺发生疾病时对人体的危害也各异。
例如胰岛发生了病变,胰岛素分泌过多就会引起低血糖,胰岛素分泌过少就会引起糖尿病。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就会出现甲亢,病人多食、消瘦、怕热、心慌。甲状腺激素产生过少就出现甲减,症状正好与甲亢相反。垂体产生生长激素过少,就出现侏儒症,到成人时身高不足130厘米。如垂体功能低下,则可影响甲状腺、性腺、肾上腺,出现性不发育,生长发育受阻,体力差,智力差。
根据不同的发病机理,包括内分泌腺体异常,激素的分泌异常,由前激素转换异常,靶细胞对激素的反应异常等,内分泌系统疾病可分类如下;
一、激素缺乏性疾病
(一)内分泌腺体功能减退 可以因外伤,肿瘤性破坏、感染、出血、自身免疫性损害等所致,即原发性内分泌腺功能减退,下丘脑或垂体激素缺乏,表现为靶器官(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的功能低下,即继发性内分泌腺功能减退,先天性内分泌腺体的功能低下经常为激素合成障碍,偶为合成的激素的结构异常,缺乏生物活性,例如一种罕见的糖尿病,血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但其氮基酸排列紊乱,没有生物活性。先天性激素合成障碍可以产部分性,也可以是完全性的。
(二)继发于腺体外因素所致的激素缺乏例如前激素向激素转变障碍,加快激素降解、出现拮抗性物质,如相应抗体等。
(三)激素的反应低下,在一部分内分泌腺体功能减退者,血激素水平正常,甚至偏高。这可能是由于出现抗受体抗体,封闭了受体,减少激素与受体结合的机会。也可能是因受体结构异常或数量减少所致。例如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血浆甲状旁腺激素显著增高,但临床甲状旁腺功能明显低下,在肾病时可能对后叶加压素不敏感,肝病时对胰高血压糖素不敏感等.
二、激素过多症候群
(一)内分泌腺体功能过高 可能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腺体增生或功能性腺瘤。这种功能性腺瘤(包括功能性腺瘤)均分化较好。腺体增生多因上一级腺体功能亢进所致,即所谓继发性内分泌激素过多症。
(二)异位性产生激素的肿瘤 由于肿瘤细胞能功能自主性分泌激素或有激素活性的类似化合物,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可以由单基因(ACTH,生长激素、泌乳素、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胃泌素、红细胞生成素等)和双基因(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素、促卵胞胞素等)异常所致。虽然多种外胚叶肿瘤细胞可以产生此类异常的生物活性物质,但主要为有摄取胺前体和脱羧作用(APUD)的细胞。多见于肺燕麦细胞癌、类癌、胸腺瘤等。
(三)医源性 在用激素或其衍生物以超过生理剂量治疗疾病时可以导致医源性激素过多综合症。
(四)靶组织敏感性高 少见,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进一些组织的儿茶酚胺受体的敏感性增高,而合并心房纤颤者经常为心脏已有异常改变者。
(五)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些自身免疫性抗体与受体结合,有类似激素的作用,最常见的如Graves病中刺激性抗体可以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较少见的有胰岛素受体抗体,可以出现类似胰岛素过多的临床表现。
(六)继发于全身性疾病的激素高分泌状态,系正常的内分泌腺体受过量的生理性或病理性刺激所致。例如伴腹水的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及肾病综合症时的醛固酮增多,尿毒症时的甲状旁腺激素增多等。
三、内分泌腺体综合征
Schmidt氏综合征系2或更多腺体同时发病的功能减退的疾病,可能与免疫紊乱有关,可以包括胰岛、甲状腺、肾上腺、甲状旁腺和性腺。由于增生、腺瘤、腺癌所致呈功能亢进者称为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一般分为3型。MENⅠ型(Wermer综合征)包括甲状旁腺、胰岛、垂体、肾上腺皮质和甲状腺功能亢进。MENⅡ型(Sipple综合征)包括嗜铬细胞瘤(可能为双侧和肾上腺外分布)、甲状腺髓样癌和甲状旁腺增生。MENⅢ型,包括甲状腺髓样癌、嗜铬细胞瘤和神经瘤等。这3型多是家族性,病因机制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