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出家的条件 

Monachal condition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3-12-10

出家的条件是怎样的?


    一个人要加入僧团,成为正式的出家修行者,不仅要符合一定的条件,而且还要履行一整套严格的程序和仪式。出家条件主要还有“十三难事”和“十六轻遮”。

出家的身体应具备条件 


    佛教对于出家是有着严格规定的。一个人要出家,除了信奉佛教、真心愿意皈依佛门之外,一般来说还要符合以下条件:

    一、必须是一个自由人。为人子女的,要得到父母的同意;身有官职的要辞去官职;已结婚的,要解除婚姻关系等。总之,出家前要摆脱人的所有社会属性。

    二、要接受身体检查。一些患有疾病和身体有缺陷的人是不允许出家的。主要有:患有恶疾的人;“黄门”,就是被阉割的人,这样的人是佛教尤其忌讳的;男性或者女性性征不全的人,这样的人被佛教视为身体不净。

    三、没有犯过罪。尤其是犯过重罪的人是被禁止出家的。

    四、没有债务纠纷。

出家的发心应具足的条件 
   
    
    首先,要明了出家的真实意义。一般人只懂得出世俗之家,以为到寺庙剃头、染衣,就是出家了。其实这只是一种形象的出家,而佛法着重的是实质的出家。

    出家有五义:一、出烦恼家。二、出生死家。三、出六道轮回之家。四、出三界家。五、出染污不净家。

    何谓实质的家?烦恼是家,生死是家,轮回是家。佛教导我们,断烦恼就出烦恼之家;了生死就出生死之家;脱离六道轮回,就出轮回之家。形式上无关紧要,实质非常重要。在家居士如果明白这个道理,能够断烦恼、了生死、出轮回,就是真正出家。 
      

  形式上发心出家,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正如北京师大所标榜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形式出家必须具足的条件。念念要为一切众生做表率、做模范,使一切众生看到你的行宜,听到你的言说,能够觉悟,也能够发出家之心,发出离烦恼、出离生死的意念。 

      因此,出家人必须要“远离贪瞋痴,勤修戒定慧”,这是最低的标准。戒学里面,基本的要求是“净业三福”和“六和敬”。如何能够达到?《无量寿经》教导我们,要善护三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这是总纲领,一定要认真去做。处事待人接物,念念之中要想到佛的教诲。要记得住、做得到,就是受持。
  
    
    然后要读诵经典。凡是功夫不得力,行持不到位,境界、念头转不过来,主要是道理不真明白,做事就没了依据。一定要“道门深入,长时熏修”,才能得到效果。这样,出家条件就具足了。 

  
 出家修行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自古以来,多少英雄豪杰,屡次欲得出家修行,终不得成就;由此可知,出家要具有大福报,以及大勇猛之心,大魄力之心,大智慧之心,才能突破重重难关。

  径山禅师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正是此意。


附录:

什么是十三难事、十六轻遮?


    佛教的“十三难事”和“十六轻遮”指的是俗人出家时要符合的条件。俗人出家虽然有许多条件,但其中以“十三难事”和“十六轻遮”为典型。“难事”是指不能受戒的恶事,“轻遮”是指身体具有某种缺陷,并不是做过恶事。

十三难事

1、边罪,指曾受具足戒但又犯了四根本戒的;

2、犯比丘尼,对比丘尼行非礼之事;

3、贼心受戒,指的是未受比丘戒却谎称自己是比丘的恶行;

4、破内外道,原来信奉外道,后来投入佛门,之后又返归外道,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称“破内外道”;

5、黄门,指五种不具备男性生殖器官或生殖器官不完整的人;

6、杀父;

7、杀母;

8、杀阿罗汉;

9、破僧,指破法轮僧;

10、出佛身血;

11、非人,是指鬼怪变化为人形者;

12、畜生变化为人形的;

13、二形,指兼有男女两种生殖器官的阴阳人。

十六轻遮

1、不知道自己的姓名者不度;

2、不知道自己跟从的受戒和尚的名字者不度;

3、年纪不满20岁者不度;

4、不具备三衣者不度;

5、没有钵具者不度;

6、父母不允许者不度;

7、身上还有债务者不度;

8、为人奴仆,还没有解除人身依附关系者不度;

9、身有官职,还没有辞职者不度;

10、身患癞、白癞、癫狂等疾病者不度;

11、借别人衣钵使用者不度;

12、盗贼者不度;

13、不肯称自己为比丘者不度;

14、教授乞食而不乞食者不度;

15、穿着俗服外道服及装饰品者不度;

16、凡是身心不健全,五官不端正者皆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