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辩境与出世间 

To distinguish milieu and out of this world

作者:慢慢腾腾      发布时间:2016-6-20

辩境与出世


    如何应对判断境界?这个说法笼统,难讲清楚。现在只能给你大概讲。

    大乘法的境界历程,必不离禅宗。开始入道,要心光显现为标准,未必的每一个分段生死的过程都要经历,顿教修行有时候是跳跃的,这些一般不能公开讲的,心光出来后成为明点,是有具体的相,菩提道是有净相的,大多是气脉形成的明点,和心光无关,明点发展成为月轮。

    心光发展成为月轮,这个相只有自己感知,月轮舒展,周遍法界,就是胜义菩提心了,那个时候一片空寂,灵性独耀,就转入涅盘道。这个过程每个人不同的,一般是渐渐的,有的人是相应到某位佛,刹那间成就的,这种人甚稀少。你得了解整个禅宗。每个人见本性程度不同,这个相应也只是相应到佛的一部分功能。

    千佛不传是误导,接触不到,这个有点道理,那是在他所用的入手法门是千佛不传,不是代表其他法门也一样。禅宗到六祖,在中国还不算发达的,到了百丈以后,才算发达。


    一片空寂,灵性独耀,是本觉。本觉训练,就向始觉迈进,就是说灵性起用,调动起各种法性。


    至于很多修行人出现的境界里的光,那是六道的光,有世间出世间的区别,不会出现这种混合的,不用区别它们。看到那些六道光只是某些藏密的一家之强调,还是在中阴身境界才能见到的。


    禅宗成就祖师不经历中阴的,走中阴的路子是渐教,中阴很类似于无色界,某些藏密是那样讲而已。很多人死阶段,都不出现他们讲的过程。修行有些人去了哪里是不许说的,成就的人是不随业转了的。 

    加持就是提起他福德种子不让恶种子熟,就能够生到好地方。这个和修行能否圆满没有关系,只是轮回而已,不让死人生恶道,修行人得看他的底子和愿力,基础差的加持以后还是做人。做人是不是还能在这个法流里继续修行,那得看缘。

    如果成就的祖师入了涅磐就不出来了,只是在涅磐中发射法流无分别加持众生而已。但那不是自了汉,和声闻辟支佛也不一样,你们对佛法的理解是很大偏差的。大乘成就不入涅磐一说不是你们想的那样,乘愿再来一者要有因缘才能来,二者不一定要来就能够救人的。乘愿再来这种讲法只是近代人强调出来的,你看观音菩萨没有再来,一样救人。因缘也不是八识问题了,菩萨的八识早就干净了,好像弥勒菩萨一样,他不是不能成佛,而是要等众生福报成熟。就是说菩萨也要众生的需要才来,不单是需要,因缘比较贴切,菩萨来一定要投生来的吗?别傻乎乎了。一支法流来就加持起一个众生了,如果这个众生能够利用起法流,就等于菩萨来了,明白吗?修行的路很漫长的,这一生不圆满还要再来,不想来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