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出家十年琐忆
The memories of being a monk after ten years
作者:心道法师 发布时间:2014-3-8
十年琐忆
出家至今已十年,记忆中留下的多是琐事细节,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大事。
十年,从指点江山到心平气和,由青涩渐趋成熟,当然直到现在,仍不敢自诩有多少的进步。起初在汉传中级佛学院就读,又住禅堂坐香,后来前往藏地佛学院深入闻思,以及现在静修于闭关中心。每一个阶段,尽管不能做到优秀,却也都有模有样,不落人后。勿庸讳言,偶尔也有懈怠的念头和行为,可以说,初出家时的那份道心和激情也被消磨了一些。习气毛病的现行总是在所难免。毕竟,出家人也是人,当然这不是给自己找台阶下,只能证明佛法的利益还是得到的太少,还不善调身心,以至于经常在一番勇猛精进后,涌起失落的情绪来,幸好对自己总有一点不高的期望值,所以,松缓通常不会持续上三天。
十年中,尽管看到佛门中诸多不如法的现象,却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行,这并不是说已经心如止水。其中,最大的冲击有两次,一次是得知自己非常尊敬的出家近二十年的某位法师因破根本戒而还俗的消息;另一次则是遇见了某位著作等身,声名卓著的大德的几位弟子,他们曾竭力承待,精勤修法,但却因为供养太少而在几年后,遭到了舍弃的命运,以至于黯然流泪而别。为此,曾苦苦思索,遗憾感慨,终归于悲悯。
十年的时间,努力保持着单纯。不敢说业障习气浅薄,只因为脑子缺了根弦。对于“佛教搭台,经济唱戏,商场推手,名利太极……”怎么也开不了窍,再加上精力有限,实在做不到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因为坚持“出世为本”而被讥为死脑筋。虽然不会明确驳斥“与时俱进”的佛教革新思潮,却也旁敲侧击地说过“雪锋要有足够的雄伟,才能维护那份清凉洁净的庄严;顺流而下,一泻千里的大河则难免雾气氤氲,泥沙染行。尽管也随喜过以财富场面为笼头的”佛教事业“,却依旧执著”自身的功德增上为真正的佛法庄严“之见解……
十年下来,也陆续写过一些算不上文章的文字,在佛教杂志上发表。没有口号和倒彩,也没有高超感悟以及深沉思考。只能称为片断的心路历程,或零星的励志诗文,借此为道友们鼓过掌,也给自己打过气。
经过十年,健康也在不知不觉中缓缓走上了下坡路。早晚殿要是普佛的话,最后十几分钟的威仪勉强尽能打个七十分了,较之拜佛,诵经等方法,对静坐倾心可以说是与年俱增。熬夜读书已经从一大乐事渐渐转成了偶尔为之的插曲,虽然至今仍能不勉强地坚持过午不食,但只能证明习惯成自然的定律。
十年下来,手头没有留下几个钱。当然,这决不是到了视金钱如粪土石的境界,也还没有把金钱仅看作纸张的眼光。财富观也没做到全力布施,身无长物,绝大部分换回了一摞摞的书籍;为了广学博闻,勤以补拙,还打不起学富五车的狂想。对于金钱,我感觉到它的价值,就在于通过观察如何运用金钱时,能直观地检验出所有者的智慧深浅来。
十年中最大的感悟就是时间太不够用又跑得太快。偶尔静下心来,就会照见分别妄念无量无边,剪不断理还乱。与世俗颠倒凡夫仍是无二无别。尽管知道修行的路途漫长曲折,欲速则不达。但也每每为一再的徒劳勤苦、虚掷光阴而揪心惭愧。
十年至今,仍是个普普通通的僧人,偶尔听见别人称自己为“法师”觉得很不舒服,不能因此说有几多的心地功夫。只是相信别人的称谓,具有相当的欺骗性,不如静夜观心来得更直接无伪。
相对于无尽的轮回,十年的光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但在人的一生中,十年可也算不短了。虽然波澜不惊,平淡无奇,但也是有份量的,不空虚的,因为我曾努力走过。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