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页

 无生老母《大哭灵山》 

No life old mother “Crying lingshan”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3-5-28

    无生老母为明清时民间宗教中至高无上之女神,居住在灵山八宝碧云宫中。其在灵山之上,看到世间之人深陷苦海之中,不禁悲伤叹息,因此有此篇《大哭灵山》。
 
    无生老母早期是民间宗教崇拜的最高神。无生老母被认为既是造物主,又是救世主:她是人类的祖先,创造了宇宙与人类,同时又拯救沉沦于苦海中的后代,派神佛等下凡,或自己亲自下凡救度众生。明清的民间宗教几乎都以无生老母作为最高神祇,“无生老母,真空家乡”成为民间宗教的“八字真言”。自从罗教提出无生老母这个神以后,大部分民间宗教皆以此为最高神。

 
    无生老母为明清时民间宗教中至高无上之女神。被视为创世主,又为拯救苦海中之人类的救世主,具有无上之权威。其传说颇多,明末清初河北士人戴明说所作‘无生庙碑记’,即有关于无生老母之灵异记载。清代以后,更增添无数民间色彩,如道光年间(1821~1850)流传于河北白阳教徒间者,即谓无生老母于康熙年间(1662~1722)转世,出嫁后生一子,后为丈夫休弃,子又被雷殛,遂开始其习教传徒生涯,显示其为受过苦难之妇女形象。

     无生老母是“天下男子皆兄弟,天下女子皆姐妹”的神学理论依据,是民间对农耕社会向资本工业化生产关系转化的反思萌芽和信仰应对,明朝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要求劳动者冲破氏族圈禁锢,达到自由流动,于是,“无生老母,真空家乡”的信仰就应运而生。
    无生老母崇拜和“真空家乡,无生父母”八字真言,概括地说,“无生父母”或无生老母就是人类的始祖和宇宙的主宰,“真空家乡”就是“无生父母”居住的地方,乃是人类的出生地和最后的归宿,相当于佛教的“净土”或“西方极乐世界”。 

    有关无生老母崇拜的产生,学术界尚存在一些分歧意见。 喻松青认为:“真空家乡,无生老母”最早见于《苦功悟道卷》和《巍巍不动泰上深根结果卷》,他们说:“单念四字,阿弥陀佛,念得慢了,又怕彼国天上,无生父母不得听闻,这里死,那里生,那里死,这里生,叫做流浪家乡。生死受苦无尽,既得高登本分家乡,永无生死。这就是有关真空家乡,无生老母信仰的最早文字记述。” 
 
    马西沙、韩秉方则不同意这种看法,提出:“我们认为,这种论断欠妥,失之于准确度。诚然,《五部六册》为无生老母的面世作了重要的铺垫,且提供了不少定向性的暗示。但翻遍五部宝卷,却根本找不到无生老母四字。” 又说:“无生老母信仰,确实是在五部六册中作了充分的思想酝酿,乃至呼之欲出。但是,躁动于母腹的胎儿,终究不是落草啼哭的婴儿。” 

    其实,无生老母崇拜的形成,有一个逐步发展演变的过程。 早在罗梦鸿开始“悟道”以前,民间就流行着崇拜“无生父母”的信仰。台湾学者王见川在《龙华教源流探索》一文中提到:“学者一般认为无生老母源出罗祖《五部六册》,其实,在《苦功悟道卷》中写得很清楚,无生父母是当时信仰弥陀的宗教结社所持念的真言,并非罗祖所主张和提倡的观念。” 罗梦鸿在讲到他自己的悟道经过《寻师访道第三参》中写道:“忽一日,有信来,朋友相见。说与我,孙甫宅,有一明师。连忙去,拜师傅,不离左右。告师傅,说与我,怎么修行。” 可是,这位师傅并不肯告诉他如何修行,经过他苦苦哀求,师傅终于“发慈悲,转大法论”,“说与我,弥陀佛,无生父母。”并且告诉他“举念着,四字佛,便得超生。” 据此可知,在成化六年罗梦鸿退伍以前,民间早已流行著有关对无生父母的崇拜,而且把无生父母说成是“阿弥陀佛”。

    民间信仰无生老母在河南、陕西、山西、山东以及河北大部分信仰十分广泛,人们习惯称无生老母为“老母”、“老娘”、“老无生”,这些称呼体现了老百姓信仰的亲切、朴实,拉近了神与人之间的关系。相传农历七月初七是无生老母的诞辰,届时各大庙里香火鼎盛,异常热闹。民间传说老母的道场是灵山,在华北、中原及汉中有很多地方都有灵山,老母的殿堂一般叫“安阳宫”、“老母洞”,里面大多数都供奉着十三个老母,俗话说的“十二老母朝无生”就是这样的。

     无生老母的塑像一般都是慈祥庄严、面带微笑,满头白发,身披霞帔,两手持八卦,活像一个老奶奶,或许这就是中原百姓心目中乐善好施大好人的化身,她在百姓的心中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灵,而是一位心肠极软、普度众生的老母亲,因此,她在华北一带的信仰是难以动摇的。她专管红尘之事,度尽受苦之人。


  
原叙
 
    吾本瑶池金母。从混沌初分。而开辟以来。秉西方金气所化。居住灵山八宝碧云宫中。皆因无极始盈。太极初现。乾坤初奠。世界冷淡。未有人烟。娘分下九十六亿灵光。化生世人。传流人根。创造花花世界。功成之后。及早回头。虽想贪恋酒色财气。不肯回头。又恋恩爱牵缠。无有了休。沉落苦海。永转轮回。哀哉痛哉。为娘每日悬望儿女。不得归家。无奈差下太上老君。化生三皇之时。设立青阳大会。度回二亿元灵归西。又待数千余年。又差下释迦文佛。化生犹太国中。转生皇宫太子。后遇伊喜指醒。次拜燃灯成其大道。设立红阳大会。坐朝问道。后至印度国打开普渡。又度回而亿灵根。同登极乐。今到三劫期。三元大会。万国归中。五行混合。四生大道。尽造劫数。实实悲痛。老娘不忍。无奈先差下二十四代祖师。八十一洞真人。诸佛诸祖菩萨罗汉神仙。三千徒众。七十二贤。一起临凡。搭手助道。各把道传。开荒下种。劝化良贤。次差下弥勒教主降世在燕南照北。设立白阳大会。普度群真。早上金船。别立世界。重立人烟。摘星换斗。挽正乾坤。仙佛帮办。设立鸾坛。飞鸾演化。唤醒英贤。度会九二。九六团圆。三赴龙华。挂号封贤。加封佛祖。坐定金莲。莲台高坐。自在安然。无生老母在此。灵山慧眼观看。青阳已过。红阳已尽。今三期白阳来到。恶劫齐降。想起婴儿姹女。迷在东土。不知上岸。未来收元。何日成功。思想起来。不由叫我悲伤叹息。

诗曰:灵山失散六万春,想起婴儿好伤心,我今哭下灵山去,皇胎儿女不认亲
偈曰:灵山落世几人知,度尽万教来归一,儿女及早把船上,意守灵山好归西
诗曰:老母哭下古灵山,皇胎儿女细细参,广知保守灵山地,不知寻找天外天
偈曰:天外有天莫看轻,皇胎儿女记心中,凡间不认弥勒祖,天盘不能见无生
 
《大哭灵山》
老母在天盘两眼泪涟涟,天下男和女至今不回还。
无生母在天宫两眼垂泪,泪频频往下倾湿透衣衫。
自从咱在灵山母子失散,到如今六万年不想回还。
无生母想儿女眼前活见,想儿女想的是心如刀剜。
想一回又一回不能见面,想一年又一年不回家园。
恨一能一个个扳依认母,恨不能一个个同上天盘。
越思想越伤心怨我自己,最不该把儿女送下天盘。
实指望落凡后急速回转,不料想一落凡迷在人间。
你只顾在世上贪恋美景,你忘了天堂了无暑无寒。
你只顾在世上贪恋瓦舍,你忘了天堂里玉瓦金砖。
你只顾在世上贪恋美味,你忘了天堂里大会群仙。
你只顾在世上贪恋锦纱,你忘了天堂里玉带金冠。
你只顾在世上贪恋儿女,你忘了天堂里童女童男。
天下人全忘了无生老母,无生母我可怨天下儿男。
想儿女我捎去三藏经卷,想儿女我留下万卷书篇。
想儿女我差下千佛住世,想儿女我留下万祖临凡。
差一个又一个前来渡化,劝不醒众迷人真是可怜。
你为么不吃斋不把经念,为什么不戒荤不学参禅。
不杀生咱不把他的债欠,不害命咱不能与他结冤。
众畜生他也是无生儿女,咱为何把血肉当作饭餐。
众男女他也是无生儿女,有生灵伤害咱于心何安。
将天心比人心俱是一理,天生他人杀他结下仇冤。
但等那末劫年来把帐讨,六万年冤孽债一笔钩完。
人都说孔圣人未曾戒口,论语上乡党篇用心细研。
在世上沽的洒他也洋用,在世上买的脯他也不餐。
孟夫子见其生不忍共死,闻其声再不忍食其肉焉。
虽蔬菜食与美未尝不饱,每应餐必斋祭诸佛同餐。
经年承三日斋七日又戒,这不是吃常斋是为何焉。
人都说这五荤难以戒断,以我说这件事反掌之间。
也非是挟泰山去超北海,也不过为长者折枝一般。
教你们入了道回心向善,教你们吃了斋同回家园。
世界人全无了回心之意,不说吃就说穿只顾眼前。
你只顾在世上争名夺利,你不思你不想到了何年。
时逢至三期会不回家转,失人身遭万劫永不身翻。
有三灾和八难一齐来到,众迷人全不知只当闲谈。
一个个死劫内心不回转,只愁的无生母泪湿衣衫。
只愁的无生母长吁短叹,只愁的无生母手拍胸前。
只愁的无生母双足跺地,只愁的无生母泪如涌泉。
无生母在天宫连哭带喊,众儿女无一个转回家园。
我差下老古佛前来渡化,是怎么装聋哑不语不言。
我差下众菩萨临凡渡化,是怎么装痴呆不敢近前。
我只得上前去良言相劝,劝一劝九二亿众位女男。
非是我好多事苦口相劝,伤害了哪一个娘不心酸。
迄如今世上人心如钢铁,无生母心使碎也是枉然。
说诵经说修炼他言虚假,说吃酒说嫖赌他更喜欢。
普天下俱都是虚情假意,普天下人都是巧取刁奸。
富贵者昧前因不存善意,贫穷者不守分意外图贪。
聪明者他不讲孝悌忠信,愚昧者更不论礼义耻廉。
心如铁胆如钢难调难治,我无有什么法渡化良贤。
从今后千万道全要住世,众同胞男女们仔细听言。
有缘人早回头速归正路,访明师指给你一窍玄关。
无生母疼儿女心中不昧,谁施钱刻版后万古流传。
经完毕加目人润子撰阳,替老母撑宝符解母危难。
还望着世男女必恶迁善,吃长斋办善事免尔罪愆。
若不然附地狱无人能管,纵然有贤子孙难超难迁。
切莫说我为善现下难办,须提防断了气要归阴间。
圣人云人将死其言也善,临渴时再挖井难求水泉。
早下米早吃饭便宜早占,不是我设计谋哄尔女男。
看眼下大劫到荒荒乱乱,只有这多办善兑尔前愆。
徜若是不修道也不办善,人身上这张皮不能久穿。
劝老少男女们别把我怨,恨不能将尔等同携西天。
到西天得快乐无边无岸,闲无事与众仙散步游玩。
吃仙桃喝仙酒常赴仙筵,比尔过穷日子强过百般。
居家人老和少永不离散,极乐国享荣华永不临凡。
念经人听经人各回家转,五更鼓睡不着打打算盘。
说至此自觉着俗言甚浅,后结续观音母再造法船。